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外
山东团代表赵志全4日到北京朝阳区惠新苑社区调研食品药品安全。本报记者 李舸摄
“现在买牛奶心里踏实多了。”3月5日,在京客隆超市选购了两大桶酸奶的北京市民刘霄表示,这几年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督越来越严格,媒体对不合格食品的曝光也更频繁,百姓的餐桌安全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会场内
食品安全影响百姓安康,更涉及国家形象。日前通过的《食品安全法》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食品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代表委员们期盼,这部法律能为百姓构筑一道健康长城。
【代表说】
“《食品安全法》是众望所归。”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代表介绍,他已连续两年提交了涉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其中理顺监管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建议被采纳,我感到很激动”。
戴仲川特别呼吁,《食品安全法》中有一些粗线条的授权性条款,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配套的法规和管理办法。“目前距《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还有一段时间,希望媒体加强宣传,让社会公众和生产、经营企业充分了解,也希望执法部门做好充分执法准备”。
河北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魏志民代表注意到《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受损害的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这有利于加大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他说,“食品安全目前仍维持‘分段管理’监管机制,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不抢位、不越位、不缺位,真正做到无缝衔接”。
【委员说】
“我国城乡差距大,乡镇的食品卫生死角多、管理水平低,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加大对乡镇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在中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清华大学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邢新会委员特别关注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
他认为,畅通消费者参与监管的渠道也至关重要。“目前,消费者屡屡遭遇食品安全‘举证难’。政府部门应该为民众建立简单易行的举报、取证和处理通道。”他还建议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实行食品和餐饮企业义务报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