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约半个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将在北京举行。人们预期它将继续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应对中国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
资料图片: 2006年12月5日,北京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引进的多功能撒布机正式“上岗”。据介绍,该撒布机采用德国技术,整车造价110万元。该车与传统作业方式不同,采用干撒方式,融雪剂不用加水稀释,直接通过车后的撒播盘均匀撒布在路面上,提高了单车撒布效率,作业范围比湿撒方式提高一倍。该车前部装置铲雪板,当遇大雪情况,可同时采取铲雪和融雪结合方式作业。
年初的灾害似乎印证了这种紧迫性。中国取得了抗击历史上罕见雨雪冰冻灾害的阶段性胜利,体现了这个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但也反映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情,诸如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等。
美国《时代》周刊也在报道中说:风雪提醒,中国虽然是经济超级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这场发生在中国10年来物价上涨幅度最高时期的灾害迄今造成了10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111亿元。人们还担心农作物歉收等进一步造成物价波动。农业已经再度被政府确定为今年工作的头等大事。
灾害也更加坚定了政府谋求发展的决心。“今年两会将是商讨和落实‘又好又快发展’政策的重要会议。解决问题要靠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说,广西作为受灾最重的地区之一,能够战胜灾难,根本上有赖于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认为,目前发展的机遇仍然大于挑战。按照十七大的部署,2020年,中国要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等的“全面小康社会”国家。
“这才能使中国拥有更充足的应对各种突发事变包括灾害的能力。”张明沛说,经济建设仍将是两会关注的核心问题。
分析家也认为,两会将进一步促进“以人为本”——这是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理念在风雪中又一次得到了体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短时间内连续来到一线,指导救灾工作,看望灾区民众,与他们共度节日。这激励着整个国家迅速行动了起来。
各地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基层干部、军警、工人、医务工作者都奋力工作在抗击冰雪的第一线,全国各地募捐的款物不断地输送给灾区……海外舆论称,这反映了中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国内媒体认为,这考验了中国的“统筹协调能力”。
以人为本,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来实现发展目标,是要使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福利,并解决制约中国成为真正一流国家的贫富差距难题。
关于这一点,人们从全国两会前夕各个省区市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也能得到印证。
2008年的广西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为民办十件实事,涉及城乡医疗、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教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广西是中国最穷的省级行政区之一。重庆的两会讨论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广东两会提出不能光盯住珠三角的健康发展,而且要看能否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在世界经济放缓的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的表现,估计也将是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去年中国GDP增长达到11.4%,但一些分析认为今年会有所放缓。
有人认为,“慢一点”不是一件坏事,有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也有人认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比想象的要复杂。大家一致希望的是,两会要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更大步伐。
从地方两会上能看到这样的转变征兆。上海的两会在考虑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时,着重提到了转向服务经济,在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超过80%,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彭镇秋认为,环境问题是另一重大挑战。“两会将要讨论更切实的办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双重优化”。
全国人大和政协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今年是五年一度的换届会议。全国人大将通过法定程序将去年召开的中共党代会所确定的各项方针和任务变成国家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