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即将召开的两会酝酿在代表委员座位安排方面体现平等原则,代表(或委员)将被等分五份,每次将有五分之一的代表(或委员)距离主席台最近。最后一次大会,最后座位的代表将成为最前位置的代表。这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以来,首次调整座位。(《重庆晚报》2月24日)
从座位调整上安排两会代表和委员轮流坐在前排,这个变化在很多人看来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或者说只是形式上的平等。的确,从理论上来说座位次序并不影响代表、委员履行职责、参政议政,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谁因为座位前后的不同而影响到参会的水平和积极性。
但形式的变化却传达出一种实质平等的信号。几十年不变的座位排序规律一旦被打破,就会超越某些形式上的平等,而富含更多实质性内容。
一直以来,在各级党政会议上,与会人员座位安排是很有讲究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座位分大小”。如开会时,什么级别的领导干部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不能有丝毫差错,如出现差错很可能被上升为“政治事件”。除领导干部外,其他与会人员的座位也同样有讲究,重要部门参会人员坐什么位置,有影响的名人坐什么位置,都不能大意。
开会时的座位安排,往往是重要的人坐在前面,次要的坐中间,次次要的就只能坐在最后面了。这种座位安排,虽然只是形式,但充斥着严重的“官本位”思想,渗透着很多官场上、社会上的“潜规则”。可以说,开会座位安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代表一种思想,一种制度。打破这种形式,也就有利于破除由此带来的种种“潜规则”。
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打破延续多年的座位安排规则,率先实行轮流坐前排,不仅是一种创举,更为全国各地树立了一个平等的榜样。代表轮流做前排,已经超越了形式上的平等,剥去了依附在座位上的“官本位”思想,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