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俏婧)在浙江这片热土上,“创新创业”早已成为热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更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2015年5月,国家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号角吹响,浙江省教育厅出台意见,推进高校建设创业学院,使创业学院成为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01所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
浙江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起步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创新创业培训、建立校内大学生创业园、支持大学生电子商务产业等,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骨干人才。根据省教育评估院的跟踪调查,我省高校2011—2015届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创业率,分别为3.8%、4.42%、4.63%和5.02%、4.82%,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涌现诸多大学生创业典型。浙江省各高校通过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搭建创业平台,推出创新创业课程,引进创业导师等举措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为浙江经济发展孕育新动力。
厚植创业土壤
免除学生后顾之忧
为让大学生创业者免除后顾之忧,我省各高校普遍建立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据统计,我省88.7%的高校建立了学分转换制度、77.5%的高校建立了弹性学制、85.9%的高校建立了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制度,大多数高校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学生经批准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学生可根据需要与学校协商确定休学年限,办理相关休学手续。
小程是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中的一员。翻开小程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必修课有哪几门、选修了哪几门等内容都记录在册,“个性化培养方案是根据学生本专业和创业学院相关课程的关联性、互补性共同制定的。”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俞荣建说,学校创业学院依托章乃器学院组建而成,“章乃器学院培养的都是拔尖创新人才和优秀创业人才,这些选拔出来的创业学子们,是他们本专业、章乃器学院、创业学院三方的‘宠儿’。”
浙江工商大学创业学院成立于2014年5月,统筹全校的创业教学、创业实践和创业教学研究工作。该校从16个学院选拔学生进入创业学院,接受专业的创新创业指导。据介绍,学校的创业实验班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课程总学分包括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含毕业实习)、创业教育模块3部分。创业学院学员比如小程,只需取得他原所属的金融专业普通共同课、通识课及部分专业课等约130个学分,其余约30个学分可用创业课程学分和创业实践学分替换,就可以获得学校要求的160个学分顺利毕业。“这样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创业知识的储备和技能的培养。”俞荣建说。
不仅培养方案“私人定制”,该学校创业实验班课程与学生本专业课程相同或相近的可以互认;学生的实践活动与本专业的实践学分可以互认;学生的创业总结、创业大赛获奖作品经审核后可以作为毕业论文参与答辩。这样就能让创业学院的学生视创业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安排学业,甚至提前毕业。
“不光是创业实验班里创业忙,整个校园里都弥漫着浓浓的创业氛围。”俞荣建说,该校还依托创业学院平台,面向全校学生推出“创业管理”微专业。与传统专业不同,微专业共8个学分,将采取慕课(MOOC)教学的方式,不设学时限制。学生获得全部学分,创业学院将授予其“浙江工商大学创业管理”微证书。“创业能力、创新思维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学校通过打造‘创业管理’微专业,希望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参与学习,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凝聚创业力量
打造校园“众创空间”
“学科竞赛可以培养参赛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他们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主任钱胜说。杭电浓厚的学科竞赛氛围,在带动竞赛成绩的同时,也促进了创业力量的发展。前不久,在浙江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得金奖的“智飞科技”团队负责人赵星伦就是在参加了该校智能车竞赛的集训以及电子设计的比赛之后,技术上得到了锻炼,有了将创意变成实际的能力。创业梦想的种子,也逐渐获得了培育。
杭电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据介绍,学校近年分三期共投入580万元用于大学生学科竞赛及创新基地的建设,建立了电子设计、智能汽车、数学建模、ACM、艺术类等竞赛基地,共有场地1800平方米,每年投入经费及奖励500万元。在此基础上学校今明两年还将投入200万元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实验室。基地设立飞行器、智能车、互联网+、机器人、电子系统设计等五个学生创新实验室,以“大学生科技竞赛” 以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浙江省大学生新苗科技计划”等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依托学校电子信息特色,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创新,带动基于创新的创业活动,从而以竞赛衍生众创空间。
钱胜介绍说,针对学科竞赛,学院专门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系统化全方位指导。同时,学校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等级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认可,平均学分绩点提升,以及物质奖励等政策鼓励。在学校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杭电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高涨。
激发创业动力
搭建“马云式”培育平台
“杭职院可能没有‘马云式’人物,但必须要有培育‘马云式’人物的平台。”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这样认为。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以此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
2007年底,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拿出三栋教学楼,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了高职学生创业园,从此学生可以在校内真实注册公司进行创业。
学校给出的政策是,大二以上的或者毕业5年以内的学生,都可向学校提出申请。经专门的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创业项目即可入驻园区。
与许多高校创业园不同的是,这个创业园是“真枪实弹”的——学校将土地性质由教育用地改为综合用地,在杭州尚属首次。这一创举,使创业园内所有经过合法工商注册的公司,在校园孵化阶段就能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可以享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同时,学生也亲身经历了创办公司的一系列流程。
杭职院2010届文秘专业学生汤涛开了家电子书公司,他要支付的租金为10元/月/平方米,比起外面的写字楼便宜了一半。同时,学校专门拨款设立了“护犊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为学生创业者购买“创业保险”。
截至目前,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的创新创业案例教材已更新6版,开发创新课程30余门,开展创业培训191期5000余人,创业园孵化学生企业154家,培育“杭州高新技术企业”17家,带动学生就业1500余人。
“持续地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必将培育一大批创新创业生力军。”省教育厅学生管理处处长丁松泉说。
- 科技部: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近千亿 科技成果交易额超20亿
- 你为什么入党?听听70、80、90后怎么说
- 【砥砺奋进的五年】助力制造业强国梦想,奏响“新蓝海”时代强音
-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