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上海对新冠肺炎的治愈率已超过67% 4名重症病例集体出院
2020年02月23日 12:20:30 来源:文汇报 唐闻佳 赵征南 樊丽萍

微信截图_20200223121912.png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人员挥手和康复痊愈的患者们告别

  和疫魔——新冠肺炎持续对垒一月有余,上海的白衣斗士们再迎一个标志性节点:昨天上午,16例新冠肺炎病例治愈出院,他们中有4名是重症患者!

  上海对新冠肺炎的治愈率已超过67%,上海还首度迎来4名重症病例集体出院!——振奋人心的消息,在这座城市,飞快奔走。可以说,这是由沪上一批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天团”与新冠病毒日以继夜地奋战后取得的重要战果。

  “此次有多名重症患者集体出院,将这个病情阻断在重症,并将其逆转到轻症,而不是进一步向危重症发展,我们取得了一些成果。”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目送这一批患者治愈出院,成就感写在很多救治组专家的脸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但短暂的振奋之后,他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开组会、通过视频连线获悉医院内危重症和重症患者的最新情况、一个挨一个的病例讨论……确实,如他们所言,眼下,还没有到欢庆最终胜利之时。

  我们的内心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4例重症患者集体出院,这对上海整体对战这一来势汹汹的全新病毒,意味着什么?对依旧在院治疗的100多名确诊患者意味着什么?对全盘“战情”又意味着什么?

  在市公卫中心,通过和救治组专家、医护人员以及病患的深度对话,记者寻求着更多答案……

  重症患者吐心声:“最痛苦时,感觉自己熬不到第二天了”

  过去20多天里,几乎每一天都有确诊患者治愈出院,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病房内走出来。这家医院,正是本市收治确诊患者的定点医院。

  但昨天,有些不同。上海首次迎来重症患者治愈出院,总共4人,66岁的老陈,正是“四分之一”。

  出院仪式上,大家一字排开,拿着印有“战胜新冠病毒病,感谢公卫守护神”的横幅,说好一起“比心”合影,共同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手势难倒了老陈,情急之下,他选择了最简单的“V形”手势,定格在出院合影里。

  应急病房的许多医护人员都知道老陈。因为,他曾是一名重症患者,由于情况一度糟糕,老陈的名字曾连续7天登上救治医疗组重点关注的“白板”。

  记者在救治医疗组病例讨论现场,就曾见过这块著名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一串名字,后面跟着病情概况的医学术语缩写。

  这块白板上,记录的是这里收治的所有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信息。在市公卫中心,救治组对所有确诊患者提供的都是“一人一策”救治方案,每天上午、下午两次,专家要以组会的形式,“一个个过堂”,而写在“白板”上的名字,牵动着所有会诊专家的心神。

  老陈是怎么“中招”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想想也感觉后怕”。今年春节前,他回了一次湖北襄阳的老家,1月21日返沪后,“当时就觉得有点发烧、咳嗽。”由于当时他已经听到一些关于新冠肺炎的消息,有些担心的老陈连家都没回,直奔医院。1月27日,他真的确诊了,由负压救护车直接送入市公卫中心治疗。

  病情进展得很快、很凶,老陈的体温一度蹿至近40摄氏度,呼吸困难,还用上了无创呼吸机。“身上一点力都使不出,只能卧床静养。为了我们这些人,医生和护士什么都做,让我真的很感动。”老陈说,每一次和救治团队的医生说话,他都获得新的“能量”。“医生每天见到我,都给我加油。于是我告诉自己,无论病情如何发展,我自己不能先垮掉!”

