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协商民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写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闭幕之际
3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闭幕会。新华社记者马占成摄
3月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2008年的政协大会,注定要因为它特有的风采和精彩,载入人民政协的辉煌史册。
小组讨论、大会发言、提出提案……3月3日至14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来自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的2000多位委员高举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大旗,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积极建言献策,踊跃参政议政,成为协商民主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中国人以自己的生动实践,创造了协商民主这一重要民主形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3月9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16位政协委员作大会发言。一次大会发言人数达16人,这在此前的政协大会上是从未有过的。
大会发言压缩时间、简洁明了,是为了让更多委员有在全体会议上发表看法的机会。
11天的政协大会,2000多名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优秀人物的代表,以实际行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神圣职责。
团结、民主、和谐;合作、参与、协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自1949年成立以来,始终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2006年3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主要程序,深刻指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经济界、文化艺术界、科技界……人民政协的34个界别,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容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具有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的独特优势,为广大民众通过协商民主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效途径,是实行协商民主的主渠道。
求同存异,增进共识。“人民政协把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吸引到这里,过去五年,我亲身经历了政协工作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推动,深切感受到政协委员的提案越来越受到重视,体现了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李鸿委员说。
会议期间,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部委负责同志,多次来到政协小组讨论、大会发言现场,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国是,共话未来……
分组讨论、界别联组会、全体会议、提案办理协商座谈会……各种形式的会议,为政协委员们提供了充分的畅所欲言、直抒己见的空间。
大会发言、书面发言、提案……为委员们提供了各种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
无论对“国计”还是“民生”,不管是涉及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还是与部分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小情”,政协委员们都十分关心,为促进经济社会问题的解决建言献策,为各个社会群体利益的表达大声疾呼。
“新一届全国政协可谓举世瞩目。”李微微委员说,我相信,从政协委员高涨的参政议政热情中,人们对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将得到许多新的印证。
扩大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人民政协成为社会利益表达重要渠道和反映民意的重要平台
“我是一名来自私营企业的新委员。我建议今后政府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应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3月7日上午,在科技界的联组讨论会上,聂启明委员的发言引起了政协委员们的热烈讨论。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阶层的演变,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代表人物被吸纳进入人民政协,人民政协因而更具代表性和包容性。
“要密切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畅通利益表达渠道。”贾庆林在向大会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说。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的三场中外记者招待会中,专门有一场邀请了5位来自新阶层的委员与中外记者见面。
身为投资银行家的韩方明委员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他在担任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先后递交了32件提案、15篇社情民意反映。
“目前中国的政治架构已为新阶层有效和有序地参与国家民主生活提供了通道、平台和路线图。我们的参与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人民政协是有效的、重要的参与渠道之一。”韩方明委员说。
协调关系,汇聚力量。人民政协已成为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不同党派、民族、宗教、派别、阶层的代表人士通过政协这个渠道充分表达意见,再经过协商达成共识后,最终反映在政府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政协委员作为各方面的代表人物,联系着各阶层、各民族的群众,各种观点、诉求,能够在政协这一平台上交流切磋、求同存异、提炼升华,就能使科学决策建立于广泛民主的基础之上。”石玉珍委员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人民政协的广泛代表性和包容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据统计,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以来,97%委员参与提出过提案。
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着眼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不遗余力。
健全医疗体制、抑制过高房价、促进教育公平……这些最受民众关注的问题也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他们及时向政府传递民声,为民议事。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的委员呼吁要坚决采取措施制止公款消费,有的委员敦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有的委员建议要依法依理依情处理好“小产权房”问题,还有的委员对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提出对策……
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不管是大会发言,还是委员们的分组讨论,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负责同志都到场悉心倾听。
“委员们提出的意见非常中肯。”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旁听了一次大会发言后说,“大家的发言,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参考价值,我的收获很大。”
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加强自身建设,人民政协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协商民主这种民主形式才能永葆生机
3月7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东南厅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正在进行。提出提案的有关民主党派、全国政协委员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提案承办单位负责人围桌而坐,围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展开交流,对提案进行集中协商办理。
“通过提案办理协商会这种形式的沟通,我们提出的意见得到了很具体的回应。我们知道了各部门正在做什么,准备做什么。”骆沙鸣委员说。
政协委员坦诚建言、踊跃献计;相关部委负责人认真听取、耐心作答……在这样的互动中,协商民主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近年来,人民政协的提案工作有很多创新,使意见表达的渠道更加畅通,通过创新,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提高委员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王四代委员说。
就在政协大会开幕前召开的提案工作情况通气会上,政协提案委员会公布了一些承办单位提出的236个提案选题题目,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撰写提案时参考。
加强能源需求管理的政策措施建议、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建立健全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委员们的思路更加开阔,建议更具针对性。到9日14时的大会提案截止时间,大会提案组共收到提案4772件。
“大会收到的提案总体质量比较高。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都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案人在提出提案之前都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精心的准备。”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主任李铁林说,“今年是换届之年,通过提案也可以看到新委员们履行职能的积极性。”
提案工作的创新是政协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缩影。
突出委员主体作用,继续探索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发挥界别特色和优势,加强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切实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近年来,人民政协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上做出了一系列尝试,受到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委员们也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希望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使政协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应该在民主协商方面进一步推进多头协商机制,不断丰富协商内容、扩大参与协商主体的范围。
——应完善提案遴选机制,举行提案的论证和听证,听取提案人的想法,从而使真正优秀的提案显露出来……
团结就是力量,民主可收众益。历时11天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2000多位政协委员展开了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人们坚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政协事业的进步,已有近60年历史的“协商民主”将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激发亿万人民齐心协力,不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共同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