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探海·揭秘
今年47岁的窦永林,2009年进行1000米海试时,担任“向阳红09”号船的船长,如今是“蛟龙号”7000米海试的副总指挥。政委陈崇明,则是从3000米海试开始,就一直在船上,见证了海试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昨天,他们向记者独家披露了“蛟龙号”历次海试期间,遇到的许多不为人知的困难甚至险情。
【1000米海试】
【2009年8月】
与母船一度失去通信联系
2009年,“蛟龙号”第一次出师海试,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母船与其一度失去通信联系。
“‘蛟龙号’在下潜海试时,与母船是完全脱离的。”陈崇明政委向本报记者透露,“蛟龙号”与母船之间的联系,全都靠一套水下通信系统,一旦水下通信出问题,“蛟龙号”在海下就寸步难行了,弄不好就出现“蛟龙号”丢失的情况,舱内的潜航员也会面临生命危险。
“第一次1000米海试的过程中,就碰到这样的大问题,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要放弃了。”好在最后,中科院声学所保障组与船上工作人员一起,攻克了这一难关。最终母船与“蛟龙号”再度取得联系。
【3000米海试】
【2010年5月—7月】
小毛茬带来大麻烦
在此后的3000米海试中,一个电缆铜丝上的小毛茬,带来了大麻烦。陈崇明回忆说,当时,每当“蛟龙号”下潜到3000米左右时,海试人员就会听到内部报警,“这样我们也不敢继续下潜了。”
最后经过科研人员的认真排查,才最终找到问题所在,原来是通信电缆上的铜丝出现一个很细的小毛茬,“肉眼根本看不出来,但是在布放‘蛟龙号’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增大,就把绝缘皮穿透了,造成短路,这就影响到母船与‘蛟龙号’之间的通信。”
当然,最终这一问题也被解决了。
【5000米海试】
【2011年7月】
风浪对着干,耽误6天
“当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到每年的7月份,应该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这样的经验来自于国家海洋局的科考船“大洋一号”,它在多次环球航行的过程中,经常会经过“蛟龙号”的原定试验区域,“往年那个时候,常会遇到好天气。”
但偏偏在去年,5000米海试的作业区域风浪陡然增大,不符合潜水器的下潜要求。“还好我们有其他备选海区,只好换地方了。”结果到了新的地方,海况依然不佳,只好继续转战。就这样,去年的5000米海试在路上耽搁了些时日,“耽误了6天左右的时间。”
支架被撞坏,紧急焊接
天好了,准备下潜海试时,又遇到问题。
“向阳红09”号船尾部,负责吊起“蛟龙号”的A型架,高达13米。它将“蛟龙号”吊起摆到海上时,“蛟龙号”距离海面还有10米高,一旦遇到大风浪,“蛟龙号”也会随之晃动。
“去年第一次下潜,‘蛟龙号’在回收的过程中,船晃得比较厉害,”陈崇明介绍说,当时潜水器底部的支架与母船发生了碰撞,支架被撞坏了。而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蛟龙号”再次下潜时,就不能凭支架坐到海底了。“马上组织力量进行焊接、安装,最终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没有影响接下来的海试工作。”
采样篮打掉,蛙人掉海
除此以外,由于海上风浪比较大,在“蛟龙号”下放的过程中,出现了采样篮被海浪打掉的情况,“海底采集的样品就没地方放了,只好重新安装。”几名50多岁的蛙人,也多次被大风打翻到海里,对此事,本报去年也曾做过报道。
船上看端倪
为防通信电缆被绞 母船“单腿跳跃”
海试副总指挥窦永林带着记者来到了母船的后甲板,这里放置着“水声通信基阵”,通过A型架上的滑轮,将其放置到船尾的海水中去充当“水中天线”。
而一个尴尬在于,在船尾的水下,正是母船螺旋桨所在的位置,“水声通信基阵”的电缆很容易被螺旋桨绞住,这是危险之一;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螺旋桨的噪声非常大,“且噪声的频率与水声通信基阵的频率有一定重合,这就极大影响了水下通信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蛟龙号”海试过程中,不得不停掉“向阳红09”号船两台主机中的一台,“这就相当于把人的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绑起来,然后单腿跳跃前进,跟踪水下机动作业的‘蛟龙号’,进而随时监测‘蛟龙号’的工作状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