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政策理应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随着财力的增强,许多地方开始由“吃饭财政”转向“民生财政”。一系列的数字变化表明:财政用于保障民生和公共性事业的比重正在不断加大,中国正在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
最近,67岁的山东省莱芜市农民谢加好心情非常好,因为从今年7月起,他也像城市退休职工一样按月领起了养老金。莱芜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体系建设,政府财政每年补助1800多万元,每名农民只需一次性交纳数百元,从65岁起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谢加好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尽管数额还不大,一年360元,一天不足一元钱,只能买4个馒头,但还有土地,即使儿子不管咱,也能解决温饱问题了。在我们农民心中,这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财政部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财政在卫生、教育、社保等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快,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同比增加108亿元,增长29.4%;教育支出同比增加475亿元,增长27.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加389亿元,增长32.9%。
从这些数字折射出这样一种变化:我国正在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财政政策体系,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来确定财政投入的方向,加大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致力于多层次调节收入分配。
一本地方政府的“民生财政”账
莱芜市从今年起启动了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救助、教育、文体、安全、环保、权益保障等10大民生保障体系:农村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及未成年人、未就业人员都能享受医疗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买房可领取政府房补……莱芜市委政研室主任宗承敏介绍,莱芜的民生保障已从单项突破转向整体推进。
莱芜市财政局副局长吕春明算了一笔“民生财政”账:2005年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5.5亿元,占总支出的25%;2006年达到7.5亿元,占总支出的27%;今年以来10大民生保障体系快速推进,上半年民生财政支出约5亿元,全年将近10亿元,占总支出高达38%。
据介绍,莱芜市已将10.2万没有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医疗保障,在每年的筹资中,个人交40元~200元,政府承担40元~100元,享受低保的特困居民主要资金由政府承担。总体筹资政府承担数额约占1/3,一年财政支出700多万元。报销比例一般在55%左右,保障数额为3万元~8万元不等。这项制度从今年8月份实行,一个月时间就有3.6万人加入。预计到10月份工作全面完成,参保人从国庆节开始正式享受医保。
“吃饭财政”渐行渐远,“民生财政”普惠百姓
莱芜市建立民生保障的努力,是山东乃至全国的一个缩影。以前,官员们习惯说:我们的财政是“吃饭财政”,勉强保证干部工资。而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民生财政”的阳光开始普照百姓。山东省提出,要从解决群众最急需、最期盼、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着力改善农村路、水、电、医、学以及城乡就业、社保等民生问题,让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让农民有医就、有学上,是山东省政府对全省人民的承诺。2005年和2006年,山东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资金2.6亿元,资助了77.4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10%。到今年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88个县(市、区),财政对每位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10元提高到30元;参合农民达3980余万人,参合率达86.6%,其中1267万人领取医药补偿款3.2亿元。
以江苏省如皋市为例,2007年当地财政专项安排资金1120万元,将农村低保从每年人均840元提高到1080元,城镇困难职工低保标准每年人均提高到1200元,3万多人享受到政府的“兜底”保障。另外,《如皋市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的出台,将5000名失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实现了财政对农民的参保补贴。全市118.9万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48%,今年已有5858.75万元划转到财政合作医疗基金专户。
2004年至2006年,湖北省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目前月人均水平达到750元。2005年全省全面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救助制度以来,累计支出2.5亿多元,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不久前,湖北省政府宣布,今年全省145万名城镇低保人员将全部纳入医保范围。
在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市,2006年投入了5.2亿元扶贫资金,比1997年增加了3.25亿元。统计表明,财政扶贫效果正在显现,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220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55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1497元增加到2006年的2874元,增长近一倍。从今年7月1日开始,重庆市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时可获得由地方财政支持的人均500元补助和50元保险费。这是国家财政大力支持的农村公共卫生项目之一——降低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前7个月,吉林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26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近70%。新增财政支出中,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占85.7%。目前,吉林省58.8亿元社会保障资金已到位,全省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68元提高到85元,分类施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由92元提高到115元;农村低保对象年均补差标准在去年由180元提高到240元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提高到360元。
少取多予,力保民生
一方面不断减免税赋,另一方面,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和公共事业中,这是近几年我国财政税收政策十分清晰的“加减法”。一减一增、少取多予,加快建立民生保障体系,成为各级政府的施政方略。
2006年,农业税在全国范围免征,中国农民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到此终结。从今年起,国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轻装上阵”;为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国家对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与此同时,一系列惠农财政、支教财政、医疗财政纷纷出台。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至少达2630亿元;今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为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中央财政支出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预计2008年还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会相应增加支出。
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业的财力支出连年提高。2006年,全国公共卫生支出达到1312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增长107%。2007年,中央财政又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长86.8%。
在社会保障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社会保障支出2019亿元,比去年增加247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同比增长了29.7%。
这一串串的数字背后,承载的是党和政府力保民生的治国方略。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认为,政府注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盖高楼,这些也是需要的,但与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问题比起来,有个孰轻孰重的权衡问题。出政绩,自然选择前者,看得见摸得着;为百姓计,则会选取后者。财政应当是公共财政,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选择就是多做保障民生的德政工程,少做与民生关系不大的政绩工程。
目前各地民生保障标准仍偏低,不过,由于这些保障体系正在形成长效机制,今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民生保障水平将得到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