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半月谈:从十七大前瞻国计民生热点走势
2007-10-30 10:48:0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改革往何处去?中国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当前,不少重要领域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呈现出怎样的大趋势?

  针对十七大报告中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内容,半月谈编辑部结合专家研讨意见,就其中社会普遍关注的八大热点问题在未来五年发展演变的基本走势,进行了前瞻和展望。

  走势一:改革进入战略转折期

  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改革也在进入战略转折期。”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刀阔斧相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传统改革思路是以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其他改革,但今后5年中,改革重点将悄然发生变化,政府自身改革成为改革的一大关键。“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的部署。”汪玉凯指出,下一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将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公民参与、党内民主、政府转型。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新的转型。通过近30年的改革,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扩张,实现了劳动力转移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轮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如果说前30年我们较好地解决了经济发展‘快’的问题,那么新一轮经济转型要解决经济发展‘好’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研究员说,“新一轮经济转型,我们必须更好地应对诸多挑战。”

  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是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构建有利于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促进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可以预见,今后5年这些方面的改革将逐步深化。”王一鸣说。

  在中央党校教授贾建芳看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下一步改革将体现以人为本,更充分满足民众的吁求。“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即各项制度安排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共富、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互助合作。”

  走势二:经济发展明天会更“好”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变化体现了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王一鸣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内涵上主要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关键是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使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高度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的高强度投入。王一鸣认为:“各种迹象表明,长期以来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重要改变。一是劳动力供需总量和结构变化,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压力加大。二是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和矫正土地价格扭曲,土地成本将上升。三是对能源和矿产资源需求迅速增加,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提高,将使资源成本有较大上升。四是用经济手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将明显加大环境成本。”

  走势三:服务型政府放下“官架”

  政府自身改革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环节。汪玉凯认为,政府建设将呈现三个趋势:第一,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由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治理型政府;第三,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理念,政府由手工作业型转向电子网络型。

  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搞“偏好型决策,强制型服务,检查型工作”,不能很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丁元竹研究员预测,政府工作将出现两个趋势:就决策模式而言,政府将更多地让老百姓参与决策;就服务模式而言,政府将更多地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既是对满足民众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需求的庄严承诺,又圈点出了实现政府职能转型的具体路径和重点所在。

 [1] [2] 下一页
 
【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来源: 半月谈   作者: 贺大为 编辑: 余伟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