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4日,在本市首个两限房小区瑞旗家园,几位廉租房住户和物业服务人员热情沟通。(资料图片)
2011年5月24日,本市首条快速路上的公交专用道——京通快速路公交专用道正式启用。图为公交车与社会车辆分道并行。方非摄
五年,对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
五年,在近2000万人身上也许会有近2000万种不同的解读,却也有着相似的感悟。公交优先、看天供暖、保障房开工、医保全覆盖、推行九养政策……这些市委、市政府推出的以人为本的新政,让百姓得着了实惠,也让北京更加宜居和温暖。
这是政府执政理念的一次嬗变,是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一次华丽转身——
从2007年到2012年,这座在发展道路上高歌猛进的城市,将更多的目光投注到生活在城市里的普通人身上,让人民群众分享这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
公交优先,其实是百姓优先
早上8时30分,夜里就开始下的雨还没完全停,程战国收起雨伞,从昌平登上345路公交快车,直奔位于马甸桥附近的儿子家,看望刚刚出生的孙女。
车站不远处,他居住的小区里,那辆开了5年的墨绿色三厢小轿车,正静静地趴在车位上。
“开车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少了。从昌平沙河到马甸,一趟公交车,就一站地,21公里路,刷卡4毛钱,多划算。要是开车,一公里路油钱就得5毛多,这一趟就得10多块钱,还得交10块钱高速路费,到了地方,还不好找车位。我现在出门基本上全是公交,绿色出行。”
公交优先,这是五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不惜投入,坚定不移推行的一项交通政策。
提起北京的交通,345路公交快车上的另一位乘客徐迎辉想起了2001年那个难忘的雪夜。
深夜11时30分,徐迎辉艰难地前行在北三环的人行道上。那天,一场雪飘落京城,路面结冰,交通瘫痪。眼看着自己的小车在三环路上两个多小时愣是纹丝没动,徐迎辉急得把车扔在了主路上,从国展一路走回北太平庄。
那场令许多北京人印象深刻的“世纪大堵车”,让北京开始反思长久以来靠修路来缓解交通的政策思路。
调研、论证,严谨、创新,2005年,被称为国内首个“交通白皮书”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首次明确了“优先发展公交”的目标。
2007年开始,北京公交全面实行低票价制度,用公交IC卡乘车,在当时(现行)票价基础上成人4折、学生2折,全程票价通常只需0.40元;除机场线外,地铁不论乘车距离长短和换乘次数,票价统一为2元。这让全国许多城市的市民羡慕不已。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为百姓出行提速的思路,完成了从纸上到路上的关键一跃。
34.5%对32%!2007年10月15日,北京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多年后首次超过小汽车出行比例。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初尝胜果。
公交优先,实质上是百姓优先。
此后的五年,是北京公交、轨道体系全面建设,公交优先政策全面确立的五年。
家住天通苑的阮亚占还记得,地铁5号线在动工了两年多后,增设了天通苑这一站。
从2007年至今,北京地铁的运营总里程从142公里增加到372公里,年内将达到440公里,日均客流量从179万人次攀升到639万人次,日客流峰值突破800万人次……北京大步流星地跨入了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前三名的行列。
但这五年的交通路,北京走得并不平坦。
一位在交通领域颇具权威的专家十几年前就曾预言:“当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时,道路交通将会瘫痪!”
2008年5月,北京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00万辆!2010年12月,突破400万辆!从300万辆到400万辆,北京仅用了两年7个月,而东京用了12年。
日益增长的小汽车数量侵蚀着“公交优先”好不容易取得的成果。如不采取措施调控和引导机动车使用,到2015年,本市机动车数量将达700万辆,路网平均速度将低于15公里/小时,拥堵指数达到9.5以上。这一速度跟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跑步的速度差不多。
缓堵,刻不容缓!
“机动车增长迅速,公共交通吸引力不够,交通综合管理水平与机动车保有量过快增长势头不适应,急需果断采取措施应对和解决,缓解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2010年12月23日,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正宇发出官方声音。
限制车辆增长!在北京交通管理的考题面前,权衡利弊,北京市忍痛牺牲了一部分汽车销售带来的经济利益,全力保证市民出行的畅通。这一刻,经济发展为市民生活让步。
机动车上牌摇号、公务车未来五年零增长、非居住区停车价格调整……2010年年底,一份经过3个多月反复研究后提出的缓堵综合方案正式出台。
正是这套缓堵组合拳,使500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这一数字迟来了11个月!
