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刘守仁:献身边疆60年 一生只为“一只羊”
2017年06月23日 20:11:01 来源:央视网

  在世界育种届,培养一个新品种要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新疆,有一位仅用了10年的时间便育成优良细毛羊品种的人。不仅打破了百年的神话,而且结束了我国没有细毛羊的历史。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刘守仁。

  刘守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军垦细毛羊之父”。

  富家子弟到边疆 繁育国产细毛羊

  刘守仁出生在苏州一个富裕的家庭,江南水乡,风光旖旎,这一切都没能把他留在家乡。1955年秋,刘守仁从南京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和同学们都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报效祖国的理想,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一个寒冷刺骨的冬天,一辆进山拉木头的嘎斯车,把他搁在新疆“紫泥泉种羊场”。从此,刘守仁的命运就和这里连在了一起。紫泥泉种羊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石河子市紫泥泉镇。名叫“种羊场”,其实并无“种羊”。牧工们放养的多是属于粗毛羊的土羊。

  当时国家急需细毛羊,用其细毛作纺织毛料,但国内没有培育出来,只能依赖国外进口。“国家急需好羊毛,哪能等上100年!”身为畜牧技术员的刘守仁下定决心,要让全国人民穿上国产原料制成的毛料衣服。在种羊场的一间土屋里,他开始实验,要把从苏联引进的阿勒泰细毛羊羊皮,“披”土种羊身上。

  献身边疆一甲子 换得土羊变金羊

  为了尽快掌握细毛羊的繁育技术,刘守仁把家搬到了草原深处,长期住在帐篷里。他跑遍方圆百里的大草原,与哈萨克牧工同吃同睡,白天是牧羊人,夜晚钻在地窝子里整理资料。他始终牢记大学期间一位老师的话:“有一天你发觉动物的粪便是香甜的,你才算是学到真技术。”

  “没有实验室,墨水瓶当试管,铁皮、竹片当试验工具,放大镜当显微镜,镊子当计数器”,“瞪大眼睛数一平方厘米有多少羊毛,一数就是三四个小时,双眼酸痛直流泪”。沐浴着日落日出,刘守仁在早出晚归中一干就是60年,先后培育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两个新品种、9个新品系。刘守仁创立的“血亲级进育种法”“品种品系齐育并进法”“三级繁育体系的创建”等理论,加速了科研和育种周期,为我国细毛羊种质资源做出重大贡献。

  老骥伏枥 志在多胎基因新品系

  2008年8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科学院实验大院里,出生了两只活泼可爱的小黑羊羔,这是全国首例带有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的转基因克隆羊。从人的肝脏寻求治疗严重肝病的有效物质,一直是人们的梦想,两只黑羊羔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虽已80多岁高龄,但刘守仁还在加紧研究新的育种规划,计划在不长时间内运用良种杂交、胚胎移植、基因定位等高新科技手段,培育超细、肉用、多胎等更具市场效益的绵羊新品系。

  “从21岁到80多岁,都在和细毛羊打交道。闻惯了羊圈味儿,听惯了羊叫声,几天不去看看我的羊,心里就‘痒痒’。”“我们正在用新技术培育一个新品系,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新疆白’!”提起研究生涯的最后一个冲刺目标,刘守仁底气十足。 (资料来源:科技部)

标签: 责任编辑:吴盈秋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