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国庆60年 > 浙江辉煌60年 正文

浙江记忆:攻克甲肝 制服横行肆虐的黄色瘟神

   浙江在线10月07日讯 “我已经预料到甲肝会大规模暴发,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毛江森的叙述里,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色彩。

  1987年12月,上海暴发了一场由带毒毛蚶引起的甲肝大流行;1988年春,这一疾病迅速蔓延到邻近的浙江、江苏等地。浙江的急性黄疸病人剧增,成为第一传染病,发病率最高达到4%。

  同年7月,由毛江森领导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甲肝疫苗研制攻关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微生物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出了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并在北京通过部级鉴定,成为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成果。

  从1992年开始,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全国大规模使用,是迄今副反应最小的病毒性活疫苗,中国严重的甲肝流行得到了控制,黄疸肝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亲历者说

  曾经谈毛蚶色变

  一旦感染甲肝后,必须隔离治疗,少则21天,完全康复需半年,还会造成因肝细胞损害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浙江省20余万人感染了甲肝病毒,急性黄疸肝炎发病率剧增。各医院紧急动员,临时增加肝炎病床,但仍有许多本该住院隔离的病人无院可住,被迫留在家中。

  人们的工作、生活全被打乱了,很多人把预防肝炎的中药汤当开水喝,醋和大蒜脱销,酒店饭馆生意清淡,公共浴室关闭,个体饮食户歇业,“发病规模和严重程度,远远大于后来的非典。”

  “元凶就是毛蚶。浙江沿海的滩涂上,毛蚶到处都是,加上外地销售过来,很快就被大家当作美食了。开水泡一下,蘸上调料就生吃,是种很不好的习惯。”

  毛江森说,当时近海污染严重,毛蚶体内富集甲肝病毒,这种食用方式,无法杀灭病毒,轻而易举地经口侵入消化道及肝脏,导致疾病。“原因找到后,人人谈毛蚶色变。”

  1988年2月10日,杭城大街小巷贴满“严禁出售毛蚶”的通告,省、市卫生部门领导亲自挂帅,进行全市食品卫生大检查。随后,全省开始禁止毛蚶上市。

  农民的疾苦促使研制疫苗

  1978年,毛江森从下放的甘肃调到浙江省卫生实验院(现在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去农村做了半年的疾病调查。

  “当时我去杭州郊区的袁浦乡蹲点,这个乡的村子背靠钱塘江,门口是条小河,第一户人家得了甲肝,在河里清理粪便后,整条河都被污染了,河流经过的人家也全部感染,全乡无一人幸免。”

  毛江森说,他永远忘不了那一家5口。“第一次踏进他家,发现全家都是甲肝病人,5个人挤在床上,目光呆滞,全身都是鸡蛋黄的那种颜色,吃喝拉撒无法自理,3个月里,一家人全靠大队轮流派人送饭,才熬下来。”

  “那时农村的发病率比城市要高,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的疾苦就是我的疾苦,有时候看得都想落泪。”

  1978年的调查,促使毛江森将甲肝研究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并全力投入到甲肝疫苗的探索中,这一研究,就是12年。4年用于分离研究病毒,4年用于培育疫苗,4年用于生产工艺研究。

  探索从收集粪便入手

  要研制疫苗,首先要把病毒拿到手。

  “去哪找病毒呢?只能去病人的粪便里找,特别是未发病之前的粪便,病毒量最高。”道理很简单,找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会,听说哪里发现了甲肝病人,毛江森和助手小陈马上过去,一人发病,全家人的粪便都要收集,从发病前一直到发病后一星期。“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郊区农民家和医院收集黄疸肝炎患者的粪便,一小包一小包装到塑料袋里,再带回实验室研究,当时光收集的粪便,就装满了两只大冰箱。”

  条件有限,毛江森和小陈只能坐公交车去收集粪便,“大夏天的,带粪便上车,车上马上就有一股臭味,老百姓对我们怒目而视,我和小陈只能当作没看见。”

  第一线曙光出现在1980年的春节。

  “我们终于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证明有病毒,但杭州当时没有电子显微镜,不能直接观察到病毒。我们在1980年的大年三十,赶到河北医学院,在他们的电子显微镜里观察甲肝病毒。年三十,和学生挤在食堂里吃一碗粉条,心里非常高兴;年初一就像捧宝一样,拿好病毒照片,挤火车赶回杭州。”

  历经十二年研制终成功

  之后就是没日没夜地加班,研制队伍也从最初的两人,壮大到了10多人。从1980年找到病毒,到1992年疫苗在全国大规模使用,研制过程历经12年。

  1982年,甲肝病毒在试管里生长。

  1984年,病毒改造成功。

  1986年,实验证明病毒改造成功,毒素被确定已去除。

  1986年夏天,经卫生部批准,进行第一批疫苗试验,对象是毛江森单位的12名员工。

  “会不会发病?又能不能产生抵抗力?谁都不知道,虽然我心里比较坦然,觉得应该能成功,但试验的同事站在了我的面前,还是有点紧张。”

  12名同事都是年轻健康的小伙子。第一个人进隔离病房之前,医生和各种急救药品全部待命,就怕出现意外。

  “那是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姓朱,他注射疫苗的时候,我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液体是我们多年的心血啊。注射完后,他躺了一个多小时才出来。”第一次试验,毛江森相当谨慎,只试验了两个人,观察了几周,确定平安无事,才进行第二批剩下10人的试验,接着是第三批,127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抗体产生了,肝功能也没有任何异常。到第四批,我们就扩大到了几万人。”

  1988年—1992年,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研究完善,卫生部批准批量生产和使用。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寄语:“这一成果对预防甲肝非常有价值,希望早日贡献给社会和人民。”

  甲肝活疫苗推向社会后,浙江沿海高发区的甲肝病人数量呈现大幅度下降,发病率降低了4/5。

  例如,1980年以来,椒江市的甲肝发病居高不下,1991年—1994年,该市防疫部门组织对1岁—15岁人群进行甲肝活疫苗普种,12214名接种者无一例发病。

  毛江森领导研制的甲肝活疫苗,是迄今副反应最小的病毒性活疫苗,抗体阳转率达93.5%,居国际前列。

  ●档案解密

  我国是甲肝高发区,人群总感染率高达70%,30岁以上年龄人群感染率在90%以上。

  甲肝活疫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最佳预防手段,只需一次注射即可获得持久保护。接种对象主要是高危人群、高发地区、城乡接合部、农村以中小学生为主,还有甲肝发生时的外围人群及部队。

  毛江森的甲肝活疫苗研究分为5个步骤:分离病毒、建立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摸清发病机理、找动物模型和在动物上试验、最后解决诊断和疫苗问题。这五道关卡,基本上是两年攻克一个,多数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疫苗于2005年经印度政府药管部门的严格评审和测试,包括人体接种试验,批准该疫苗在印度使用。迄今已有10余个国家批准使用,居中国疫苗出口的前列。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甲肝疫苗发明者毛江森院士:把知识变成资本
·甲肝疫苗等可免费接种 接种对象有一定限制
·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疫苗浙产甲肝疫苗畅销印度
·自主创新助发展 浙江普康甲肝活疫苗首次销往海外
·谁来还"普康"公道 对"安徽甲肝疫苗事件"的思考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