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称,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即完成了62%的复兴任务。“62%”一度成为调侃用词,甚至有人质疑杨宜勇从中获利。(8月6日第一财经日报)
从事“民族复兴指数”研究,有人质疑杨宜勇是否从中获利,这当然只是一种无根据的猜想而已。杨宜勇表示,他和同事花一个月时间完成这份新的报告,没花国家一分钱,纯属“业余爱好”。笔者宁愿相信这表白是真实的。问题是为什么有人怀疑杨宜勇从中获利了呢?无非是杨宜勇的研究结论没有得到认同,甚至和人们的感觉相去甚远。“62%”一度成为调侃用词,也是同样的表示,对“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这个研究的结论不认同。
人们的质疑之一是,“民族复兴”概念能不能量化?笔者认为,是可以量化的。量化不代表精确、精准,但是量化的定量研究,比非量化的定性研究,更有说服力,更能减少意见分歧,更能求同存异以便达成相对意义上的“共识”。在笔者看来,关注结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指数为0.6274”,不如关注其《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质疑研究的结果,不如质疑研究的方法和依据。方法和依据比结论更重要。如果对方法和依据没有太大分歧,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不信也没有办法。
杨宜勇最好的选择是。全部公开《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全部公开自己的资料及其来源,全部公开自己的权重规定和计算方法。总之,既然公开自己的研究结论,不妨也公开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和资料依据。对此,专家的意见和大众的意见会有分歧,专家之间、大众之间也会有意见分歧。然而分歧的各方必须说出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不信”了之。作为研究者,如同执政者和立法者,也要相信大众的智慧,相信大众的判断力,广泛听取民间意见,可能对自己的研究大有裨益。
杨宜勇说,2007年曾有一份以2005年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报告,说“民族复兴指数”达到46%,将此数字向高层汇报时,得到的反馈是“低了”,今年尚未向高层汇报,目前也没收到官方层面的反馈。可见杨宜勇很重视高层对其研究结果是否认同,而忽略了大众的感觉。其实,高层的感觉难免带有功利性。“民族复兴指数”越高,高层的成就感也越高,所以高层自然喜欢“民族复兴指数”比较高的研究结果。因此,2012年的这份以2010年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报告,说“民族复兴指数”达到62%,研究者估计高层可能会满意一些了,可是大众不买账。
民族复兴是艰苦卓绝的百年大计,是整个民族同心同德长期奋斗的结果。在5年内,“民族复兴指数”能提高16%,几乎是天方夜谭。结论不可信,必然是指标体系和研究方法有问题。“民族复兴指数”研究,应当是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的学问,是独立的思想者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如果研究者仰望高层表态,看权力者的脸色,势必要对研究的客观性、独立性打折,如此研究结论的价值也必然打折。其实“民族复兴”依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人们更感兴趣的可能是未复兴的38%涵盖了哪些内容,是否包括了人们正在焦虑万般的事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