  与老陈一起从市公卫中心出院的重症患者,还有52岁的施阿姨。“一开始,我就是想不通,怎么会得这个病?!”施阿姨说,她的母亲当时在住院,“可能是去医院探望时被感染到的,也可能是小菜场……”没想到,这个“被不小心过到(感染到)的感冒”不是一点点猛。

  “我感觉突然就不舒服了,恶心,发热,没力气。”施阿姨说,她因为发热伴咳嗽而去就诊,拍了CT,结果在1月29日就被确诊了,更要命的是,她到达市公卫中心后,被直接送入重症病房。

  “就是觉得呼吸特别困难,憋气,感觉要被活活闷死了。非常感谢这里的医生护士,感谢上海,还感谢疾控中心把我送到这里,如果晚两天,我估计就不在了……”施阿姨感慨,“最痛苦时,感觉自己熬不到第二天了。”

  经过20多天与病魔的鏖战,施阿姨走出来了,身穿蓝黑亮面羽绒衫,披着一头咖啡色长发,当听到记者夸她年轻时,她也开起了玩笑,“吃的不错,又胖了。”不过,当谈及家人时,她的表情再度凝重,“我的爸爸也是确诊患者,80多岁了,还住在这里呢,现在情况不太好……”

  有人重获新生,有人还在挣扎,这似乎也是我们当前面对该疫情的注脚:硬仗还在继续!

  有轻症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

  那么,4例重症患者为什么会发展到重症的地步,有什么观察结果可总结?在他们成功治愈、出院后,是否可以说,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已掌握了一些方法了?

  昨天,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这4例重症患者有的曾严重缺氧,呼吸衰竭,有的用了机械通气,还有两人用了高流量吸氧。其中,两名是65岁以上的老年病人,另两名分别为47岁、52岁。

  常人印象中,中年人一般而言体质理应胜过老年人,为何会发展到重症?其实,专家组专门分析过原因:其中一名重症病人有糖尿病,另一名得过冠心病,之前做过介入治疗。

  “我们一直讲,要特别关注容易发生重症、危重症的病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积极处置!”胡必杰分析,这几名重症病人也符合了之前的预判,一种是年纪大的,一种就是有基础性疾病的。

  最初入院时,老陈住的其实是轻症病房。全程参与老陈救治工作的瑞金医院北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李勇记得,老陈入院时人很瘦,比较苍老,肺功能也不是太好。

  “患者进来后,我们不会一下子用上所有的治疗手段,也不会忽视轻症患者的救治。”

  临床观察显示,部分轻症患者在发病后一个多星期内,容易突然转为重症。对于老龄、体弱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李勇和同事们往往会重点关注他们的转重可能。

  果不其然,1月底,老陈床头的监控仪发出警示:血氧饱和度不达标!由呼吸、感染、重症等科室的医生组成的医疗组冷静地作出判断,认为老陈病情进展很快,应迅速采取措施,提高呼吸支持级别,调整相应治疗方案,同时将他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转入重症监护室,是不是意味着我可能熬不过去了?”老陈很害怕。

  “转来这里,是为了给你提供更好的治疗,你肯定行!”李勇握紧拳头,喊出了“加油”。而围绕老陈,医护的力量也开始“升级”:一个房间只有2—3名病人,却要配上四五名医生,还有24小时陪护的护理团队。

  “有那么十几天,连吃饭、上厕所,都是在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在床上完成的。”这让老陈极为感动。经过紧急抢救,他的血氧饱和度提升至95%左右,胸闷等症状缓解。但此时,仍没有到能松口气的时候。

  经影像学观察,老陈双肺的五个肺叶中,几乎每一个都受到炎症侵袭。难道,“炎症风暴”就要来了吗?而与此同时,老陈的身体不仅存在病毒感染,还存在细菌感染。更可怕的是,这是一种耐药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

  “加油!”李勇鼓励着面前的患者,也鼓励着自己。他首先采取高流量吸氧技术,将氧气浓度最高提升至60%,而后选取更为高级——可尽可能规避耐药菌影响的抗生素。其他学科的治疗力量也加入进来,消化道营养支持跟上,中医中药排毒……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炎症风暴”的苗头被掐断了!

