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23日电 继上海之后,世界最大直径的水底公路隧道在浙江钱塘江贯通。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建设的浙江省首条高速公路隧道——杭州钱江隧道双线贯通,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届时上海至萧山的行程将缩短三分之一,从上海去钱塘江观大潮更为便捷。
日前,由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投资36亿元,以BOT模式(建设-运营-转移)承建的浙江省首条高速公路隧道——杭州钱江隧道双线贯通,直径达15.43米的超大型盾构缓缓进入28米深的工作井,萧山至海宁的最快捷通道在钱塘江汹涌的潮汐下
上海至萧山行程大幅缩短从海宁过钱江仅需5分钟
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沿线经过嘉兴市、杭州市和绍兴市,是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中“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高速公路主骨架的“一通道”,是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中“七纵之一”江苏盐城至绍兴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而钱江隧道是钱江通道及接线工程项目的控制性工程、关键性工程。隧道工程全长4.45公里,设双向六车道,南连杭州萧山、北接嘉兴海宁,向北延伸与沪杭高速相通、向南延伸与杭甬高速连接,是杭州、萧山、绍兴地区接轨上海市,促进杭州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之间联系的最快捷通道,对加快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加强钱塘江南北两岸各重要城市的相互联系和经济往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钱江隧道及接线工程建成后,钱江两岸三市(杭州、嘉兴、绍兴)的距离将大大缩短。车辆从萧山出发,最快只需5分钟便可到达对岸的海宁,车程时间将大大缩短40分钟。同时,上海至萧山的行车路线也将因钱江隧道而发生极大变化,车辆将可直接从沪杭高速转入钱江通道,无须再走钱江二桥或者钱江六桥,上海与萧山间的行车距离将缩短70公里。
创新隧道科技齐亮相人性化设施与国际接轨
作为长三角核心地区最为重要的在建交通工程之一,钱江隧道规模之大、涉及领域之多、综合性之强在浙江交通史上可谓史无前例。虽然在钱塘江建设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尚属首次,但钱塘江流域的地质条件和长江、黄浦江有很大的相似性,使在上海已有近半个世纪隧道施工经验的隧道股份建设者“倍感亲切”。
不过,钱塘江的水文条件仍有其特殊性,相比长江与黄浦江,钱塘江具有高承压水性、高盐度性、潮汐现象明显等特点。为确保钱江隧道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在“科技先行”的原则下,把大隧道的建设经验带出上海,使各类创新技术在钱塘江底缤纷亮相,为建好钱塘江底最大隧道奠定坚实基础。
“在钱江隧道建设过程中,我们投入了大量科研力量,对钱塘江涌潮造成的水土压力变化及隧道隔振措施等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确保隧道在建成运营后能够安全、高质量地提供交通服务。”钱江隧道项目经理章仁财表示,这些技术即使在国际上也是极为先进超前的。
钱江隧道建设者在安全、人性化设施上也考虑得极为周到。由于隧道全长4.45公里,且属高速公路隧道,提升隧道内部的行车安全系数是建设者亟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为防止司机在驾驶车辆时产生视觉疲劳,钱江隧道内部每隔一段距离便会用瓷砖贴出一个大大的“↓”符号,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因隧道环境单调而产生的驾驶疲劳感。“↓”符号的下方则是隧道逃生通道,一旦发生意外,司机可打开逃生门进入隧道底层,这样的逃生门每隔80米设置一个。此类精心建设的消防设施在其他隧道中是极少见到的。
此外,钱江隧道或许也是全国最节能环保的越江隧道。2009年,隧道建设者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交通运输部申报了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并在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立项,成为国家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半导体照明产品应用示范工程,也是入围的重大项目中唯一一条超长、超大高速公路越江隧道工程。根据预期,相比普通荧光灯系统,隧道专用LED灯每年可节电247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近2500吨。科技上的“小亮点”,折射出的是建设者在隧道设计施工理念上的“大转换”。
上海企业投建浙江隧道项目“沪籍”优质市政力量将走向全国
其实,上海市政企业通过投资建设的方式将市政工程技术“带出”上海已非首次。早在2002年,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就采用BOT模式(建设-运营-转移)在浙江宁波投资建设了中国首条沉管法隧道——宁波常洪隧道。此后,以上海城建隧道股份为代表的“沪籍”市政企业大军纷纷将目光转向全国市场,尝试在上海以外的地区打下一片新天地。目前,隧道股份在全国已有超过59个在建市政项目,市外工程项目占比67%。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上海的市政建设水平也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钱江隧道作为上海市政企业“走出去”的经典案例,是上海企业以资本、技术输出方式促进浙江经济发展,参与长三角地区建设的力作,向浙江人民展示了上海企业的高超建设能力。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上海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理念和资金优势,奖沪上优质的市政力量推向全国,无疑将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开发与建设产生极大促进作用。
上海市政企业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在全国市场展开竞争,不但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和经营成长,也为全国人民带来了福祉。在上海市政工程总量日益减少的当下,“沪籍”市政力量走向全国将成为必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