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特派记者李敏、周娜、梁国瑞、余家锋3月5日发自北京
这是第三年的见面会了。两年前,当中外记者聚焦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浙江代表团。浙江代表团的大气、积极以及实干的气度,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8年3月5日,浙江代表团再度主动推出中外记者集体采访会。积极、鲜明的主题: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姿态迎接纷至沓来的中外记者。
七位人大代表:蔡奇、毛光烈、陈小恩、杨卫、张新建、李大鹏、邱继宝应邀受访,就中外记者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精彩纷呈。
杭州和宁波的市长、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浙江大学的校长、三名知名企业家,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诠释了一个响亮的主题:浙江是创业富民的浙江,浙江是不断创新的浙江。
发展和创新,成为贯穿整场问答的热词。本次浙江代表团集体采访会,通过浙江卫视、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等进行了现场直播,117家新闻单位,200多名中外记者赴会,30来万人次的网友点击关注。
民生之“新”:社保的4个“华丽转身”
“民生”话题果然被重重提起。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小恩被记者第一个“点名”,被问及浙江如何创新实干,去改善社保民生难题?
陈小恩娴熟地用一组数据回答了记者:浙江省的劳动保障工作也是走在全国前列的。
浙江有经济实力加大对社保的财政投入,从2003年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到就业再就业35个亿;到去年年底全省城乡就业人员已经达到了3250万人,五年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25万,特别是帮助了119万下岗人员再就业。
每年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劳动力每年将近60万。另外城镇失业登记逐年下降,现在降到3.27%,低于全国4%的水平。
五大保险的面积进一步扩大。比如养老保险全省突破一千万大关,去年达到107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达到855万人;企业养老金的结余全省达到604个亿,支付能力达到28个月;目前退休人员养老金达到1310元,在全国水平是最高的。
浙江省农民工有1800万,其中有530万是来自外省。针对外来的务工人员,浙江也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目前浙江最低工资标准里面的最高档是850元,这一项也是全国第一。
这一个焦点问题被反复提及。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长蔡奇告诉中外记者,杭州把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都亲切地称为“新杭州人”,这一名词的背后,是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上享受到了“同城待遇”。宁波市长毛光烈面对媒体的发问,底气十足地回答:“宁波的外来务工人员不仅享有五保,还有第六保——生育保险。”
陈小恩代表用“四个转变”总结了民生社保之新:从单位自保到社会大保障转变;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由政策调整向法规,法律规范转变;由城镇保险向城乡统筹转变。
浙江郑重地宣布,已经建立起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保障体系。
当然,一直因房价问题被聚焦的杭州也绕不开房价的问题。
蔡奇坦言,对大家反映比较多的住房问题,已经着力加强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首先是对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难采取了租、售、改三管齐下。对于符合经济适用住房的条件但又没有钱购买房子的“夹心层”,杭州也采取了经济适用租赁房和租赁房等办法来解决。针对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杭州已经推出了创业人才公寓和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妥善解决他们来杭州创业务工的居住问题。
蔡奇也正面回应了“天价房”的质疑,表示这种恶意炒房的行为已经引起政府关注,并进行了处理。
“这是破解民生七难中的一个例子,只要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热点难题,我们都要用心去解决。”蔡奇代表承诺。
“住在杭州我想还是可以成为一个流行语,欢迎大家到杭州去生活。”蔡奇这样结束自己的回答。
城市之“新”:清晰勾勒发展蓝图
宁波是临港工业城市,记者们关心,节能减排指标制约加上劳动成本的上升,会不会对当地制造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宁波是不是会走珠三角的老路:企业外迁或者内移。
毛光烈代表解释,要发展,要又好又快的发展,宁波已经提前进入角色,加快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步伐。
宁波是能够应对起挑战的。“去年我们万元GDP能耗下降4.1%,COD下降7%,二氧化硫下降15%,比较好地完成了节能减排的工作计划。”这已经成为了推进宁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提高了发展质量,有利于改善环境,更有利于造福人民。
宁波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作为临港工业城市,制造业基地,正在积极地“走出去”。
当记者把城市如何创新的问题抛给“博士市长”蔡奇时,他的回答也有学者的深度——“打造生活品质之城”。
与宁波“走出去”的思路相呼应,杭州选择了“国际化”。
蔡奇这样表述杭州的定位:“杭州是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休闲旅游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第二位,副省级第三位,我们的目标是瞄准世界一流的城市,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活品质之城。”
具体的路径是,产业发展要提高开放度,加强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文化艺术也要加强和国际友人的交流交往;再者就是旅游国际化。
科技之“新”:科研力量“顶天立地”
在浙江,最能代表自主创新、科技创新实力的,就是西子湖畔的浙江大学。
“空降”至浙大一载有余,校长杨卫深刻感受到了这所高等学府的迅速发展。“我在几个月前,访问剑桥大学,把我们西湖的画册给了剑桥大学的女校长,她看完后回了一封信,说在这样美丽的风景城市,一定能够孕育出一流的大学。”
来自杭州的一位浙大毕业生网友,提问杨卫代表,来到浙大以后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确定定性处理的办学理念,提出大师、大学、大楼办学精神三维一体的目标,你到浙大已近两年,整个建设进程是怎么样一个情况,对此是否满意?
