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长兴浙二共推三级“医联体”:家门口,就是大医院
2017年09月12日 16:30:55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方序 张啸松 汪亚杰

  浙江在线9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通讯员 方序 张啸松 汪亚杰 )“小病跑湖州,大病去沪杭。”这曾是长兴县医疗服务中遇到的“尴尬”。

  可短短两年来,借着全省“双下沉、两提升”的东风,这个浙北县城不仅与省城三甲医院逐步融合,实现病人“回流”,还将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至更基层,走出一条“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合作共赢”的“长兴模式”。“长兴模式”不仅赢得当地、周边地区百姓点赞,也将“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予以激励支持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纳入囊中,成为综合医改的浙江乃至全国典范。

  长兴,是如何向着区域医疗高地迈进的?又怎样打通医疗服务链,实现凤凰涅槃?

  打破制度藩篱 启动系统医改

  8月30日,一场挂牌仪式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征程”。

  “浙医二院长兴分院”正式挂牌为“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一字之别,意味着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从下沉帮扶转向人财物逐步融合的“医联体”模式。

  “下一步双方将推动县级医院服务水平提升,共同将长兴县人民医院打造成浙北医学高地;同时,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继续下沉至乡镇、社区,构建省、县、乡三级纵向联动的‘医联体’。”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

  其实,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合作,在一开始就有着浓厚的“改革基因”。2015年11月,在省卫计委的牵头下,长兴县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浙医二院长兴分院”。

  以“双下沉、两提升”为契机,长兴县人民医院开启了从医院管理、药品采购、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等系统的改革尝试。

  人权、财权,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浙医二院在全省10多家“下沉”院当中,对长兴分院采取特殊的“直管”模式,由院长王建安担任“下沉”分院院长。同时,派驻院长助理徐翔担任分院执行院长,并兼任法人代表,确保“双下沉、两提升”高效推进。

  改革的关键是建立权责清晰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长兴县政府和浙医二院之间就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给医院管理者足够的自主权,才能将省级三甲医院的先进管理理念带进来,推动人财物深度融合,突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制度屏障。这一点,县委、县政府与浙医二院不谋而合。”长兴县委书记周卫兵说。

  徐翔初到长兴时,先做了两个月的院内调研。“医院技术力量不足、发展乏力,员工积极性不高,对院内改革,观望者远比支持者多。”徐翔说。

  调研后,在浙医二院领导和长兴县委、县政府的双重支持下,徐翔明确了“建立安全、高效、人文、和谐的高品质医院”的目标,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

  推进人事制度革新,建立“能者上”的良性机制。同时,院长年薪制、中层年薪制、绩效考核制、全员聘任制、编制备案制、职业年金制、工资总额制、首席医生制、财务监督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建立专家工作站。依托浙医二院医疗资源,长兴分院迎来了浙医二院心内科等12个临床科室的教授级专家开设工作站。

  2016年,挂牌周年之际,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政府再次签订深化医疗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明确每周下沉专家不少于30名,并着手在组织框架、管理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深层次问题上,探索建立更加符合分级诊疗要求的医疗联合体。

  长兴县人民医院的改革大幕徐徐拉开,推动着省、县、乡(社区)医疗资源的上下联动,真正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名医”。

  长效化造血机制 盘活基层医疗资源

  “家门口就能看省城专家,我这心里甭提多踏实了!”

  在长兴县人民医院名医馆内,退休教师宋女士再次见到了浙医二院“下沉”长兴的内分泌专家王永健。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两年前身体出现不适,整个人消瘦了一大圈,去湖州、杭州大医院跑了好多次,病情虽好转,可着实折腾。“现在好了,我稍有不适直接就来县医院找王医生。”

  85岁的赵大爷有着与宋女士相同的感受。赵大爷受心绞痛困扰两年多,他和子女都没想到,不出长兴就能请到浙医二院心内科副主任孙勇主刀,做了对技术、设备要求极高的“冠状动脉造影术”。

  在全省“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推进中,许多省级医院采取集中式下派专家的方式,专家长期驻扎基层,时间为半年或一年,结束后再派另一批专家。“集中式下派,在短时间内可快速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却形成不了长效机制。”对如何让专家不仅“沉得下来”,更“待得长久”,王建安有着深刻的思考。

  经双方医院分析论证后决定,杭州专家每周或者每半个月固定一天来长兴,上午门诊,中午查房,下午讲课或指导手术。“这样,杭州的专家既不会影响本院工作,又常态化的满足基层患者看名医的诉求,且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徐翔介绍。

  此外,利用浙医二院专家下沉的契机,长兴县人民医院还遴选了70多名临床业务骨干一对一“拜师”,同时先后送21名骨干医生和23名护士长前往浙医二院进修,促进了本土医护人员的成长成才和医技水平的快速提升。

  一系列举措,让前来调研的王建安夸赞:“长兴县人民医院的发展基于浙医二院,但已经不囿于浙医二院了,他们的一些做法值得总部来学习。”

  撬动行政“壁垒” 省县乡(社区)互通共生

  “没想到镇里的医疗条件也这么好!”

  家住长兴县林城镇大云寺社区的高奶奶,在8月份因患肠癌在湖州做了肿瘤切除术,没想到刚回家没几天就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家人就近把她送进了林城镇卫生院,住了7天后,原本对这里的医疗条件有所“质疑”的高奶奶,改变了看法。

  原来,林城镇卫生院已被长兴县人民医院托管,在去年底正式挂牌为“浙医二院长兴分院林城分中心”。浙医二院与长兴县人民医院“联姻”后,又按照“县乡一体化、下沉再下沉”的思路,将托管的县人民医院先后和水口、小浦、林城等乡镇卫生院签订分院合作协议,并与城市社区中心、煤山等6家乡镇卫生院建立了协作关系,逐步建立起县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卫生院的“医共体”模式。至此,一个贯通省、县、乡及社区的上下联动、分级诊疗、合作共赢的“长兴模式”形成。

  县域智慧医疗平台搭建,让“长兴模式”走得更加顺畅。一方面,长兴县人民医院配合长兴县卫计局建立了临床检验、影像诊断和心电诊断三大中心,通过实时、高效的信息互通,为百姓提供精准、便利的服务;另一方面,长兴县人民医院加盟浙二国际网络医学中心,使得长兴市民不出县城便可获得国内乃至国外专家实时诊疗。

  同时,与分级诊疗相配套的转诊和远程会诊流程也逐步确立,双向转诊办公室和慢病分级诊疗服务小组应运而生。利用这些架构,长兴县不管是基层签约医生还是县级医院医生,只需点点鼠标即可实现上下转诊。长兴县还全方位建立起“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2016年,长兴县人民医院三、四类手术分别达到2903例和1311例,同比分别增长35.02%和46.81%。2016年,浙医二院专家在长兴累计坐诊1709人次(平均每周坐诊32人次),累计接诊病人20560人次(其中义诊4511人次),教育查房825人次,手术588台次。

  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经第三方调查,去年长兴县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从86.4%提升至93.8%,长兴患者县域内住院就诊比例同比上升了9.49个百分点,住院病人回流达9400人次。按照住院均次费用县域内外差额6500元计算,还为地方医保节省开支3800万元。

  这些,都是无言的点赞,无不证明着长兴县医改“惠民、为民”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在长兴老百姓心里,家门口的“大医院”时代,已经来了。

标签:长兴县;制度;下沉;医疗;诊疗;分级 责任编辑:金英磊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