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北京,已有暖风漾起。
阔步迈入人民大会堂的时候,委员们的笑容映亮了这个不寻常的春日。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但信念已如春芽初绽,植根于每个人心里。
国歌唱响了,许多委员的眼睛被泪水濡湿。不平凡的2008年,中华民族既承受悲痛又创造荣光,奏一曲昂扬的旋律坚韧前行。现在,面对一场
尚未见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唱响嘹亮国歌,正是要抒发中国人民战胜危机的意志和豪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马克思曾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面对危机,人的清醒与抉择、智慧与果断,往往发挥着最关键的作用。
如何战胜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人才,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信心所在。经济寒流正是我们提升“人才蓄水位”的大好时机。
从“人才外流”到“人才回流”:蓄积人才迎来大好时机
岁末年初,“海外抄底”的各类消息纷至沓来,“人才抄底”真的开始了。
上海成为全国的先行者,仅去年年底的“海外人才采购计划”,就使企业家们从伦敦、纽约、芝加哥捧回了300多斤重的简历;更有一些金融机构现身华尔街,吸纳了一批具有5至10年华尔街工作经历的金融人才。
此举,世上早有成功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延揽了大批德国高素质科学家,其中,德国“V2导弹之父”冯·布劳恩转眼就变成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主持人。这些趁战后机遇引进的科学家,很大程度上成就了美国“第三次科技革命”。
同样道理,赶在金融危机时“抄底”,将为中国储蓄优质人才,使中国在度过危机后飞得更高、更远。
“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竞争。中国企业逆势而上,不仅不裁员,反而面向全球招揽人才,使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中国企业蓄积人才的一次大好时机。”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杰庭委员说。
北京启明星辰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严望佳委员认为,人才从发达国家流向中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全球对中国发展模式更加认可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富吸引力——这是我们进行人才‘抄底’的雄厚基础。”
即使在国内,各地、各企业间的人才流动也频繁起来。
“当前形势下,引进人才无疑很重要,但整合现有人才也很重要。”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委员说。
陈竹贵,浙江省义乌市凯特进出口有限公司老总。他告诉记者,为了使企业更好发展,自己正在考虑调整人员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差异化竞争……“这一切,都要靠人才。”抱着这样的想法,他随200余位浙商一起赴上海参加高级人才交流会,如愿招募到一批管理精英。
频频接到“橄榄枝”的,不只是企业界人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数学大师林家翘、“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生物学领域著名科学家施一公、德国马普光学所所长王力军、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钱颖一……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委员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清华大学历来就有邀请海外杰出人才回校任教的传统,在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今天,清华引进人才的步子会迈得更大。
“国家实力的核心是人才”,顾秉林委员说,“国际金融危机为高校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人才回流’机遇,形成引进人才与已有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特别是带动年轻人才快速成长,形成培养顶尖人才的能力。”
记者感言:从过去的“人才外流”,到今天的“人才回流”,一出一入,反映出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人才良性流动的机遇,我们要以更广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大的胸襟吸引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掌握人才,就掌握了发展第一资源:战胜金融危机关键在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朔风里,江苏省句容市传扬着“三位博士盘活三家民企”的佳话:
天津工业大学的钱晓明博士,通过研制出先进生产工艺,使三泰服饰辅料有限公司起死回生;
留学美国的芮裕亭博士,开发出适合欧美不同年龄用户的冲浪产品,使驰遨运动器材有限公司产品走俏美国;
留学加拿大的袁晓姿博士,推出媲美欧美的汽油脱硫产品,使仅有数百员工的佳誉信公司生机蓬勃……
纵观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战胜危机的治本之策,而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人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顾秉林委员对此感触颇深。“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这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密不可分。在战胜这场金融危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人才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子是:2008年,中国电影业欣欣向荣,票房收入猛增至近45亿元,被称为“井喷式”增长——托起这片繁荣景象的,是实力雄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是‘智慧经济’,因此,培养专业人才、创意人才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电影业要想抓住机遇逆势而上,尤其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培养和储备。”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委员说。
