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0日电(记者王炤坤、邹伟)“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我们煤炭行业是重中之重。”连日来,记者遇见了多位煤炭行业和安监部门的人大代表,对于安全生产都是再熟悉不过,谈起煤矿安全生产这一难题,他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提高人员素质,齐抓共管
“人始终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栗俊平代表说。他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官地矿机电科采掘管理组组长,全国劳模。
“再先进的设备,再好的管理制度,没有人,都是落实不了的。”栗俊平表示,这些年来,全国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关键的推动因素是人员素质在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来说,与安全生产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几次大的安全事故,都是人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他告诉记者,防止安全事故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从管理干部到生产一线的职工,都必须动员起来,隐患问题随时发现,即时处理。“每个人都有发现隐患的义务和举报隐患的权利,而且举报制度必须是扁平式的,减少中间环节,使隐患信息直达安全调度中心,第一时间下井处理。”
他说,这对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专业技能和生产经验,二是责任意识和安全观念。这两个方面上去了,煤炭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才能大有改观。
狠抓落实,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可以看到,很多事故的发生,都存在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神华集团乌海能源公司黄白茨矿调度中心主任王润刚说,企业总是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冲动,政府的工作就是督促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制度。
“比如说,每吨煤的利润中,要投入到安全生产多少钱,都是有比例规定的,用于维护更新设备、人员教育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等等。”他说,去年的煤价大起大落,但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有的,也就是说有能力保证安全投入。有的企业确实把安全生产的钱拿出来了,但究竟是不是全部投入安全生产,这个就需要政府部门来监督,要有专门的监督机制,管好、用好这笔钱。
他还举例说,在许多小煤矿中还存在私挖滥采等非法现象,本来就是偷偷摸摸生产,哪里还有什么安全措施。政府的监管不到位,就发现不了这些情况;更要命的是甚至某些执法人员视而不见,主动不作为,要坚决查处背后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
以转型发展促安全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根虎认为,安全的表象是事故,但实际上,安全是一项社会系统综合工程,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产业技术含量及安全文化理念等诸多方面内容。
他说,以山西为例,产业结构畸重,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交通运输等高危企业多,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企业普遍装备落后,安全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特别是在煤、电、油运全面紧张、市场需求旺盛时期,一些企业不顾安全条件盲目冒险生产,屡禁不止。
“所以,不能就安全说安全。从这几年来看,山西在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措施保障、体制机制及纪律处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08年,山西省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为0.47,比上年下降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以上。但山西作为国家的能源基地,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连续不断发生。”张根虎说,“最为根本的是转型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化经济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