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校长那个《化学歌》之后,如今的北大又在网络上出名了一把:在其官网公布的校领导机构设置中,有着11位校长助理!
人们立马就会想到,这高校是如何的行政化与官僚化!过去听说过,一个县的县长助理有一大串十几个,如今这一个校长都有11位助理了,这日理万机的校长,你说他是好当呢还是难当呢?
北大立即出面回应,说这“11位校长助理”,是服务性岗位,大部分校长助理是兼职服务或是某院系教授、职能部门负责人等。这话就是说,这些“校长助理”就是给个名头,以利于工作。这“助理”是“兼任”的,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当年一串县长助理,官方解释也会说到“兼职兼任”。至于北大回应中说“校长助理是服务性岗位”,这简直是废话,哪个领导岗位不是服务的岗位啊?
北大回应的“助理说”,只能助长一种偷换概念的歪理。不管你这个“助理”是专职的还是兼任的,11个助理就是11个助理,这是逃不掉的。而“校长助理”的本身,只能助长“大学就要向政府看齐”的歪理。
事实上,所有的副校长、下属的院长等等,其本身都是“校长的助理”,而今硬是给一个“校长助理”的名头,其实是给予一种待遇,而这待遇是好听的——“助理”比“副官”之类的总好听吧?挂上“校长助理”的名头,实质是在享受某种待遇,有形或无形的待遇。而这,本身就是当今的行政化套路,是向官场看齐的结果。
换作蔡元培、梅贻琦当北大、清华校长,人家用得着这么多享受行政级别的“助理”吗?有这么多行政化、级别化的助理“挂羊头”般挂在“校长”身边,想想都真当是羞煞人啊。
契诃夫曾在他的作品里这样讽刺:“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包括愚蠢。”在办学、用人、管理等等方面,大学向“大官”看齐,“官本位”替代了“学本位”,这就是在培养愚蠢、培养愚蠢的能力。这样的大学,想培养出大师,那是不可能的。
要改变这很愚蠢却“很享受”的局面,首要是在教育体制的变革。教育的社会性、教育的人文性,必须战胜教育的行政化、教育的权力化。要避免教育的腐朽、高校的腐臭、名校的腐坏,那么就决不能向官僚化看齐。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高校,早已树立了标杆,学习它也并不算难。
教育问题,于己,是一个“是死还是生”的问题;于人,也是一个“是生还是死”的问题。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能再这样继续愚蠢下去、怠慢下去了。都市快报首席评论 徐迅雷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