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学习十七大精神 贯彻十七大精神)
(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关键在于进一步把党建设好。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了充分论述,其中一个突出亮点,就是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为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交往愈益频繁、国与国之间联系和互动越来越密切的时代,是一个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经验、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也是一个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发轫于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更加明显。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紧密相关,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改革、调整浪潮,这个浪潮涉及国家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改革调整程度之深刻、持续时间之长久,都具有标志性的时代意义。
可以说,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是大势所趋。任何政党,如果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畏葸不前,无视时代潮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就必然要落伍甚至被时代所淘汰。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正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坚持与时俱进、具有远见卓识的反映。
(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更好地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回过头来看,29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史,一部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的创新史。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新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强大战斗力。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已经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且在于它开辟了一条引领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康庄大道。毫无疑问,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本动力在于改革创新,光辉前景同样在于改革创新。
从这样的大背景和大视野来审视改革创新与党的建设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必由之路;我们党作为领导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领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工作唯有坚持与时俱进,党的建设唯有坚持改革创新,党才能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好地担当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重任。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也是适应党的队伍不断发展变化、切实解决党的自身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已经成立86年,在全国执政58年。这使党积累了治国理政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但承平日久,也容易使一些党员、干部产生惰性和脱离群众的倾向。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党已经拥有7000多万名党员,新党员数量大量增加,新老干部队伍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也使党的教育和管理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实践表明,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善于运用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中长期积累的成功经验,同时要适应党的历史方位和目标任务的发展变化,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理论,丰富党的实践,完善党的制度。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世界政党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从新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推动党的建设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中得到加强。坚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之中,继续探索,继续创新,党的建设就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把以上三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二
(六)如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样,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也是我们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这里所说的改革创新,决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也决不是要改掉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地位,改掉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这些根本的方面,不仅不能改变,而且必须结合新的实际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实践中长期坚持。我们所要改革的,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工作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地方;我们所要创新的,是党的具体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组织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理念等等。通过这样的改革和创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也就是说,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第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二,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第三,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第四,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关于这4条,我们在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七)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党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的集中表达。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且明确指出,高举这面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鲜明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指针。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起始阶段、需要经历若干个发展阶段的漫长历史进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实践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要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根本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全党坚定不移地沿着毛泽东同志开始探索的、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确保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好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本质。
(八)党的政治路线正确与否,是关系全局、决定全局的,也决定着党的建设的前途。在新时期,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也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29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新的面貌和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全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党的建设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首先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这些精辟论断,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很透彻、很深刻、很到位。应当明确,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和行动中去。
(九)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在新时期,我们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状况和所处的新环境,都决定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这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相辅相成、完全一致的,应当把这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贯彻和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在党的建设改革创新中更好地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种结合,要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部工作中,贯彻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中。特别要以改革创新精神从严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对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以此影响和推动整个党的建设,努力使党的生活既严格有序、步调一致,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十)在党的建设中坚持改革创新,不能满足于就党建抓党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敢于研究和回答实践提出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一系列创新成果,都是在这“三个面向”的过程中,在深入研究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总结来自实践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换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国亿万人民群众和7000多万名党员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党生动、丰富的治党、管党的实践,是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不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认真总结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从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党员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就能始终不脱离时代、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三
(十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是对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和总要求,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这个总体布局和总要求,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体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发扬优良传统与坚持开拓创新的统一。围绕这个总体布局和总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六项任务。所有这些,构成了新的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纲领。
(十二)落实这个行动纲领,要求我们大力推进党的制度体系的创新和完善。这是因为,在党的各方面建设中,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他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些思想非常深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和颁布实施党内监督条例,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等等,党的制度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新的长足进步。这一切,为党的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兴旺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和保证。
当然,党的制度建设和党内民主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努力与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积极性的不断提高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推进党务公开,提出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等等。这些新思想、新举措,都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精神。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既用制度来促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各方面建设取得的成果,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十三)落实这个行动纲领,要求我们在党内大力营造鼓励和保护创新的环境和氛围。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种优秀文化传统,历来是一个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党。同时,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与小农经济形成的墨守成规、忽视创新、封闭保守、论资排辈等思想意识,难以避免地会进入党内,影响和制约着党内创新意识的提升、创新氛围的形成和创造活力的发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崇尚创新、追求创新成为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这就要克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习惯,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推崇探索、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鼓励党员、干部以蓬勃向上的朝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开拓进取的勇气做好各自的工作,让一切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创新理念得到尊重、创新举措得到鼓励、创新才能得到发挥、创新成果得到肯定。这是确保我们党始终生气勃勃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十四)落实这个行动纲领,要求我们在党内大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才群体。人是创新的主体,是决定创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有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具有创新胆识和魄力、善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富有成效。这就必须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在改革创新实践中发现、培养、提高创新型人才,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党内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党内各方面创新型人才大量涌现,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十五)最后归总起来说,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在党的建设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党的建设中的难题,善于用创新的思路寻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途径,努力做到在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在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就是要通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改革创新,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当放在这里;我们衡量贯彻落实的成效如何,根本着眼点也应当放在这里。 (何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