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践行“习总书记一句话”,这四大篇章告诉你温州如何书写新样本
2017年09月26日 11:30:19 来源:温州新闻客户端

  温州,中国改革开放的发祥地。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期间,共23次来温州考察调研,指导温州改革发展。

  一字一句是珠玑,一步一履总关情。

  温州不会忘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温州实践的精辟论断:“温州的实践是浙江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正确,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

  温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州的殷殷嘱托:“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这是对温州的巨大鼓舞,是温州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

  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温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实践和实绩书写出新时期温州在改革、开放、诚信、文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取得的新答卷!

  第一章:续写改革创新史

  “我对温州有一个很大的希望,就是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习近平

  “温州人向来都有一种敢为天下先、敢吃天下苦、敢闯天下难的创业精神。这是温州的金字招牌,也是浙江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

  2002年12月23日,习近平同志来温州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温州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叮嘱温州要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

  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温州一刻都没有放慢改革的步伐——

  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社会办医综合改革、国家海域综合管理创新试点……放眼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盘”,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攻坚行动,温州已经锚定新方位,全面构筑改革“四梁八柱”,致力于再造发展新优势,写好新的创新史。

  尤其是这几年,温州持续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先后承担了53个国家级和省部级改革试点。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大胆先试先行——

  始于2012年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经过整整5年的摸索,其阶段性成效的红利正逐步释放:大胆试水金融服务新模式、企业融资难的温州“新解法”、民间融资规范化和阳光化……金融风波风险先发变成了金融改革率先突围。如今,以推进企业上市为重点的新一轮金融改革已经吹响号角,温州正以“企业上市十条”等改革之举,加速做实做强实体经济。聚焦发展环境,奋力再造新优势——

  率先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加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形象;率先推进水岸同建,一块块城市疮疤转变为亮点区块……今天的温州版图上,“两线三片”五张亮丽城市名片形象初展,瓯江口、浙南两大省级产业集聚区成为开发热土,新的动能加快形成。与此同时,新一轮效能革命向着营商环境“短板”开足火力,政府自身改革不断加速,全市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干事创业热潮。

  当下的温州扎实推进改革开放攻坚行动,深化市区两级管理体制、城市经营体制、国有企业监管和招投标制度等领域改革,并落实项目中心制、县(市、区)和功能区核心制、指挥部攻坚制、专项考核导向制等四大机制,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来凝聚共同意志、形成更强合力、实现发展提速提效。将视角放大到温州改革的全景图——

  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温州率全省之先实施政务服务网“四个一”创新工程,群众和企业对改革成效满意率达86.6%;借全国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东风,近60亿元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北大”“北外”等一批知名教育品牌相继进驻,孩子入学有了更多选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唤醒宅基地、农房、土地经营权等农村沉睡的资本,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农房抵押以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文化体制改革催生温州城市书房和图书馆理事会两张金名片,也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丰硕的文化改革成果……不难发现,寻求最大“公约数”,正是温州全面深化改革的清晰逻辑。而这背后,是一种刚柔并济、冷暖相生的民生情怀。

  第二章:“世界的温州”

  “我希望温州要总结经验,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但成为‘本土的温州’、‘全国的温州’,更要发展成为‘世界的温州’。”

  ——习近平

  2010年3月20日下午,率团对欧洲四国进行友好访问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首站抵达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席中俄经贸合作区建设座谈会,在听取时任温州市政府领导有关温州境外经贸合作与“走出去”的工作汇报后,勉励温州在“走出去”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

  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近年来,温州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运用民营经济的独特优势,创新开放机制,携手抱团“走出去”,开拓对外发展的新空间。

  如今,已有68.8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其中38万人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演绎创业创新的“温州故事”。

  “一带一路”打开了筑造中国梦的海陆新空间,也让一向敢闯天下、善闯天下的温州人看到了新机遇。走南闯北30多年编织而成的世界温州人网络,迈开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寻求发展的新天地。

  聚焦“一带一路”,温州率先建设境外园区,“一带一路”沿线建成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境外经贸合作区、越南龙江工业园区、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等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以及塞尔维亚贝尔麦克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境外园区最多的地级市。4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面积近10平方公里,入驻中国企业228家,年产值约22亿美元,带动出口8.8亿美元。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境外经贸合作区,多年来其销售额一直稳居俄罗斯远东地区首位。