自2008年以来,在中国拉动内需的一系列政策下,更多的产业发展机会等待有识之士一展身手。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制定十大行业振兴计划,并提出‘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科技人才将在产业振兴和科技支撑中发挥重要作用。”瞿振元委员说。
让严望佳委员感到高兴的,是数日前刚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信息技术产业被称为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而信息技术产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他说。
放眼望去,各个行业都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在120亿元投入的推动下展现出勃勃生机,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如虎添翼;通信领域3G建设计划得以大力实施,3年内建设投资预计可达4000亿元……要在如此广阔的新天地里有所作为,掌握、招揽一大批优秀的创新人才自然是重中之重。
记者感言:“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2008年11月,当神舟七号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壮举时,胡锦涛总书记这样说。人才是科学发展中的第一资源,也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所在。拥有人才,就拥有发展优势,就拥有未来。
要人才,不要“裁人”:经济寒流中更要珍视人才
当“裁员风暴”席卷美国的时候,许多中国企业似乎亦无法“沾衣不湿”。但在为那些失业者惋惜之际,我们也看到了更多温暖的镜头:
为了留住人才,北京锡华集团董事长将自己的薪水降低40%,公司中层则降薪10%;
浙江兰乔圣菲家纺公司1500多名工人赋闲在家,每天几十元工资照发,负责人坦言“我们不怕养人,以后形势好转了,还要靠他们”;
盛大游戏公司也多次表示,公司不仅不会裁员、减薪、减福利,相反,要更加善待人才,共渡难关,因为“人才就是最好的投资”……
身为北京华旗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委员对此很有发言权:“我们的企业准备从今年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拿出51%的股份分给员工。有人问我,拿出这么多股份你舍得吗,我的回答是——企业本就是大家的。”
在冯军委员的规划里,公司会用5年时间建起人才激励机制,以关爱、负责的态度对待员工,激发每个人心中的潜能。
“要人才,不要单纯‘裁人’。”张杰庭委员一语破的。越是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爱护人才;企业要珍惜人才,政府更要珍惜人才——这个理念一旦深入人心,企业的发展将获得不竭动力。
与在岗人才同时进入我们视野的,还有那些离开校园等待就业的毕业生们。作为未来发展的潜在骨干,他们期盼着学以致用的良机。如同饱满的种子难觅可以植根的土壤,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题,成了委员们关心的焦点。“作为企业,应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无论是从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还是自身发展来看,企业都不应把高校毕业生拒之门外。”张杰庭委员说。
委员们一致认为,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企业应该懂得: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才能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在风浪袭来时立于不败。
记者感言:经济总会转危为安,人才错过难以再得。在一时的困难之中,单纯靠“裁员节流”维持局面无疑短视;唯有重贤爱才、共渡难关,方是图求发展的长久之计。
能应用,更能应变:人才培养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当人才被输送到社会,能否顺利对接至为关键。
“招聘体育翻译人员,待遇从优……”一张招聘启事醒目地贴在某大学的布告栏内。外语系、体育系的学生一拨拨聚来细看,又一拨拨摇头憾然散去。
最终,由于招聘未果,用人单位只好从内部选拔人才,边学边练。
类似的事实,在全国各地时有上演:“所学”不能满足“所用”,学识过硬而实践技能欠缺,对职业要求的全面素质储备不足……种种现象呼唤着人才培养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在张会军委员看来,当今关于人才培养的浮躁心态值得教育部门警惕。“社会上一度提倡培养‘通才’,似乎知识越广博越好,但看目前各行各业的需求,最缺的是专业人才。只有在所学专业方面素质过硬,才能在其他领域融会贯通。单位在用人时,最忌讳好像什么都会,实际上却又什么都不会。”
一项最近的市场调查表明: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市场上金融人才、IT人才严重过剩,最紧缺的是市场策划、销售、采购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人才。
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方能缓解就业压力——在这一点上,委员们的意见如此一致。
对此,企业大有可为。
经过多年探索,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日益紧密,许多高校都依托企业建立了学生实习、培训基地,让企业加入到培育人才的行列。“今年六月左右,我们准备安排一批实习岗位,接收大学毕业生,为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分忧。”严望佳委员表示。
而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更是责无旁贷。“金融危机中,教育受冲击较小,应抓住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对于高级人才的培养,不但要有实践应用能力,更要有危机应对及应变能力。”张杰庭委员建议。
瞿振元委员非常关注劳动者的“危机储备”问题。据他介绍,目前国际上通行“以就学替代就业”的做法,把劳动者在危机时储备起来,或上学,或参与培训,以备在经济重新起步后更好地就业。“希望教育和行政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扶持和资助政策,鼓励应届及往届毕业生回校深造,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培训。”张杰庭委员的见解与此不谋而合。
记者感言:危机促使我们回头审视走过的路。在金融危机面前,反观我们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机制,思考我们的人才培养之所长所短,实为必要。可以肯定的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美好愿望和有益尝试,给我们带来了走向春天的信心和力量。(记者杨谷王庆环肖一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