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04 Not Found |
|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改革开放三十年 | 综合 | 长三角 | 港澳台 | 评论 | 人事 | 深度 | 图片 | 人物 | 看中国 | 探索 | 网记 |
||
张洋和他的导演梦:"由我自己喊一声:预备-开拍!"
2007年10月09日 09:55:56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由我自己喊一声:预备——开拍!”——张洋和他的导演梦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廖翊)“电影梦工场”这句话,在30岁的张洋心中,有自己的理解:给观众梦境,也给自己圆梦。 “当你把剧本故事、人物、细节都按照自己的想像完全呈现在荧屏上,而且引起观众的共鸣时,是一种多么大的满足!” 1999年,和许多“北漂”一样,22岁的张洋离开家乡天津,在北京租房子、备照片、递资料,开始了对影视明星梦的追逐。 “等待是一种煎熬。没有生活来源,每天只能吃挂面。我记得很清楚,在下到第八盒挂面时,接到了《大宅门》剧组通知。” 张洋饰演的角色,是陈宝国扮演的七爷的二儿子,一个无关轻重、谁都可以演的角色。“有7集戏,拍40天,报酬是4000元。我二话没说就签了。”他回忆。 几年下来,张洋陆续接拍了一些影视剧。但是,随着时间流转,明星梦悄然隐去,导演梦开始在心中滋长。“做演员太被动,被动地等待角色,被动地表演……一部影视片的完整梦想还是得由导演完成。”张洋说。 这些年,张洋退居幕后,先做场记,后做起了现场副导演。现场副导演是导演意志的传达者和执行人,负责拍摄现场几乎所有事物和杂务,最早到场,最晚撤离,工作必须缜密,不得有纰漏。 “和演员只管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同,做现场副导演必须考虑整个剧组的运行。这对自己是一个极好的锻炼,也是将来想成为一个导演必要步骤。” 一年冬天,在湖南实拍男主角投江的镜头。男演员上了年纪,下水后一旦感冒生病将影响整个剧组拍摄进程。张洋主动要求担当替身,一头扎入刺骨的江水中。拍完上岸,换上干衣服又忙不迭地出现在现场。 “没有人知道泡在冰冷江水里的是现场副导演,但我必须这样做。” 张洋表示,现在,自己面临很大压力:“年龄越来越大,房价越来越高。自由职业者的工作机会、收入很不固定,但每天都要面对住房、吃饭的实际问题。” “要说现在的心情,就像等候公共汽车一样,等这么久了,车还没来,是继续等下去呢还是打个车走?走了的话,以前不就白等了?还是再等会吧,说不定车就来了呢……”说到这里,张洋自己也笑了。 他感到,等待这么久,离自己的梦想是越来越近了。这些年,自己不仅现场学习、吸收了好导演的许多技能和经验,还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电视编辑,平日更多的是阅读、观看各类文艺名著,知识积累与日俱增,艺术感觉愈加成熟。“做导演需要综合素质。说实话,如果现在要我导一部戏,我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从事影视是良性循环,对于新人来说,一次砸了,很难再有机会了。” 张洋坚持认为,表面浮躁、热闹的影视圈,最终仍是靠实力说话。踏踏实实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工作,一直是他的宗旨,也是他的信念。 “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我会站在监视器前,由我自己喊一声:预备——开拍!”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编辑:
应之
|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