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生开始发起“讲述大学里最遗憾的事”以来,大学毕业生“遗憾体”就颇为盛行。如今“遗憾体”方兴未艾,“痛快体”又崭露头角,成为大学毕业生表达生活意见和毕业情绪的“新宠”。
从“遗憾体”到“痛快体”,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到天下谁人不识君,80后大学毕业生用独特另类的方式喊出自己的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总结和感悟,直抒胸臆、幽默真诚的语言背后,折射出来的是不同理念下的毕业生生活百态,是80后日趋差异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遗憾体:对暗淡的过往说NO!
“遗憾体”出现之初,就是以类似“签名活动”的形式发起,最终演变成为网络上以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颠覆性传播,最终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网络语汇。而以“没有和男朋友走到最后”、“六级报了四次都没有过”等等表述方式为代表的“遗憾体”,大多将焦点集中于大学四年时间中的遗憾、后悔和错误。在对暗淡的过往的调侃式表达中,大学毕业生完成一个极狭隘定义内的“群体”的相互认同,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抚慰感甚至成就感。
可以说,“遗憾体”是一个对暗淡的过往说NO的句式,你可以不认同、可以表达愤怒、可以尽情解构自己的大学生活,只是“遗憾”以后,你还有什么?
痛快体:对辉煌的未来说Yes!
“我的7块5已经攒够了,美芽我们去领证吧!痛快过,不遗憾!”
“一个人吃饭,上图书馆,考试过级毕业,痛快过不遗憾!”
同样是80后大学毕业生的心路历程,“痛快体”的表达就显得明朗阳光,蕴含了更多积极健康的因素。“痛快体”的内容最初在某高校频频成为大学毕业生毕业照的背景条幅,后来被传到网络更是成为网民乐于仿写的句式,掀起了一股“痛快体”的热潮。
“痛快体”的话题内容集中于对大学四年成就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以“我妈喊我回家种田”这样幽默调侃的语调进行表达,与“遗憾体”相比少了一份彷徨,多了几分自信。可以说,“痛快体”的背后,是80后大学毕业生对前途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只有直面过去,总结经验,才能更有力地迎接未来新的挑战。
“遗憾体”VS“痛快体”:毕业生的两面性
“遗憾体”与“痛快体”以“双生”姿态出现,并非偶然。作为消极、调侃、自嘲面貌出现的“遗憾体”,必然引起某种合理反弹,于是出现了积极、自省、自我肯定的“痛快体”,这是由80后大学生“一体两面”的心理结构和生存状态决定了。
这一代80后大学毕业生,经历着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身处物欲横流和价值观念的旋窝,一方面被“天之骄子国家栋梁”的骄傲所激励着,一方面被“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现实所揉搓着,他们的身上必然存在着“天使和恶魔”的阴阳两界,以激烈的方式展现并扩大,就成为“遗憾体”与“痛快体”这样的群体狂欢表达。
“遗憾体”与“痛快体”,就这样背道而驰却又同气连枝地折射出80后大学毕业生的生活百态及价值观念,成为网络文化中的一道风景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