2011年,本市平均每个工作日拥堵持续时间共计1小时5分钟,较2010年同期的2小时25分钟减少了1小时20分钟。工作日早高峰平均提早结束半小时,每日公共交通出行人数比2010年增加79.6万人次。
这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民生倾斜的典型范例。
6月29日,在中共北京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刘淇同志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从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份“民生建设答卷”——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首都机场新航站楼等一批世界先进水平的设施投入使用,一大批水、电、气、热、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特别是下大力气抓交通设施建设,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2公里,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72公里,扭转了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状况,城市运行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启动平原地区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54%。
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这样一张“民生建设蓝图”——
在今后五年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中,北京将完成平原地区100万亩植树造林任务,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
交通拥堵得到有效治理,中心城区公交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
完成50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任务和100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看天供暖,百姓政府更贴心
2009年5月16日中午11时28分,设在市政府1号楼的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电话铃骤然响起。
这是一个不平静的周末,电话那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来一个意外的消息,地坛医院一例发热病人疑似甲型H1N1流感!
当时,一场肇始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流,正席卷全球。这是北京发现的第一例疑似病例。
12时21分,第一支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小分队到达地坛医院。不到一个小时,一份详细的患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回指挥部,其在京的行踪脉络基本摸清。
十几分钟后,多项指令从市政府指挥部迅速发出——
采样送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复核检测;迅速查找密切接触者;对患者的住地进行消毒;组织协和、北医三院、302医院等卫生部和本市甲流治疗专家组专家赶赴地坛医院为患者会诊;通过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找患者乘坐航班所有人员信息;通知机场协助追踪乘坐过的大巴车;追踪患者在发热后到北大医院就诊的过程……
14时15分,找到那位接送过患者的出租车司机,流调人员将其送往集中医学观察点。14时26分,机场大巴司机找到,进行居家隔离。一刻钟后,患者的母亲被送至医学观察点。16时30分,患者住所、乘坐过的C089航班飞机、出租车、机场大巴及出租车司机的住所完成消毒。全市社区开始向居民发放甲流宣传册。
23时,当卫生部向社会通报北京确诊一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消息时,北京已完成了接诊首例患者的所有工作。
在2003年春天那场令人猝不及防的非典遭遇战过去6年之后,这个城市再遇公共卫生危机。如此井然有序的协调保障、如此神速的反应,靠的不是运气,而是城市公共卫生保障系统质的飞跃,是城市应急反应能力的大幅提升。这也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大卫生理念,即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大区域理念,将预防的触角伸出去,及时报告各地各国疫情;大北京理念,整合北京地区医疗资源,形成联动机制,资源共享;大部门理念,卫生事业不仅是卫生系统一家的事,其发展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协作……具有北京特色的卫生管理新思路逐渐清晰。
而这,仅仅是城市应急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2009年的那个冬天,异常寒冷,而那个冬天,在北京人的记忆中又是那样温暖。
2009年11月1日凌晨,20年最早的一场大雪飘落京城,气温骤降,接近冰点,北京一夜入冬。12319城市管理服务热线供热求助铃声昼夜不断,求助电话骤增69%。很多老人孩子在家里披着大棉袄,被窝儿睡到半夜仍然冰凉。医院里感冒患者增多,刚刚得到控制的甲流疫情又开始蠢蠢欲动……
尽管是周日,早上8时许,市委、市政府的电话打到了市市政市容委:“全市提前供暖有没有困难?如果技术上没问题,资金困难不要考虑,马上供暖,能源成本政府买单!”
