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17日电 要是你的社保档案丢了、结婚登记信息不见了、房产证土地证的登记信息都查不到了,会不会觉得很崩溃?不过以后在浙江省,即使发生这些问题,也不要紧,因为这个省已经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电子档案数据备份。而浙江省档案局局长鞠建林16日更是在杭州表示,今年浙江80%以上的市县将基本完成重点民生领域电子业务数据登记备份。
据浙江省档案局有关人士介绍,社保、房地产、医疗卫生、教育、民政、农林、环保、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安全生产、国土资源等重点民生领域电子业务数据将被优先备份。而且这些数据基本采取在线周期性备份的方式,“速度快、效率高”。
被评为2011年先进典型的嵊泗县档案局承诺,只要通过电话、传真、信函和电子邮件查阅档案的,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答复,甚至百姓在节假日也可以查档。现在嵊泗不少单位和个人无论查阅档案资料、现行文件,还是翻看嵊泗民俗风情老照片,甚至是通过家谱认祖归宗,档案馆都成了首选。用他们的话说:“嵊泗档案馆,啥都有!”
鞠建林称,2011年浙江省登记备份数据总量已经达到58.58T,是2010年的近2倍,其中民生领域的数据已有近20T。
去年,浙江省出台关于上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生活困难补助、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遗留问题和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分参保人员待遇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按照规定,享受政策需出示原始的证明材料,但由于时代久远,不少人已经不掌握这些材料,因此档案部门去年迎来了罕见的“查档潮”。据统计,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接待惠民政策档案查阅达33.5万人,调阅案卷102.3万卷,共为18.7万人供了档案证明。
浙江省有关领导认为,民生档案数据的备份和查询,充分展示了档案工作在保障民生权益中的作用,浙江省会对涉及重要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和民生权益的档案数据进行备份,而且“要确保重要民生档案不失真、不丢失,使档案工作在关键时候能真正发挥作用”,从而为群众提供更加权威、更有效、更便捷的档案服务。
除重点民生领域,今年浙江还将推动党政机关、重点建设项目、民营企业以及医院病历档案等数据登记备份,尤其是省、市、县三级都要建成档案电子文件登记备份中心。浙江还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将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60%以上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建成数字档案室。(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