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1949—1959:
从老粗布到华达呢、卡其布
解放之初,百废待举,当时的浙江虽然是纺织大省、“丝绸之府”,但也只有城市里很少数人才穿得起洋布、绸缎做的衣服。城乡普通居民穿的都是用老粗布做的粗布衣。
1952年的《浙江日报》曾有报道,“全省人均消耗棉布15.1市尺,汗背心0.034件。”当时浙江人的穿衣状况可想而知。
随着经济恢复和公私合营,纺织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50—1952年全省棉布年产量维持在5000万米左右,到1959年已经达到1.88亿米。而人们的着装也发生了变化,中山装、列宁装成为了时尚。中山装主要用华达呢、卡其布来制作,卡其布也用来做列宁装。当时的布料大约0.38元一尺,做一套中山装大约需要十六七尺的布料,再加上1.50元的手工费和辅料,一套中山装的价钱在八九元上下。而当时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待遇不错,经常会有人去裁缝店“做套中山装,留着结婚穿”。
1959—1966:
困难时期的无奈选择
上世纪60年代供销社布料柜台。
三年自然灾害使新生的共和国遭受重创,1961年浙江全省棉布产量下降了50%,全国开始实行凭票购买棉布和纺织品的政策,老百姓穿衣更加困难了。那个时期主要的面料是棉布,而每人每年十来尺甚至更少的布料根本不够用。打着各色补丁的衣服在那个年代习以为常。有些经济困难、孩子又多的家庭出于无奈,只能购买“回纺布”,就是破布打烂,再重新纺成纱,织成布,做成衣。买“回纺布”不需要布
票,但做成的衣服很不牢,稍一用力扯,衣服就裂开大口子。而且回纺布衣非常粗糙,常常会把人扎得浑身发痒。
1966—1980:
人们最向往“的确良”面料
这十多年,很多受人们欢迎的服装面料和服装款式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四旧”的帽子,有些花色品种被批判为反动图案。那个时代,军装是最时髦、最体现革命化的服装,那时的军装主要是用斜纹布来制作的,颜色以草绿色为主。“十亿人民十亿兵”,人们并不介意服装面料的好坏。
1976年以前,人们穿的基本上是棉制品,而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一种被称为“的确良”的化纤面料成为了紧俏货。“的确良”挺括不皱、结实耐用,对当时收入微薄的人们来说价格不菲,但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向往。当时的“的确良”衬衫8元一件,人们互相传说“能穿8年不烂”。许多人为了做一件“的确良”衬衫,不得不从一日三餐中省下钱来,“嘴里嚼着萝卜响,身上穿着的确良”是当时人们互相戏谑打趣的顺口溜。据当年《浙江日报》刊载,1981年浙江省轻纺产品展销会上,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和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联合试制的涤棉新产品——烂花的确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这种面料,在当时
也只在高档服装和装饰品里才用到。
1981—2000:
天然面料和皮草重新进入衣着生活
雅戈尔的衬衫车间。
“的确良”的热潮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渐渐冷了下来,改革开放使浙江人穿出了风采。人们购置衣物从以往选取以牢固耐寒的化纤类织物为主要目标,转向了全毛、全棉、真丝、棉麻交织等纯天然纤维织物。仅以1991年与1978年相比,全省人均购买中高档呢绒增长了1.9倍,绸缎增长了17倍,而化纤布则下降了43%。
《浙江日报》1995年的一则报道提到,当时家住清泰街的董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84年全家的衣着开支只有150元,10年后增加到了3500元。她还记得当初自己的衣服、裙子用的都是化纤面料,加起来才10多元钱。而1995年给丈夫买一件皮大衣就花了上千元。
2000—2009:
浙江成为中国服装面料的中心
进入21世纪,服装面料经历着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棉、麻、丝、毛依然受人们的青睐,而各种融入高科技元素的面料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穿衣习惯。如今,服装面料和款式成为人们购买成衣时最关注的两大因素。2009年1月至今,短短几个月,在国内举办的各类纺织品面料展览会就多达30余个。今天的浙江,俨然成为中国服装面料的中心。“杭丝”面料誉满全球,而绍兴中国轻纺城经历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拥有经营者10000多户,经营面料30000余种,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六十载风雨变迁,浙江人正以自己的勤劳与智慧,让中国人穿得更时尚、更舒适、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