14时30分,各区县紧急部署供暖的临时会议刚散,市政府的“提前供暖令”就追了过来——“立即提前供暖,绝不能让市民因冻致病”。首都历史上第一份“应急提前供暖令”与下降的温度赛跑,迅速下达至各区县。
22时许,负责为潘家园地区供热的锅炉房内一片忙碌,工人们攀梯开阀、燃气排散、检查锅炉……一连串的紧张操作后,已是满头大汗的司炉工曹师傅启动点火程序。90秒后,炉膛内燃起熊熊烈火。
凌晨2时,潘家园39号楼的吴大爷拍醒老伴儿:“来暖气了!”“我说怎么这么暖和呢。”老两口赶紧撤下了临睡前特意压上的两床厚棉被。
温暖,顺着供热管线,提前15天送进千家万户。
不久,市政府正式下文,明确如遇连续低温或强降雪天气,本市最早将于11月1日供暖,最晚可在3月31日停暖,一个采暖季最长增加31天。
从延续了几十年的“到日子供暖”,到如今的“看天供暖”,百姓的心跟政府贴得更近了。
还是这个冬天,2010年1月4日清晨7时,被罕见大雪和低温“洗礼”过的城市道路泥泞湿滑。家长们着急了:“明儿是周一,车多,路滑,孩子上学很危险,能不能停课一天?”一天之内,市长热线接了200多个家长的询问电话。
孩子们的安全最重要!家长们的停课建议,催生了本市60年来发出的首道雪天“停课令”。
当“灵活应急保民生”成为制度被确立下来,这座城市,对突发事件的免疫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无论是疫情,还是极端天气,都不再可怕。
保障住房,给百姓家的感觉
夜幕降临,暑气开始消散。
在宋家庄林立的高层楼房中,一扇窗户透出柔和的橘色灯光。窗内,男主人李文良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活做晚饭。站在客厅,能看到开着门的主卧里摆放着双人床,旁边是女儿的房间。这是一个温馨的普通三口之家。
李文良曾经在陶然亭一间只有11平方米的房间打过15年地铺。
2007年9月28日,这个日子李文良永远记得。
那天,北京市住房基本保障试点配租配售摇号仪式首次举行,经过六轮摇号,陶然亭街道209户家庭获得房源。李文良是幸运者之一。
当时李文良夫妇带着女儿与父母一起挤住在仅40平方米的老旧楼房里。夫妻俩和女儿的卧室只有11平方米。
“从女儿出生,我已经15年没睡过床了,一直在打地铺。”李文良难掩心中喜悦,他选中的宋家庄经适房价格比附近商品房低60%。“房子大了,女儿有了自己的房间,我也能重新回床上睡觉了。”
外国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房子的渴求。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房子,就意味着家。
而土地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最稀缺的资源。二环告罄,三环排满,四环收官……和全国一样,北京的房价扶摇直上。
住有所居,民心所系。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困难,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为市民提供住房保障,提上市委、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2007年,北京率先将住房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随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住房、公租房管理办法相继修订出台。
经适房新政,抛弃了动辄上百平方米的大户型,90平方米三居、60平方米两居,让中低收入群体买得起。紧邻地铁、开通公交、水电气热全配齐、生活服务样样有,让买了房的市民住得起。个人申请、入户调查、三级审核、两级公示、摇号配售,严格把关让经适房走近真正有需要的市民。
此后五年,北京保障房建设进入史上最快发展阶段。550万平方米、800万平方米、850万平方米。2007年到2009年,24万套保障房源入市,为低收入市民“雪中送炭”。
2010年12月29日,常营丽景园小区廉租房住户郭春平家中来了一位特殊客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
郭春平和女儿租住的这套两居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户型规整、厨卫齐全。而且每月只需缴纳77元租金。她告诉总书记,过去一直没有固定的住处,现在才有了家的感觉,心里特别踏实。胡总书记鼓励郭春平正在上大学三年级的女儿用功学习,将来照顾好母亲。
2011年的最后一个月,《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及配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普惠的阳光洒向默默为首都发展服务的来京务工人员。
给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以扶助和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等级。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让市民生活在一个健康、幸福的状态之中。
五年间,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思路越来越清晰,步伐越来越坚定。
2009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实现医疗保障全人群覆盖。不仅本市职工、老人、孩子及劳动年龄内无业人员看病能报销,就连在本市工作的外埠城镇职工、农民工看病都有了保障。
2010年起,本市再度大幅提高职工和居民医保待遇,在职职工在大医院门诊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70%,而在社区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提高至90%。这一揽子惠民政策,意味着群众看病减负10亿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010年1月1日,北京正式实施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建立居家养老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人补助医疗制度,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养老券,城乡社区(村)建立养老餐桌……
本市共将12万户、23万人纳入城乡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政府每年发放低保金约6亿元,每年约有12万人享受超过低保标准的分类救助。
人,是一座城市的血肉和灵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中国古代民本观念的朴素表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这是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坚定追求。
清晨,地铁站口,明媚的阳光洒在一群年轻上班族的脸上。他们朝气蓬勃,步履匆匆。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五年,他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