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去世
出身加纳的贵族家庭 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任内曾七次访问中国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科菲·安南8月18日上午在瑞士去世,享年80岁。他曾于1997年至2006年担任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并于2001年和联合国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其任期内,他曾7次访华。卸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后,又来访过多次。与中国渊源颇深。
曾经长期在联合国工作
科菲·安南1938年4月8日出生于加纳库马西市,他的孪生姐姐于1991年去世。
安南出生于传统的部落酋长家庭,不仅富有,也属于贵族阶层,他从小在物质无忧的环境中长大。
16岁时,安南来到祖国最好、也是最古老的学校“曼特西皮姆”就读。毕业后,他先就读于加纳库马西理工大学,攻读国民经济学专业。不过,就读时间不到两年,21岁时,他便到美国和瑞士留学,先后获美国明尼苏达州麦卡莱斯特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
1962年,24岁的安南进入联合国工作,先后在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等部门工作。1974年中东“十月战争”后,他担任驻开罗的联合国紧急部队民事长官。
20世纪80年代初,安南调回联合国总部,先后担任人事和财政部门的领导工作。1986年升任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负责人事厅的工作。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安南负责同伊拉克谈判释放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工作人员的人质问题。此后,他率联合国小组同伊拉克进行了“石油换食品”的谈判。当时他或许没有料到,十几年后,这将成为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丑闻。
2004年,媒体披露安南的儿子从1999年2月开始,一直接受一家瑞士公司给予的每月2500美元酬金,而该公司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石油换食品”计划中得到了利润丰厚的合同。
即便2005年,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但已经给他的声誉造成了伤害。
安南1993年3月出任联合国负责维持和平事务的副秘书长,主管联合国在世界各地的维和行动。曾作为负责前南斯拉夫地区的联合国秘书长特使和赴北约特使,协调有关国家的关系。
安南199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连任了两届。
他的夫人娜内·拉格尔格伦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一名职业画家。拉格尔格伦曾担任过律师和法官,并在联合国难民事务署工作过。安南夫妇均为再婚,1981年结婚。
访问中国到过清华北大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统计,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内,曾7次访问中国。卸任后,又来过多次,最近一次在2015年。
早在1996年底,他就已经跟中国有所“触电”。联大全体会议刚刚通过安南的任命后,安南就在他的办公室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驻华盛顿记者的专访,当时也是他接受的第一家新闻机构的采访。
当时他表示很久前去过中国,希望尽快会见中国政府的领导和中国人民,并在采访中祝中国人民新年快乐。他相信步入21世纪之时,中国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任期内的7次访华分别在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2002年10月、2004年10月和2006年5月。
2004年第六次访华时,安南夫人、联合国秘书长朝鲜问题高级顾问等15人随同访华,行程包括位于北京近郊的中国维和部队训练基地。在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对于同学好奇的结束任期后想干什么的问题,安南回答希望回非洲当个农民,帮助非洲人民进行“绿色革命”。
2006年最后一次任期内访华,安南又去了北大和同学们交流。这次访问本来计划是在2005年12月进行的,但由于联合国在预算和会费改革问题上出现矛盾,安南的访问被迫推迟。
显然,结束秘书长任期后的安南并没能踏踏实实地在非洲当农民。2012年2月,安南被任命为叙利亚危机联合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联合特使,半年后卸任该职。
不再担任秘书长后,安南又来过中国多次。
第一次是2012年3月,他担任特使任期内,应中方邀请,安南访华,就叙利亚问题交换意见。
第二次就是在2015年,由中国外文局、科菲·安南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安南演讲集》《安南回忆录》中文版首发仪式4月22日在北京举行,安南专程出席首发式活动。参加首发式之前,安南再次来到北大,展开对北大的访问和交流活动。
