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厂审批就办了三五年了,跑北京不知来了多少次了,现在还没有批下来。这种体制不改变的话,很多事情事倍功半。”昨日,广东代表团分组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用志痛陈机构设置三大通病。他指出,其实以前的五次机构改革都有很好的方案,但基本上没有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这次会不会“历史重演”,他表示很难说。但值得肯定的是像这样机构变动交人大审议,有助于避免“恶性循环”。
曾在清远等地担任过党政一把手的陈用志代表,昨天一开始就结合自己跑项目的亲身经历给当前的机构设置列了三大通病。
通病一:职能重叠,内部打架非常明显。
表现:中央里边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中央与省之间都有打架,天天在打架,效率非常低。
通病二:以审批代替服务,机关衙门不知道服务为何物。
表现:我们去找一些部门批项目,比登天还要难。我在清远的时候想建一个发电厂,通过关系到一个部门办事。这个部门的人告诉我,现在拿个凳子给你坐,已经不错了,已经是政治局委员的待遇了。
通病三:有权无责;权力很大,但一点责任都没有。
表现:比如现在广东缺电600万千瓦,这个缺电不是今年缺的,年年缺,责任在哪里?责任就在审批机构。在欠发达地区建一个电厂,不仅周边用电紧张可以缓解,地方经济也可以活起来。但是一个电厂审批就办了三五年了,跑北京不知来了多少次了,现在还没有批下来。这种体制不改变的话,很多事情事倍功半。
陈述这三大通病,陈用志认为机构改革势在必行,大部委制有希望部分解决这些弊病。他说,机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革命,是利益的博弈。他很肯定地说,这个博弈很厉害的,提出来要博弈,下一步实施还要博弈。这次机构改革要经过震荡期、磨合期,才到发展期,起码都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磨合完成,达到发展。(南方都市报) (本文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