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讯 2008年风靡大江南北的长篇电视连续剧《金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文丽很想给女儿买双鞋,去商店看了几回,可是钱不够。这时,售货员发现了她手中的自行车票,愿意买下文丽的自行车票。文丽咬咬牙,用珍贵的自行车票换来了女儿的新皮鞋……
那是个物质贫乏、没有票证难以生存的年代。共和国走过60周年,其中近40年,亿万民众带票生存。从1955年到1993年,人们买衣服要用布票,上酱酒店要带酱油票、酒票,甚至,想吃一块豆腐,还得拿出豆腐票。《杭州市上城区志》里是这样记载的:上世纪60年代,杭州市民手上有2证(购粮证、购货证)、2卡(蔬菜卡、燃料卡)、5券(糕点券、工业品购货券、副食品购货券、纺织品券、就餐粮券)和33票(油票、盐票、水产票、荤菜票、猪肉票及电视机票等)……一张张的票证,构成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存故事,而其中痕迹最深的,则莫过于粮票了。曾经,她比钞票还值钱;曾经,家家户户藏粮票省粮票;曾经,手中没有全国粮票,寸步难行……
画粮票者说(蒋怀赋,原浙江省粮食局粮票设计师)
西湖景点画到了浙江粮票上
浙江1992年定额加字粮票-(杭州)1套
去年3月22日,是岳飞诞辰905周年的纪念日。杭州西湖景区岳庙管理处向市民征集岳庙景点的老门票,邀请大家晒晒自己的收藏。消息一发出,来送门票的市民几乎踏破门槛。而最大的惊喜是,一位老先生送来了一张绝版粮票,面额50斤,上面的图案正是岳庙大门,左边还印有“浙江省粮食专用券”字样。此人名叫蒋怀赋,就是这张粮票的设计者。
1962年,蒋怀赋从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浙江省粮食局。他虽然大学里学的是历史,但绘画水平很不错,就被派去做粮票的设计师,当时粮食局里,只有他一个设计师。
蒋怀赋给记者找出了那张绝版的岳庙粮票,图案是岳庙大门,左边还印有“浙江省粮食专用券”字样,面额50斤。绘有岳庙的这张粮票是他1982年设计的。很可惜,这张印有岳庙的粮票最终没发行。蒋怀赋回忆说:“当时完成设计,也印刷出来了,局长说面额太大了,所以,这版粮票并没有发行。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款粮票。这张应该是当时浙江省面额最大的粮票了!”抚摩着自己的作品,蒋怀赋的思绪沉浸在往事中。
当时设计粮票,很少用风景入图的。从1982年开始,粮票实行一年一换,在考虑第二年粮票图案时,蒋怀赋就想:能不能以西湖景色来创作?最后选定了岳庙,他跑到岳王庙实地考察,拍了些照片,回家后根据照片,把岳王庙画上了粮票的设计图。
记者从蒋怀赋家里收藏的一本“西湖十景粮票”上发现,不仅有六和塔、三潭印月、保俶塔、岳王庙、黄龙洞、西泠印社、曲院风荷、西泠桥等经典景点,甚至还有武林广场音乐喷泉的粮票。1983年1斤定额粮票是钱塘江和六和塔;1984年5斤定额粮票是六和塔;1982年流动油票和1983年5斤定额粮票、1984年的10斤定额粮票都是三潭印月;1983年10斤定额粮票和1984年的1斤定额粮票是保俶塔;1984年周转粮票是西泠印社;1988年浙江流动油票是黄龙洞;1989年的浙江粮票是曲院风荷的迎素阁;1991年流动食油票是武林广场的西子姑娘雕塑。
九十年代,告别粮票,告别贫乏
发行了二三十年的粮票,到了80年代,问题就出来了:粮票种类太多了,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这个粮票什么时候作废。于是,浙江省决定每年更换一次粮票,每年的粮票只能使用一年。可如果要每年都设计粮票,哪里来这么多图案呢?这正是蒋怀赋愁的。
1987年,有一次,蒋怀赋去萧山开会,无意中看到一只铁壳热水瓶上绘有一条龙的图案,“要不把生肖搬上粮票吧!”他动起了这个念头。“西湖景点的粮票虽然很好辨认,但很多农村人却还是搞不太清楚,对于他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生肖,例如1988年是龙年,这个他们很清楚。”蒋怀赋说。
1988年的龙票出炉了,每套生肖粮票有9枚,定额粮票面额分1、5、10斤,农村粮票1、5、10斤,粮食专用券10、20、50斤,另有城镇、农村油票各1枚。这些粮票、油票的龙的图案都不相同。
1989年是蛇票,可在粮票上却始终找不到蛇的影子。“这就是故事了,最开始的确是设计出来了一条蛇,可大伙对蛇的形象有些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蛇出现在粮票上不吉利。于是最后把蛇的头尾省去了,残留有无头无尾的蛇身,很多粮票爱好者把这年的粮票称为‘漏版蛇票’。”
1990年是马票,1991年是羊票,1992年是猴票。接着,应该是鸡票、狗票、猪票了吧?“1993年的鸡年粮票,整套粮票都已经设计好了,突然接到通知,说1993年1月1日起,粮价放开,取消粮票。最后孕育中的一套十二生肖系列粮票,半途而废。”蒋怀赋觉得有点遗憾。不过,他仍很高兴,因为,粮票从此消失,意味着,改革开放十几年后,吃了几十年计划粮的老百姓,温饱问题彻底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