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3日,湖州美欣达公司外来务工人员王斌和新婚妻子乔迁新居。他们成为湖州首批公积金贷款购房的530多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之一,实现了“住在城市”的梦想。
浙江日报讯 走向海外的万向集团、农民自费建成的“农民城”龙港、名闻世界的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些都是浙江农民创造的奇迹。但更值得骄傲的,浙江农民在创富的同时,更改变了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现代化——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活方式中“破茧而出”,在计划经济的夹缝中率先“洗脚”上岸,开始了改变命运的伟大实践。
1969年,钱塘江畔一个叫鲁冠球的农民和4个老乡凑了4000元钱,办起了一个铁匠铺。40年来,曾是裤管沾着泥巴、手中抡着大锤的乡村打铁匠,昂首从乡间走向世界,打造出全球同行业首屈一指的民族产业集团——万向集团。
20世纪80年代初,东海边一个叫龙港的小渔村里,村民们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造城运动,走出了一条不依赖国家投资、主要靠农民自身力量建设现代化城镇的新路子,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农民自费造城的样板”和“中国农民第一城”,实现了从“小渔村”向“农民城”的第一次跨越,并率先推出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民营企业制度“三大改革”,打破了壁垒森严的城乡分隔体制,成为农民参与城市化进程的标杆。
浙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全省“百万农民创业,千万农民就业”,创造了许多奇迹。诸暨山下湖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珍珠产地,珍珠产量占世界70%;嵊州领带年产量超过3亿条,占全球1/3;桐庐分水镇年产笔60亿支,全世界人均一支……
近年来,嵊泗县通过“大岛建,小岛迁”,加快海岛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66岁的嵊泗县渔老大陈满仓世代居住在马迹山岛。日前,他和老伴一起迁往县城,老俩口单独居用一套商品房,安度晚年。 郭振民 叶寒青 摄
潮起潮落,“泥腿子”中催生出大批纵横全球市场的“农民企业家”和千万“农民蓝领”,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鲁冠球式的传奇;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高楼大厦和厂房拔地而起,成千上万的农民放下锄头,走进车间。
从“洗脚上岸”到进城务工、创业,浙江农民走过了艰辛而又孕育希望的历程。这支寻梦队伍在执着追求自身文明富裕的同时,也推动着城市和乡村的巨变。
与此同时,浙江各级政府以先行者的勇气和魄力,打开一个个“绿色通道”,在社保、医保、就业、教育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城乡一体化的统筹政策,使得农民离开田地后不再徘徊于城市的边缘。
2005年初,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证卡管理制度在浙江正式停止执行,农民进城务工不再有任何政策性障碍。200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首次就农民工问题发布政策性文件,针对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用工管理、就业服务和培训、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维权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各地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也陆续出台,更多的农民挺起胸脯走进城市。
在嘉兴,户籍管理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之分,城乡壁垒正在被打破,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路,越来越多农民像城市居民一样,开始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弱有所助、幼有所学等多种权益。
如今的浙江,进城的农民不再是“打工仔”、“外来妹”,而是“杭州新市民”、“新宁波人”……他们当中一些人被选举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所在的城市和群体代言,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