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心——来自广阔的内需市场,来自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的坚实基础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以外向型为特色的外商投资企业难以幸免,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外商撤资的情况。但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外资企业正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步入2009年,世界最大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丹麦维斯塔斯公司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在中国开设两家分厂的事宜。
2月25日,维斯塔斯风力系统集团中国区总裁安信诚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目前启动的大规模基础设施以及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推动,都让我们看好中国市场。公司在中国雇员人数也要在目前2000多人的基础上再增加1200人。今年第三季度,在中国的有形资产投资将达到25亿元,是公司在丹麦本土外投资最多的国家。”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邓先宏2月18日表示,有些撤资是境外母公司出现了经营困难,抽身回国自保,并不是说对中国市场丧失了信心。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市场对外资仍然有长期的吸引力。
外汇储备达1.95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超20万亿元,两项位居世界第一的数字同样是信心的来源。
“目前,居民储蓄率较高,居民资产负债表健康;企业资产负债率良好;政府财政赤字率和债务率都在低位;金融企业负债率也处于历史最好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以“四张资产负债表”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作了有力的佐证。
虽然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优势条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是中国经济前景长期向好的重要内在因素。
“中国过去30年奠定的良好基础并未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有所改变;经济起飞趋势并未逆转;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雄厚以及高储蓄率等长期发展的优势没有消减;此外,市场化及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还会加快发展。这都是海内外企业家信心的来源。”近期先后到欧美等国家调研的胡鞍钢经实地对比后这样说。
“中国的内需市场广阔,东西部地区跨度大,纵深强,应对危机的回旋余地也大。可以说,我们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正是这些优势,使得一些跨国企业更加看重在中国的发展。拥有125年历史的美资私营企业派赛菲特,去年10月在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决定在中国的注册资本追加至501万美元,投资总额亦增至960万美元。派赛菲特公司亚太区副总裁钟安娜说:“危机来临之时,在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企业的发展变得更为关键。我们今年将开展中国零售业市场的‘试水’,时机成熟时进军床上用品零售业。”
维斯塔斯、派赛菲特公司仅是诸多来华外资企业新增投资的缩影。据最新统计,仅在北京,今年以来新开业的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已有2家,营业面积都在3000平方米以上。年内,还将有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英国特易购等10多家大型外资零售商场开业,新增营业面积将达数万平方米,并创造上万个就业机会。
中国信心——来自重大危机背后蕴藏的重大机遇,中国经济发展向好趋势不会因这场危机而发生逆转
2月12日,中国铝业公司宣布将通过建立合资公司和认购可转换债券向力拓集团投资195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投资。
“国际资源、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有优势的大型企业来说,是调整国际战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表示。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从一个较长历史过程来看,危机也产生了一些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利的机会。
厉以宁认为,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两大挑战:一是经济增长下滑,二是失业人口增加。同时,两大挑战也伴生着两大机遇:一是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机遇,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机遇。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中国出台的一系列刺激和调整政策,注意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资源价格、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步伐加快,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速,都为未来经济发展培育着新的动力。
研究发现,2/3的技术创新发生在经济低潮的时候。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相对低潮期也是为未来储备人力资本的大好时机。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就得益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对培训和教育的高度重视。
“通过国家的政策,通过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加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中国企业不但能够保住现有的市场,而且还有可能在未来占据更大的市场。”厉以宁说。
对中国不同的地区,金融危机的冲击表现为不同影响,因而应对方式也要有所不同。胡鞍钢分析说,这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体,冲击强、影响大,此时是这些地区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好时机,属于“逆势而上”;二是中西部地区的内向型经济体,金融危机有所影响、有所冲击,但“危机之中有大机遇”,可以充分利用内陆型优势,快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地区属于“趁势而上”。
2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1月份国产汽车产销统计表明,中国新车销量首次超过美国。事实上,不仅是汽车消费增长超出预期,随着政府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中国的一些经济指标开始出现恢复迹象:信贷投放有所增长,消费指数持续上扬,特别是一些企业销售开始回升,商品库存开始减少……
伴随春天的到来,中国经济传递出的积极信息,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