  聚焦“一带一路”,温州潜心布局营销网络,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在“一带一路”上实施境外营销网络推进计划,先后在俄罗斯、阿联酋等地设立18个境外商品城,建成境外营销机构261家,构建起联通“一带一路”的境外营销网络。

  聚焦“一带一路”,温州开足马力自我推介,今年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节点城市布局11个市级重点展会,将电气、鞋服、汽摩配、泵阀等温州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推介到沿线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的国际皮革鞋类展、土耳其的国际皮革鞋材机械设备展览会、伊朗的德黑兰国际鞋类箱包皮革制品展等。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温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为218.37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出口193.53亿元,同比增长14.9%;进口24.84亿元,同比增长66.1%。

  聚焦“一带一路”,温州多方畅通联络渠道,135个温籍侨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立,打造起联系海内外朋友的纽带、促进合作发展的桥梁;沿线温籍侨胞发挥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脉优势,多渠道引导人才回归、资金回归、贸易回归。

  第三章:让诚信立本

  “要继续抓好‘信用温州’建设,建立和推行现代商业信用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全力塑造好温州的城市形象、政府服务和温州人品牌。”

  ——习近平

  诚信是做人之本,也是温州人的立业之基。

  习近平同志对“信用温州”建设提出的要求,温州人一直牢记在心。特别是近几年来,温州加速构建自己的诚信坐标,赋予诚信更加现代化、更加饱满的内涵成为题中要义。

  一场对诚信的拷问,温州经受住了考验。

  一场民间借贷风波,严重影响到温州乃至温州人的信用形象。

  面对危机,温州拿出化险为夷的胆魄与谋略,发出“重拾诚信”动员令——

  2012年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确定了温州金改12项重大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使命,就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重建信用工程。

  温州,由此拉开现代信用制度建设的序幕。

  ——率全国之先,建成民间金融组织非现场监管系统,初步实现了对民间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的非现场监测,为扩大监管覆盖面、提升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率全国之先,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方式融资业务,盘活农民闲置、沉睡资产,累计激活农村资产10亿余元,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率全省之先,推出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测算、核定各大银行对企业的授信总额及企业的对外担保总额,有效遏制过度授信、多头授信导致的贷款超发、滥发等现象。

  2015年以来,温州全市新增企业债核准180.8亿元,核准数量、核准规模均居浙江省首位;同时作为唯一地级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城市停车场专项债券试点创新城市。

  近年来,温州还出台《温州市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办法》《温州市失信黑名单管理办法》《温州市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政策举措,开展“百佳诚信企业”评选等活动,建设企业和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以及温州信用网,搭建“五位一体”信用大平台……全面发力,“信用温州”建设的步伐越迈越紧,越来越有力。

  第四章:文化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习近平《之江新语》

  “《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

  ——习近平

  今年6月7日,在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为中哈关系插上梦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文中以《温州一家人》为例,谈中哈人文交流。

  《温州一家人》自2012年在央视一套热播后,先后在韩国、哈萨克斯坦、法国等国家或地区上映。目前,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已获得《温州一家人》播映权,《温州两家人》在凤凰卫视覆盖的某些海外地区、海外有关新媒体视频网站播出,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了温州“好声音”、中国好声音。

  去年,这部作品的普通话版和温州方言版还被制作成光盘,赠送给每一位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的来自全球各地的温州人。不少海外温州人将这部电视剧光盘作为自己的“金名片”赠送给外国友人。

  这是温州对外文化传播交流中的浓厚一笔,也是温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发展所结出的一个硕果。

  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作出“文化立市”“文化强市”等一系列工作部署,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温州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

  市图书馆首开国内向社会公开招募理事的做法,被文化部确定为全国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单位;

非遗.jpg

  浙江省面积最大、藏品最多的非遗馆——温州非遗馆正式开馆;

  浙江创意园获批为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温州各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文化中心“三馆一中心”全部建成。 “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30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实现乡镇(街道)和社区文化中心全覆盖。“城市书网”现代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入选文化部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全市每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853平方米,跃升为全省第二。创成全国文化先进县(市)3个,浙江省文化先进县7个,省级文化强镇1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75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指标全省排名第五位。在201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文化发展指数”排行榜上,温州在全国288个城市中排名第15位。

  一个个创新之举,一连串充满力量的数字,书写着温州文化建设的崭新答卷。


标签: 责任编辑:冯一伦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