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雪飘,向往暖意。刚刚落幕的“衢时代”首届网络风云榜评选,选出了一批优秀的网络公益团队。这些网络公益团队,就像冬日的暖炉,温暖社会、聚合人心。它们的存在,释放了一座城市的善意与温度,让衢州人的网络世界,生长着源源不断的理性、温情和爱心。
年度优秀公益志愿团队:衢报96811志愿者服务队
“生活有难题,打96811就行了。”家住市区兴华苑的杜老先生常对身边亲友这样说。几年前,杜先生有一次电瓶车坏在路上,打了96811热线,师傅来为他修了车,却因为问题简单而分文未收,杜先生便从此成了96811的“粉丝”。直到现在,每遇难事,他都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96811寻求帮助。
在衢州,96811拥有一大批像杜先生一样的忠实粉丝。“衢时代”网络风云榜年度优秀公益志愿团队——96811志愿服务队,是衢州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下属公司、全市第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具有政民对话、民生服务、爱心公益三大服务功能。依托衢州日报、衢州晚报、衢州新闻网、掌上衢州APP等资源,96811知民情、解民忧,围绕居民生活中的急事、难事、麻烦事等,展开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的社区型志愿服务。
目前,这支队伍已运行六年,有志愿者429人。他们逐渐实现了志愿服务网络化管理,构建了志愿者线上互联、线下互动的O2O服务体系。他们通过通衢网络平台、掌上衢州、96811热线平台、志愿汇、微博、微信、户外智能交互大屏等渠道与市民互动,处理的问题涉及政策解答、问题投诉、建言献策、新闻报料、社会调查等方方面面,目前已有接近70万件。其中96811热线接听电话共40余万通,接待市民上门求助达600批次。
因为对受理事件始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96811赢得了广泛好评。2016年,96811“走进社区大型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成功入围全国“双百”精品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全国铜奖,“1+1点对点”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互联网+’让我们的志愿服务精准化,能够最大化利用有限资源,提高效率。”服务队负责人介绍。
2017年,96811志愿服务队以互联网为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通过“志愿汇”发起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参与的志愿者有800余人次,受益人数11500人。通过网络、媒体及线下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有“1+1点对点”志愿服务社区行项目、“关注千户困难家庭”公益项目、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斑马线文明劝导、平安维稳巡逻、创国卫、剿灭劣V类水、点亮楼道灯等。
冰封雪飘,向往暖意。刚刚落幕的“衢时代”首届网络风云榜评选,选出了一批优秀的网络公益团队。这些网络公益团队,就像冬日的暖炉,温暖社会、聚合人心。他们的存在,释放了一座城市的善意与温度,让衢州人的网络世界生长着源源不断的理性、温情和爱心。
年度优秀公益救援团队: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
“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信息发布:严先生,有智力障碍,1月30日早从家中出走,去向不明。他的个人特征是......(寻人信息请转发)”1月30日,在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志愿者微信群里,这条寻人消息一发出,许多市民的朋友圈就被刷屏了。自从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建立,这种全城网络转发寻人的温暖接力,便经常在衢城上演。
在“衢时代”网络风云榜评选中,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被评为年度优秀公益救援团队。该队伍于2015年成立,是一支由热心公益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志愿发起,主要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团体,由衢州市红十字会领导。队伍的47名正式成员、30名预备队员中,有工人、医生、护士、教师、警察、工程师……他们各有所长,因为对于公益的共同热爱,出钱出力出时间,紧紧凝聚在一起。
2016年11月,为了应对人口走失事件,该队成立了城市救援分队。队员们利用微信、本地网络社区面向社会发布走失人员信息,并在微信、QQ分别建立公益救援志愿者群。截至2017年11月,已发展网络志愿者近2000人。我市每每发生人口走失事件,队员们都一边地毯式搜救,一边通过网络组织志愿者们转发寻人信息。这张为走失者织起的安全网取得了良好效果。据队员统计,该队城救队成立以来,至今已出勤帮助寻找走失人员至少两百次。
目前,随着救援任务及类别的增多,这支救援团队正不断向着正规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除了城市救援队,衢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还有山地救援、水上救援、后勤保障三支分队。他们通过网络集结,身穿红色救援服,小组前进,行动迅速,在情况瞬息万变的救援现场,作为拯救生命的“急先锋”,屡屡出奇制胜。
他们所传递的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年度优秀公益圆梦团队:柯城区府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1月30日上午,在柯城区七里乡大头村,冷风侵骨,到处是白皑皑的积雪。但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的出现,给这个被雪覆盖的村子增添了暖色。
