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西篇】桂企“走出去”书写丝路新篇章
2017年05月04日 20:34:05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搭平台设跳板 建园区造港口 桂企“走出去”书写丝路新篇章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周红梅

  阅读提示

  今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广西近年来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份答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其中,广西“走出去”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广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军,书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

  牵手“一带一路” 桂企海外展雄风

  近日,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文莱达鲁萨兰资产管理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正式接管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的运营。这是北部湾港务集团继2014年入股马来西亚关丹港之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的又一成果,这也标志着“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的旗舰项目顺利落地。

  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共同运营集装箱码头,入股马来西亚关丹港,接管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还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港口管理和运营水平,取得良好效果。“beibu已成为摩拉港当地人口语,在当地已取得很好口碑。”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董事长周小溪说。

  不仅如此,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北部湾港务集团完成关丹港40%股权收购,开通了钦州港至关丹港的直航航线,带动关丹港实现吞吐量及营业收入翻番。

  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的成功“走出去”,是广西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的一个样板。据统计,2016年,广西备案或核准境外投资企业66家(含机构和增资),协议投资总额16.33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1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实际对外投资完成8.95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其中,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占65%以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54%以上。目前,广西企业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投资。

  近期中国-老挝铁路、中泰铁路相继启动,成批量的柳工设备均在启动仪式现场高调亮相,乘着建设“一带一路”的东风,广西柳工集团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柳工集团目前已在135个国家拥有400多家海外经销商,10个海外子公司,7个海外配件中心,两家海外制造工厂。”柳工集团董事长曾光安说,从南美的亚马逊河到北美的油气田,从非洲腹地到北欧的森林,从中东的沙漠到西伯利亚的旷野,都有勤劳的柳工人的身影。

  除了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广西民营企业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成为“走出去”的中坚力量。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调查显示,广西民企在亚洲、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均有投资,遍及4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数占比达83.6%。

  有关专家指出,广西“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正不断增强,从原来单纯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投资、合资、跨国并购、对外承包工程、组成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投资领域也拓展到金融、港口运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境外建园区 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计划于今年8月投产的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制造基地,前期基建项目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一大批广西企业就已漂洋过海跟随而至。

  近期,上汽通用五菱年产15万辆整车能力的印尼制造基地,吸引了包括广西汽车集团、柳州双英股份、柳州双飞汽配、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广西汽配企业入驻,带动效应日益显现。

  近年来,广西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以东盟和非洲市场为重点,借助中马“两国双园”、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等多种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企业“走出去”步伐蹄疾步稳,实现了广西汽车、工程机械、钢材、有色金属、陶瓷、食品等一批优势产能输出,农业、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和对外承包工程“五位一体”走出去格局基本形成。

  处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马中关丹产业园和中马钦州产业园“两国双园”合作,一开始就以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为己任,开辟了新时期国际经贸合作的新模式。目前,马中关丹产业园的350万吨钢铁项目已被列入我国国际产能合作重点项目库,是少数几个列入该项目库的地方项目;广西铝加工、陶瓷等优势产能项目也纷纷“借船出海”,抢驻关丹园区。

  加快布局境外经贸园区和重点项目,为企业“走出去”构筑平台和跳板,是我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我区大力开展境外园区提升行动,由广西农垦集团承建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正式纳入国家级境外合作区行列,享受国家级境外合作区资金政策支持。在广西农垦集团多年海外深耕市场的努力下,如今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成为中国与印尼的矿业合作、制造业合作的典范。此外,广西承建的两个国家级对外援助中心——中国-埃塞俄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中·柬农业促进中心推进顺利,构筑起广西企业参与农业国际合作的窗口与平台。

  与此同时,广西省级境外园区建设实现重点突破,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制造基地、中国-东盟跨境物流园区、荣冠毛里塔尼亚渔业基地等拟建省级境外园区布局基本形成,今年将有望完成2-3个省级境外园区挂牌。

  自治区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深入实施境外园区升级行动,对自治区级境外园区类企业给予资金政策上的倾斜,同时支持广西农垦、广西北港集团、广西柳工等企业的境外园区转型升级,新建一批园区。”

  防风险促融通 护航企业“走出去”

  4月19日,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总体要求,更好服务“走出去”企业,自治区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对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新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开展专项走访及服务。

  走访中,税务部门认真听取了企业在喀麦隆、加纳、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及承包工程的具体情况,了解企业“走出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解答了企业在境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跨境劳务处理、所在国税收优惠、境外税收抵免等相关涉税问题。

  完善政府与企业沟通机制,加强走出去企业涉税风险提醒,建设海外风险保障平台……近两年来,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发力,为企业“走出去”铺路搭桥,特别是在增强信息共享、项目推介、风险防范以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形成服务合力,帮助企业提升海外竞争优势。

  当前,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发改委、中国信保南宁营管部四部门联合共建广西“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其核心是为广西“走出去”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提供风险管理、融资增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服务,引导企业利用政策性保险工具,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国际化经营能力。

  自治区商务厅合作处负责人介绍,“在风险保障平台的基础上,我们大力推动‘先投保+后贷款’以及成立担保平台进行担保的融资模式,为境外园区建设及入园项目建设做好融资服务工作。”据悉,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自治区政府新增3000万元海外风险保障资金,专项用于海外项目投保的保费补助及平台建设,助力桂企“走出去”。

  “走出去”还需扶上马送一程

  兆 扬

  抓住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近年来广西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步伐越迈越大,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势头喜人。但随着“走出去”企业的增多,一些困难与问题也愈加凸显出来,成为企业跨出国门的“拦路虎”。

  政策信息沟通渠道不畅,是“走出去”企业感觉到的普遍“痛点”。企业要走出去投资,缺乏对相关国的权威有效信息获取渠道,导致企业不敢“走出去”,或者产生对外投资预期偏差。因此,亟需由政府主导建立“走出去”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对重点投资地区产业政策、税收优惠、风险研判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强化对信息的综合分析与运用,提升对“走出去”企业的服务能力。

  企业“走出去”遇到的一大障碍是融资与信用担保问题。由于广西“走出去”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总体上仍然较弱,对外投资项目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加之中国本土银行在全球的网络尚未形成,导致企业在境外融资较为困难。为此,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发展“政银保”融资平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本重点向“走出去”企业倾斜,同时强化对企业风险防控的指导。

  一些企业国际经营经验不足,国际化人才缺乏,存在管理上“水土不服”、对市场反应滞后等现象;有的企业对政治和政策风险防范措施欠缺,抗风险能力薄弱;品牌国际化程度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都绑住了了企业“走出去”的脚步。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海外风险防控、市场开拓、信息渠道畅通、资金保障等方面多管齐下,为企业“走出去”扶上马送一程。

标签:治国理政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