第三次在2015年11月,他低调抵达宁波,参加了日内瓦科菲·安南基金会一个慈善活动。
去世时妻子陪伴在身边
安南去世的消息是由安南发起的日内瓦科菲·安南基金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
声明中称其死因是“一种不明疾病”。该声明中同时说,“只要有痛苦或需要,他就会伸出援手,用深切的同情感动许多人”。安南去世时“非常安详”。在去世前的几天里,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联合国方面已对此表示哀悼,并将举行纪念活动。加纳方面表示,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哀悼。
还有多国领导人已经对安南去世表示了哀悼。
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在得知安南去世的消息后深感悲痛,“他永远都是一位有力的领导者,他曾以无比的决心带领联合国走进千禧年”。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发文称,听到科菲·安南去世的消息非常难过,“作为伟大的领导者和联合国的改革者,他为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的思念和哀悼与他的家人同在”。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表达了哀悼之情:前联合国秘书长、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科菲·安南在一夜之间离开了世界。法国向他致敬。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那冷静而坚定的表情,也不会忘记他奋斗的力量。
俄罗斯总统普京则给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了信息,表达自己的悼念。普京说:“我真诚地钦佩他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在最复杂、最危急的情况下做出明智决定的能力。他的记忆将永远存在于俄罗斯人的心中。”
南非总统马福萨悼念称,安南是“杰出的领袖和外交家”,他在联合国内部推动了非洲议程,并让世界各地“飘扬着和平旗帜”。
2001年10月12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联合国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共同分享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
该委员会表示,这一决定是为了表彰安南为创建一个“更有组织与和平的世界”所作出的努力。该委员会还高度赞扬了安南自近五年前担任秘书长以来为联合国所注入的新活力、以及在消除贫困和与艾滋病和国际恐怖主义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
自称虎年就是“本命年”
中国有很多曾在联合国工作的官员回忆过安南。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时候,比安南小5岁、曾长期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联合国人口基金等部门工作的徐书云撰文《我在联合国工作四十年》,介绍了不少与安南和联合国有关的细节。
在他的联合国生涯里,经历了五任秘书长,他个人对安南评价最高,而且也有多次近距离接触。
据徐书云回忆,1998年初,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骤然升级,美英两国大兵压境,战争一触即发。安南力排众议,毅然飞到巴格达会见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达成协议,不负众望,成功化解了这场危机,推迟了战争的爆发。2月24日上午,联合国总部的职员自发集结在一楼大厅,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安南凯旋,可谓史无前例。
1997年底,安南夫妇访问伊朗。徐书云和夫人马玉琴陪同他们参观考察。他表示,安南性情温和、平易近人,讲话幽默。一次一起用餐时,徐书云告诉他们明年又该轮到“虎”年了,安南惊喜地说:“太好了,这是我的本命年!”
在一旁的安南夫人解释,多年前一位中国友人告诉安南,按中国传统历法,他出生在“虎”年,从此他牢记自己属虎。
彼时马玉琴在联合国儿童基金工作,她对安南说:“秘书长先生,中国明年将有几百万只‘小老虎’诞生,您能给中国的儿童题个词吗?”安南欣然答应,当即掏出钢笔,在一张联合国公文纸上用英文写下了“祝全体中国儿童虎年好!”并慎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后来《人民日报》在春节前夕还特意刊登了这则鲜为人知的趣闻和安南对中国儿童“虎年”的祝贺。
曾在联合国分管“联合国大会和会议管理部”的副秘书长陈健在2005年曾介绍过安南的工作方式:每周三上午用一个半小时与所有副秘书长讨论重要问题,商议后由安南做出最后决策,所有副秘书长执行。
对于台湾问题,安南始终坚定执行“一个中国”原则。2004年9月,安南拒绝了联合国记者协会在纽约总部对陈水扁进行电视采访的要求,表示如果让台湾方面的代表出现在联合国,将有悖于联大通过的有关“一个中国”的决议,不会允许在纽约总部发生采访台湾所谓领导人的事情。
安南在卸任前,曾在土耳其表示,希望下届联合国秘书长由女性担任。他说,“我希望,这个职位的大门向两性都敞开,女性从未获得过这一职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