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和广西代表团中,农民增收是几位农村党支部书记代表最关心的话题。他们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对农村进行科技扶持,才能尽快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陈分新来自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对于已经当了19年村支书的他来说,家乡的变化最让他欣喜。他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进行了农网改造、道路硬化和自来水入户,生活是比以前好多了,自家家里种了10亩烟草,年景好的时候可以收入2万多元。
陈分新说:“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家乡成为南水北调汉江流域水源地后,如何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他告诉记者,为保护水质安全,当地农民种烟草时改用了低毒低污染的农药,猪圈也都全部进行了改造,这些都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我希望家乡农民在守山护水的同时,还能得到生态补偿的帮助来发展生产。”
作为库区移民村的村支书,来自广西西林县马蚌乡鲁维村的吴广林代表这些年为农民增收想了不少办法。1997年,刚实施搬迁的鲁维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300元。为了脱贫,吴广林和村民一起试养大头鱼,现在全村已经发展网箱养鱼近3000箱,人均年收入也超过了6000元。
产业有了,收入提高了,但吴广林又遇到了农民增收的新难题。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水库里的浮游生物发生退化,原本一年就可以长到三四斤的大头鱼现在需要三年时间。吴广林说:“农民不懂科学管理和鱼种搭配,希望政府能从人才、技术和资金上进行扶持。”
来自革命老区延安的杨丰岐代表,虽然是第一次来北京,但他一入住宾馆就忙着整理带来的乡亲们的嘱托。
杨丰岐家在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侯沟门村,当了15年村党支部书记。他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乡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贫困村,成为拥有400多座蔬菜大棚的专业村。去年侯沟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5000元。他说:“我来北京前,特意又和村里的乡亲们聊了聊。我们村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但是现在农村没有精通蔬菜种植的技术员,也缺少发展蔬菜产业的新技术,乡亲们都希望政府加大农业技术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