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
长江边这群守护者 开启“大鱼”种群恢复的希望
2018年08月03日 15:48:29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余丽燕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2日讯(记者 余丽燕)电影《大鱼海棠》,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女孩冲破困难与阻碍,帮助大鱼回归大海。在长江边上,也有一群这样的人,为了帮忙大鱼“中华鲟”回归大海而一直努力着。7月31日,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记者跟随“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组,来到了位于湖北宜昌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见到了这群“中华鲟”的守护者。

  过度捕捞 寿命最长的淡水鱼数量剧减

  追鲟中华鲟的起源,要从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当时鲟鱼是恐龙们的小伙伴。我们先民很早就认识了中华鲟,根据文献记载,在周代,就已经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它是一条“大”鱼,成鱼可以长到两米多身长,500斤体重,而寿命几乎和人的正常寿命差不多,是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的鱼。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华鲟是大型经济型鱼类,据统计,1972年到1980的期间,长江流域成年中华鲟的年均捕获量为517尾,相对平稳,但在1981年的捕捞量达到了800多尾,1982年更是高达1163尾,过度捕捞使中华鲟数量大幅减少。1983年,国家禁止中华鲟的商业捕捞,并严格限制人工繁殖科研用鱼。

  36年护鲟之路 科研技术突破带来种群恢复希望

  从1982年水利部发文成立三三〇工程局水产处(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开始,我国正式开启了中华鲟人工繁殖和保护的大门。

中华鲟研究所人工繁殖的中华鲟

  1984年,科研员利用雄鱼脑垂体催产成功。1985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进一步推进,人工合成激素代替脑垂体进行催产实验成功,不必再为获得脑垂体而捕杀野生中华鲟。1995年中华鲟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突破大规格幼鲟的培育技术,将规模化培育幼鲟的成活率达到了70%以上。2000年,中华鲟活体无创伤取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结束了为繁殖而牺牲亲鱼的历史。2009年,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在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坝区基地诞生。

  “我们在2013年率先实现了单性繁殖技术,用最普通的话来讲,就是只有妈妈也能生宝宝。”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李志远告诉记者,这项技术是利用中华鲟雌鱼的鱼卵,用其他的精子把它激活,单用雌鱼鱼卵就可以繁殖出中华鲟。

  这项技术的突破,也让科研人员看到了其他珍惜鱼类种群恢复的希望,“我们当时评判,如果这项技术在一二十年前实现突破,把它用在白鳍豚或者白鲟这样的珍惜鱼类上面,它们的生存史也许就会改变了。”李志远说。

  为了“大鱼”的生存 对非法捕捞说不!

  从1984年第一次中华鲟人工放流至今,中华鲟研究所总共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503万尾。中华鲟数量的增加,也一路见证了科研人员为保护“大鱼”所付出的努力。

  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环境DNA实验,可检测出中华鲟以及长江四大家鱼类(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的产卵情况

  李志远介绍,为了探究中华鲟洄游的情况,2014年开始中华鲟研究所开始建设覆盖长江中下游的首个监测系统,通过数据分析,超过50%的放流中华鲟顺利从长江宜昌的放流点回到大海。“这个数据是很不错的,但是还有40%多的中华鲟没有回到大海,因为长江提供的生存环境给中华鲟带来极大的挑战。如果要更好的保护长江鱼类,非法捕捞一定要禁止。”


标签:长江;长江经济带;中华鲟;生态保护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