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山西省和顺县庙沟移民新村村民李世英算了笔对比账:过去在“山庄窝铺”种坡地一年最多收入3000元,2006年依靠新村地处城郊的优势,经营各种熟制品小菜,年收入增加到9000多元。新村内,学校、超市、粮店、诊所等一应俱全,路平水通电灯亮,房阔院宽气象新。近年来山西把财力向农村困难群众倾斜,每年迁出山区群众5万多人,3年来先后建起430个移民新村,搬迁4598个自然村,帮23万人走出大山,走上稳定致富的路子。
山西许多自然村分布在各山区的圪梁上、沟岔里,每村不足百人,被形象地称为“山庄窝铺”。李世英形容:“山山和尚头,坡坡鸡爪沟,种田难见苗,十亩一担挑”。蜗居深山的村民们不光增收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难、结婚找对象难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03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用5年时间,每年搬迁5万人,将“山庄窝铺”的25万人全部迁出,向集镇靠拢,凭整合脱困。
近年来,山西每年都把移民搬迁作为政府要办的实事之一,逐年加大投入:第一年每人补助2500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增加到每人3000元,第四年每人则有3600元的补助,历年投入总额从1.25亿元递增到2006年的1.8亿元。除了省里有补贴外,各市县再予补贴,有的帮助农民买旧房,有的鼓励农民自建。
搬迁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2006年,山西为每个移民新村派驻一支机关定点扶贫工作队,谋出路,搞培训,立产业。全省80%以上的移民当年搬迁、当年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