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南方罕见的冰雪灾害给农业造成严重损害,引发部分机构和学者对消费价格水平做出再创新高的预期,河北香河乾屯中学退休教师李希田却并没有因为超市里13元一斤的猪肉、100多元一桶的花生油过于犯愁。
他说:“农产品的价格是涨了一些,但这不是过春节赶上南方雪灾了吗。家里还有的吃,货架上能选择的东西也很多。”
20年前,当中国政府首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公报中承认中国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88年零售物价水平年度涨幅高达18.5%,其中食品与药品和医疗用品涨幅最高,分别达到23%和24.8%。
令李希田最难忘的就是随之而来的“抢购风”。他本人也跟着四处排队,然而由于物资短缺,经常是手里攥着钱却买不到东西。
2008年2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1%,创11年的月度新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07年全年平均上涨4.8%,成为1997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中国政府为此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同时列入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温桂芳认为,在即将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物价问题将是决策者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因为物价上涨过快会影响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而且因为价格机制始终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性问题,关系到改革的继续深入。
他说:“对通货膨胀的应对要因时因地,要把原因解释清楚,明确哪些价格增长是合理的。”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物价波动在“当前经济运行主要问题”中就反复出现过,直到1997年中国实现“高增长、低通胀”。
在此之前,中国物价水平的过快增长留下了3个关键节点:除1988年外,还包括1985年,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8.8%;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增长24.1%。
亲历中国物价改革的温桂芳认为,这3次通货膨胀与物价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价格由政府制定,商品的价格长期被压抑。从1985年到1988年,中国的物价改革战略转变为以“放开为主”,同时放开小商品价格,并对部分商品实行价格双轨制。由于受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在供求矛盾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引发了明显的通货膨胀。
1992年,中国开始重新加快价格改革。到1994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由市场调节的商品已超过90%。
关于1994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创下的历史最高涨幅24.1%,公报认为,原因在于“前两年社会需求增长过快、货币超经济发行的滞后影响,部分农产品因灾减产,加上国家政策性调价和一些影响物价的宏观改革措施出台。”
面对经济过热和高通货膨胀,从1997年开始,中国实施经济紧缩政策,严重的通胀问题很快得到缓解,并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低物价甚至负物价现象。
瑞银集团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认为,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进程,使中国的物价调控留下了类似“翻滚过山车”的运行轨迹。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舆论广泛关注的通货膨胀只是暂时现象,虽然1、2月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仍会继续上扬,但到年中就会随着供给压力的缓解而开始下降。雪灾对宏观经济的干扰也会很快消失,中国经济2008年很可能继续保持或接近两位数的增长。”
温桂芳指出,面对新一轮通货膨胀,中国的财力和物质基础都已显著增强。财政税收已从1988年的2357亿多元增长到2007年的5万多亿元。商务部统计的600种主要商品,绝大多数都是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
但是,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包括石油、粮食和铁矿石在内的大宗商品都在大幅上涨,必然会通过成本提高来推动国内价格上涨。除此之外,因巨额外贸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
可以预料,今年的两会将从新的角度,审视这些全新的内外部环境对中国应对通货膨胀提出的挑战和提供的机遇。
虽然冰雪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尚在统计之中,安德森认为,为了缓解供给短缺和抑制物价过猛上涨,中国政府将会继续保持对部分商品价格的管制和补贴政策,这意味着在未来数月内,电煤价格上涨与固定电价的矛盾仍将持续。
温桂芳说,虽然中国进入了生产要素重估的新时期,在确保经济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目标下,开始将社会保障、环境和资源消耗纳入成本使物价上行的空间增大,但物价改革并不应该放缓。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许多人认为,中国的问题还是要靠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目前,由政府定价的商品比重仅占全部商品的3%左右。然而,对于像李希田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物价走势最牵动神经的还是农副产品这类生活必需品。
李希田说:“人们不再对涨价感到恐慌了,只要愿意多花点钱就都能买到东西,不吃猪肉还可以吃鸡吃鸭,其他的消费可高可低。农产品是物价放开的开始,也是物价监管的重点,政府一定要管好,既要让农民日子过好了,也不能让城里的穷人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