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王圣志姚润丰) 我国南方不久前发生的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困难。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从这次特大自然灾害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灾和保障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在抗击雪灾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之际,灾区代表委员从抗灾现场来到两会会场,既怀着战胜自然灾害的喜悦,也带着对抗灾减灾的思考和建言。
以法律手段建立灾难预警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余敏辉说,从非典到禽流感,从旱涝灾害到这场罕见雪灾,我们在与各种灾害斗争中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非典过后,国家完善了全国疾病防控体系;洪涝旱灾年年频发于华夏大地,我们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较早成立了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几十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应该推动我们以法律手段建立灾难预警机制。
余敏辉举例说,2005年底,德国及美国东北部也经历了一场暴风雪,但损失很小。这得益于他们建立了完善的雪灾预警机制。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预防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美国则在大雪来临之前,气象部门就及时发出“灾难天气”的警告。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连篇累牍地提醒市民要注意保暖,还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
余敏辉认为,国家应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多方面可能发生的灾难应急预警机制,比如电气化铁路没电咋办?北方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地突发洪涝灾害咋办?重大基础设施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或战争?同时还要用法律手段保证应急预警机制能落实到位,能行之有效。
全国人大代表、豪吉集团董事长严俊波说:“当大雪突降南方地区时,我发现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兴奋,鲜有人考虑到一场灾难的到来,因而,也没有进行抗灾准备工作。应对灾害,应把‘防’和‘救’置于同等地位,必须实现‘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理念转变。”
强化部门协作改善应急联动能力
来自抗雪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市委书记朱读稳深有感触地说,这次雪灾除信息发布前瞻性不足外,有关部门在救灾中联动性也有欠缺。他举例说,在雪灾期间,交通部门和交警部门对高速公路是否放行有时存在不同观点,这就需要一个协调机制。
朱读稳认为,今后应该建立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因为灾害涉及社会运行的各个层面,对各行各业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任何一个部门和单位都无法单独完成对灾害链的有效控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特别要增强中央和地方、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这就需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尽量避免部门职能交叉,从根本上减少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现象。
“一次灾害靠全民动员可以,但不能每次都靠动员全民,根本上还是靠机制化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说。
这次雪灾,由于断电缺水,湖南郴州几乎变成了“寒冷和黑暗”的“孤岛”。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湘娥说,这次大范围持续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尽管有各种应急措施,但在救助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有些措施没有到位。灾害来临时只能坐等政府救援,从而造成了灾害发展蔓延。因此,当前,为了规避应对自然灾害的迟缓化、被动化和淡薄化,建立一个自然灾害国家应急预案刻不容缓,这个预案要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并要有非常强的约束力。
朱读稳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应牵头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构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社会联动机制。加快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形成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建议,此次雪灾暴露出的问题表明,国家应成立常设性应急机构。他认为,国家对灾害性事件的反应灵敏度不高,同时在处置预案上存在不足,所以应借鉴国外经验,成立常设性应急机构。如果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常设性机构,就会更有效地应对这种重大突发事件,有针对性地处理,不需全民动员。常设性应急机构应具备三大功能:对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的规律进行研究,找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赋予该机构紧急动员的权力,包括必要的救灾物资的准备权和调配权;三是紧急情况下统一协调权,可以快速反应。
调整相关行业的抗灾标准增强基础设施抗灾能力
余敏辉说,这次电力设施在雪灾中损失很重,这主要是南方供电线路设施设计的抗雪标准过低。他说:“有些部门和单位认为,如果电力部门按照这次雪灾的标准来设计规划电网的话,那投入太大了,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其实这是一种短视行为,存在对灾害的大意麻痹心理。因为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有时难以估量,可能比这点‘节约’要高出十倍甚至百倍!”
他说,这次雪灾造成部分铁路瘫痪,电气化铁路的确是先进科技的产物,但技术含量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依赖度就越高,所以铁路部门在规划电气化铁路时就要预测没电的后果,就要设法通过投入来确保“电”的供应,增强抗灾能力。国家要适当调整相关行业的抗灾标准,增强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同时,在农业生产中,也应加大对设施农业的建设标准,提高设施园艺、大棚抗灾能力,增强抗御自然灾害、化解灾害风险的能力,减少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认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迫切需要加大涉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去年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防汛抗洪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重要经验是,1991年确定任务、2003年淮河大水后加快实施的治淮19项工程,使得沿淮堤防防洪安全度大为提高,防洪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洪水下泄更为顺畅,行洪能力明显提高。这些工程措施在2007年防汛抗洪中发挥了巨大减灾效益,实现了从“小水大灾”到“大水小灾”。
“真正完善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时候是不需要计算成本的。”纪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