这群志愿者来自府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该村干部说,因为天气太冷,路面结冰,村里的老人基本都不出门了,生活很不方便,老人们共同的心愿就是能尽快度过寒冬。微信群里听闻情况后,府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们便来结伴看望该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他们捐赠的善款1万元、大米20袋、食用油5箱、豆奶50箱,以及中心入驻团队民促会捐赠的43条毛毯、12900元爱心资金,为老人圆了温暖过冬的心愿。
在“衢时代”网络风云榜评选中,柯城区府山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被评为年度优秀公益圆梦团队。
这个团队于2012年7月成立, 2014年8月升格为柯城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它是柯城区所有志愿者家园和社会组织、民间公益团队的总指挥部,也是我市“最美衢州人”实践转换的一个重要平台。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对“圆梦”的坚持,最初来源于中心组织的“心愿树”活动。
“最早,我们在中心摆放了实体盆栽,需要帮助的特殊人群会将微心愿写在纸条上挂起来,爱心人士会认领并帮助他们‘圆梦’。”工作人员说。后来,实体盆栽树升级成“互联网+心愿树” ,又升华成“心愿树爱心圆梦”品牌。一棵棵心愿树,被“播种”到柯城区各乡镇街道、社区。据介绍,到目前为止,该中心共累计收集“微心愿”近4万个,点亮“微心愿”3万多个,为3万多名群众提供了及时帮助,参与人数达9万多人次。
由心愿树“圆梦”带来的启示出发,该中心充分利用“柯城志愿”微信平台及“志愿柯城”网页,及时推送志愿团队服务信息发布,传播正能量,同时结合微信平台,将志愿者注册,志愿团队信息功能录入,实现“无纸化”管理。他们引领各社会组织及公益团队,打造“一校一期”、 “多网多队”、“一新多特”志愿服务品牌,汇聚社会爱心资源和力量实施扶贫、帮困、济孤、救弱,为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圆了心中的梦想。
年度优秀公益文化传播团队:衢州市儒学馆
“周末一起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快到网上报名!”1月31日中午,网友“青青”和朋友商量着周末的活动。在衢州·中国儒学馆的微信平台和APP软件上,该馆公益课、公益活动的名额往往一发布就被家长们“秒杀”。这是衢州孩子们的新去处。
衢州·中国儒学馆在“衢时代”网络风云榜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优秀公益文化传播团队。工作人员介绍,该馆于2016年9月开馆,以弘扬国学,坚持公益为宗旨。平易近人的文化传播方式,让该馆成为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生动有效的载体和平台。
为了实现儒学教育零门槛,2017年,儒学馆共开设包括三字经、千家诗等在内的儒学小课堂、围棋、国画、古筝、书法、礼仪、戏曲7大类17种46期课程。
如此高的活动频率,却几乎场场爆满,这不仅得益于优质而接地气的活动内容,更得益于儒学馆利用QQ活动群、微信公众号和APP打造的沟通、宣传和报名互动平台。
2016年12月,为了方便家长提前知晓并报名,儒学馆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定期更新丰富的活动信息。而截至目前,该馆QQ群已有成员1515人。2017年,该馆又研发了中国儒学馆APP,该APP常年提供活动报名通道,内容包括手工扎染、皮影戏、竹简书写、剪纸等在内的国粹系列活动,也包括百筝齐鸣等在内的传承系列活动,还有包括元宵宫灯制作、新春福字DIY、古法造纸、花样印章等在内的亲子手工系列活动。
如今的中国儒学馆,每到周末便门庭若市。借助这些网络平台与手段,儒学馆已实现年接待观众40万人次;年开办公益课300余次,受益8000余人次;年开展活动近百场,受益群众10余万人次。这些免费公益文化传播活动,通过网络将触角伸向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儒学之风,滋养着衢州人的休闲时光。
年度优秀公益帮扶团队:龙游爱在人间协会
1月31日,在龙游爱在人间协会办公室,几名会员正忙着整理结对子学生的资料,准备寒假期间开展一次走访送温暖活动。在“衢时代”网络风云榜评选中,该协会获评年度优秀公益帮扶团队。
“过两三天就要出发去看望孩子们,现在志愿者们正在报名。”协会秘书长舒樟荣说。这次,他们将要去看望的是52位与协会结对子的学生,还有协会曾经救助过的煤气烧伤残疾人陈树民、肺癌及换肾患者施俊龙。他翻开微信群中的报名接龙表,消息刚发出没多久,已有近30位志愿者报名参加,其中不少自发提出为这些走访对象捐款。
龙游爱在人间协会位于龙游县,成立于2014年11月。协会理事会共有理事35人,正式会员319人,爱心群友1500多人。
会员们告诉记者,“爱在人间”,原本是一个只有几个朋友闲聊,交友聚会的QQ群,因为对公益事业共同的热忱,群友们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如今,该群已经成为一个各项制度齐全、内部工作机构设置合理、公益慈善活动开展正常、程序规范、手续完备、操作熟练的民间慈善组织。
秘书长舒樟荣介绍,2012年4月16日,“爱在人间”群第一次举办爱心公益活动时,仅有20余人参加;2017年4月,“爱在人间”为助学组织义卖葡萄干活动,参与人数已达89人。目前,“爱在人间”在龙游、常山、开化、金华和江山等地建立了分群,参与人数达到3000人。
2017年,他们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微龙游、优酷网等新网络媒体,组织各类公益志愿活动19次,累计参加人数921人次,爱心捐款37万余元,用于助学、援残、安老、济困,直接帮助困难弱势群体316人次。
“我们群的网友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工作,相同的是我们都有一颗温暖的爱心。”舒樟荣介绍,“我们的足迹踏遍了龙游,每当看到受助家庭的笑脸,我们就感到快乐。”在这些爱心人士们看来,他们通过网络联结的,不仅是一份份资助,更是一份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人生的希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