杨卫的回答洋溢在脸上,一份欣慰。“应该说浙江大学在最近的一两年间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们在科研,在发表高水平论文,在发明专利,在国家的基金等等方面,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杨卫眼里的浙江大学,应该是属于一种动力性发展的学校。所以浙江大学选择“大师”、“大楼”、“大学”精神这样三维一体的发展路线。
“同时我们已经制订了‘顶天立地’的科研发展战略。”杨卫代表介绍,政府报告里提出的国家中长期规划16个专项,浙江大学在其中的11项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同时浙大也积极申请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的工程重点。
这位“院士代表”的希望是,浙江大学能代表浙江省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方向。
面对中外媒体,毛光烈也从宁波的视角去解读浙江的自主创新:“宁波正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创业,我们去年财政投入的科技经费和企业投入的科技经费都增长50%以上。最近浙江省有一个科技进步评价,我们得到第一名,专利申请现在还是继续上升,在全国是第二位,这些专利都基本上转化成了生产。而且我们还实施了另外一个专利,叫做专利、品牌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我们的创业水平。”
一个让宁波市长引以为豪的数据是,去年宁波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已经达到80多家。
企业之“新”:创新是一把金钥匙
不仅创业,还要创新。浙江企业“腾笼换鸟”,让许多中外记者吃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信息化这样的术语出现了15次之多。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在农村实现信息化成为记者关注的问题。
一组数据印证了浙江在这一问题上的成功之处:目前全国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7%,农村为7%。在浙江,互联网落户率在全国排名第二,其中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接近20%。
全国人大代表张新建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建设者与运营者,拥有30年的电信行业管理经验。对于农村信息化,尤其在互联网落户农村上,张新建向人们展示了一套成功的创新经验,即政府层面政策鼓励的同时,通过改造价值链让利于农民。
面对“寻找有效适应农民需要的通讯手段”的这一鸿沟,张新建今天再提浙江农村信息化的创新思路,请风投公司,或者IT业的精英们加入到农民信息化中来。
“假如维持传统的制造模式不变,等于土枪拼大炮,死路一条。”过去的飞跃集团,一个缝纫机只有一个工人,100多斤重,卖价不到100;而现在,用新技术、新材料,重量只有50斤。若不是创新,浙江飞跃集团的缝纫机也难以打开如今的局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飞跃”缝纫机已经成为全国缝制社会行业的排头兵,在世界上打响了“中国制造”的品牌。
去年以来,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出口退税下调,人民币相应地升值。新华社记者感到吃惊,面对这些如何化解这些压力,浙江企业如何能这么坦然的面对和顺利的化解?
“浙江提出创新,对企业来说,就是给了一把金钥匙。……跟随宏观调控的步子,飞跃集团的策略也跟着改变。我们思考更多是怎样将缝纫机卖得贵卖得久。这就是答案。”邱继宝如是说。
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一位身兼企业家和科学家双重身份的人大代表,李大鹏认为,一个企业发展或者一项科研成果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站在技术的前沿。一项新的技术可以带来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李大鹏提到了他们最近研究成功并获得专利的一个中药提取技术,这在世界上尚属首创。这项技术在产业化以后,可以使药物生产成本降低25%以上,而且使中药提取的纯度大大提高。
仅这一个产品的创新,就可以为国家节约10万吨石油制成的有机溶剂,“如果这项技术在全国推广,可以为国家节约数百万吨,甚至数千万吨石油资源。”
几位企业家的生动解读,一个“新”字,道出了浙江企业从创业阶段迈向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