香港中环区是香港的交通枢纽,有包括铁路在内的各类交通工具,在此能便利地到达香港任何地方。阳光摄
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密度及车辆承载量均居世界前列——香港这样破解交通难题
公交优先畅通便捷
限制私家车,征收高额首期登记税等
控制公务车,不给公务车任何特权
香港优先发展城市铁路等占地少、载客量大的公共交通,让铁路成为香港运输系统的骨干。目前,香港铁路网络总长超过200公里,日载客量约占市内公交载客总量的34%、前往内地旅客占总量的70%。2002年以来,香港每年都至少有1条铁路建成通车。
专营巴士是香港公交的主体。香港目前有5家巴士公司,拥有5000多辆巴士,运营线路近600条,日载客量超过400万人次,占全港每日公交载客总量的37%。
非专营巴士等提供辅助服务。全港有近7000辆非专营巴士,主要为游客、社区居民、公司雇员、学生等提供服务。全港有4000多辆公共小巴,还有近2000辆只提供团体服务的私人小巴。
限制私家车。特区政府采取包括征收高额首期登记税、收取牌照费、征收燃油税、抬高停车费等手段限制私家车,有效控制了私家车增长速度。
严格控制公务车。香港现有公务员超过16万人,但2004年底政府车辆只有6000多辆。在出入口设计、道路使用、交通管理等方面,特区政府不给公务车任何特权,最大限度减少其对城市交通的负面影响。
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使得现在香港约90%的市民出行首先选择公交,每天有超千万人次使用各种公交工具。
商业经营政府调控
政府不直接介入,公交机构自主经营
政府实行总量控制与价格监管
全世界的公交服务机构大多亏损,但香港实现了盈利,这是香港公交的又一大亮点。
香港的公交服务全部由私营或公营机构经营,政府不直接介入,也不提供补贴等直接资助。特区政府实施宏观管理,各公交机构按审慎的商业原则自主经营。
首先,特区政府有一个完善的交通管理机构。香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负责制定、管理和统筹香港整体海陆交通政策,该局辖下的运输署和路政署负责具体的职务执行。运输署负责《道路交通条例》和其它规管公共交通服务法例的执行工作;路政署负责公路的整体设计、建造和维修。
其次,特区政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公交工具实行总量控制与价格监管。政府通过对巴士运营线路、渡轮航线实施经营专利权许可,对公共小巴、出租车牌照实行定额拍卖发放,有效控制各类公交工具发展总量。政府统一确定出租车等运营价格,审批巴士公司调价方案,通过官股代表对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地铁、九铁公司的定价决策实施实质影响,确保各类公交工具收费合理,保障市民利益。
再次,各公交机构找到了有效盈利模式。香港无论私营还是公营,公交机构都实现了盈利。据悉,香港最大的巴士公司九龙巴士公司年盈利超过7亿港元,九广铁路公司2005年经营总收入53.83亿港元,实现纯利3.17亿港元。
以人为本注重环保
积极推广智能运输系统、自动收费系统等
最大限度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广泛运用先进科技管理交通。积极推广使用智能运输系统、运输资讯系统、自动收费系统等,市民可从互联网上了解最新交通消息,包括主要道路的封路安排以及闭路电视拍摄到的主要道路的即时交通情况。
将城市规划与交通运输有机结合。在开发新社区前,先设好公交网点,在铁路沿线地区密集发展物业,尽量使这些地区的居民可直接步行至铁路车站。比如规划中,从2008年至2016年,香港还将建设6条新的铁路,建成后70%的香港市民都不必搭车,住处与铁路车站接驳,步行即可。
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和设施。鼓励各公交机构提高服务水平;维持各交通机构间的竞争,以确保乘客有选择机会。香港巴士不断更新换代,95%的巴士是空调巴士,设备、性能皆为一流,车上安有电铃系统,乘客可就近按电铃示意司机在前方车站停车。
推行更环保的运输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如规定所有2001年8月以后新登记的的士必须使用石油气,目前几乎所有的士都是石油气车辆,87%的大巴发动机排气符合欧盟标准。(记者刘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