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最美基层干部】“暴走”书记尼玛石曲
2018年05月22日 15:03:23 来源:工人日报

  采访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南木林镇仁欧村党支部书记尼玛石曲,你很难坐下来。这个十里八村贫困户眼中的“红人”,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

  “每天走一万步完全没问题,这还是在不出我们村的情况下。”他一边大步走向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建设现场,一边回头对记者说。话音未落,手机又响起,是他资助的邻村某残疾人氆氇合作社的负责人打来的。

  为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暴走”不停,是这位38岁的村党支部书记自2011年以来的常态。那一年,他当选了仁欧村村委会主任。

  尼玛石曲当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他挨家挨户走遍了村里近200户村民的家。村民吃什么,穿什么材质的衣服,家用电器有多少,肉和酥油够不够,他都摸得清清楚楚。这项全村走访工作至今仍在继续。

  “有些贫困户家里条件真差啊,没有冰箱,肉只能存放到邻居家里。”尼玛石曲打心眼儿里着急。

  仁欧村海拔4000米,是一片夹在两山之间的狭长谷地,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两亩,也无其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2012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在尼玛石曲犯难之际,2013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驻村工作队进驻仁欧村,并建议发展养蜂业。

  可是,村里人都认为此事不可能。

  在村民的将信将疑中,尼玛石曲带领两个贫困户户主奔赴云南学习养蜂,并承诺“赚了算你们的,亏了我来承担”。

  一开始养蜂技术不熟练,尼玛石曲几乎天天被蜇,有时眼睛肿得看不见东西,有时脚肿得鞋都穿不进去。那段时间也是他为数不多停下步履的时光。

  “我要把产业带到村里去,这些不算什么。”尼玛石曲笑着回忆道。

  2015年,80箱蜜蜂带回仁欧村并试养成功。2017年,蜂蜜产量已近8吨,销售额达70万元,带动了22个村民就业。除去成本,养蜂业的收入全部用于20户贫困户分红。

  27岁的丹培3年前加入养蜂行列,当年家里收入就比前一年翻了一番。

  “书记知道我家困难,主动让我学技术。”丹培说,虽然当时村民还有怀疑,但“书记做事一向都为我们考虑,我愿意跟他干”。

  现在,仁欧村人人都能说上几句养蜂的好处,学技术的积极性也异常高涨。“想都没想过的事,书记做成了。”丹培脸上洋溢着自豪。

  走进一个村庄,老人和孩子们看到尼玛石曲,都主动与他打招呼。

  这里不是仁欧村,而是临近一个整体搬迁村庄——吉龙村。尼玛石曲这次来是例行了解村里有什么困难。

  “我们村里这条路,就是尼玛书记找来挖掘机帮助我们修的。”村委会主任扎西说,吉龙村2016年10月从山区搬迁出来后,尼玛石曲就主动了解村里的困难,不仅帮着修路,每年还为村里困难户送被子、青稞等物资。

  除了吉龙村,南木林镇,甚至那曲市的申扎县里,都有尼玛石曲资助的对象。

  “作为村支部书记,管好自己的村不就行了吗?”面对记者的疑惑,尼玛石曲说,自己年轻时也是贫困户,受过邻里很多帮助,想起那些村民们无偿捐给自己的米面和酥油,他就觉得重任在肩:“老百姓信得过我,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的责任。”

  去年,吉龙村村民桑珠的孩子突发重病,需要送往日喀则市内就医,但他家中无车。尼玛石曲得知后,自己开车送桑珠的孩子去看病。“如果没有书记,孩子的病就耽误了。”桑珠说,“有困难找书记,不分白天黑夜,书记总能随叫随到。”

  当天下午,尼玛石曲步行把吉龙村转了个遍,他在记者的微信步数排行榜上早已进入了前三。(据新华社拉萨5月17日电)

标签:书记;贫困户;养蜂业;酥油;集体经济项目 责任编辑:金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