  通过精心的治疗,老陈在吸氧浓度逐步降低的同时,并未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到了2月4日,顺利渡过了“危险的第一周”。

  接受采访时,胡必杰透露了确诊患者治疗过程的一些细节:一是使用了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并及时用了上海专家分析下来觉得较好的几个药物;二是严格限制激素的使用,即使要用,剂量也很小,在很短时间内使用。此外,还配合了肠道、凝血功能、睡眠、情绪等方面的管理。

  “其实,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每个病例,我们都做了病情进一步转重的预案。新冠肺炎转重的速度非常快,上午转为重症,下午就可能恶化为危重症。一旦出现预警,我们必须迅速采取措施。”让李勇欣慰的是,老陈最终实现了逆转。

  “我曾喊过医护人员,赶快把我的床摇起来”

  每一名患者的成功救治,都会给医生巨大的鼓舞。但作为新发传染病,一个“新”字——对医生来说,既包含着未知的风险,要求他们多想一步、多做一点,另一方面,他们有时候也要有直面无奈的心理准备。

  和老陈不同,施阿姨被收治的那天就住进了市公卫中心的A3病区——这里收治的,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施阿姨的主治医生叫张黎,在被派驻到市公卫中心之前,她是上海市肺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张黎每天的工作,是从早上7点多的查房开始的。对她来说,早晚两次查房的时间,是一天中神经绷得最紧的时段,她要穿好防护服才能和病人近距离接触,从架设在病房里的各种监护仪器里的读数,到病人的各种体征,包括沟通时病人说的每句话,一切的细节都刻录在她的心里。

  20年的执业经验,在女医生身上,表现为一份从容。“过去,我们在临床救治上也经常会遇到各种情况,有的患者从入院开始,病况就很凶险,医生基本心里有数。一旦发生危急情况,就马上冲进去抢救、采取措施!”而在被“空降”到A3病区后,张黎就清楚地意识到,在这里,客观条件其实不允许她马上“冲”。

  新冠病毒不仅在医学上是一个问号,尚有很多谜团待解,更重要的是,这个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每次进病房前必须全副武装。这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早、晚查房期间,重症病人万一发生点什么,最少需要20分钟、要穿好隔离服才能冲进去。”而事实是,这20分钟,无论对医生还是病人,都等不起。

  怎么办?张黎的答案是:想一切办法,尽最大可能,避免“万一”的发生。

  有经验的医生都对这一点深信不疑:病人身上的一些突发情况,在“突发”之前可能都会有一些临床表征、有一些“蛛丝马迹”。如果能第一时间抓住这些表征,引起注意,说不定就能帮助病人化险为夷。

  为此,除了做好常规的诊疗工作,张黎每天要花很多时间读“数”——病人的化验单厚厚一叠,血液指标、影像学报告指标,包括重症病人的体温、心率等临床指标,她天天都要“刷”上好几遍。有时候,一张化验单,光血液这一项,就有十几、二十个指标,张黎会一个个、一行行地“扫”过来。“只要有一个读数稍有异常,我就会想很多,要把各种可能都考虑进去。”只要心里有一点疑问,张黎就会不断根据查房的情况“复盘”。

  施阿姨也经历过“危险第一周”。回忆整个救治过程,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细节:“我曾呼喊医护人员赶快把我的床摇起来,把氧气调高,然后就舒服不少。”

  为何要“把床摇起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务部主任、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沈银忠告诉记者,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后出现呼吸困难,主要由三个原因引起:第一,肺部病变加重;第二,受新冠肺炎影响,基础心脏疾病加重;第三,心肺问题均加重,两者叠加,呼吸困难更严重。“对第一种,消除肺部感染后,症状可以缓解,而对心肺遭遇双重打击的患者,采用半卧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有利肺部舒张,治疗作用明显。”

  至于“把氧气调高”,则是指此次救治中体现出明显价值的高流量吸氧技术。“很多重症患者血氧饱和度小于85%(正常人98%左右),呼吸状况非常差。普通吸氧已满足不了救治需要,需要让高浓度的氧气持续供给病人,短时内或可改善呼吸困难情况,一段日子后或可促进肺部功能恢复。”沈银忠说,这更提示了新冠肺炎救治需要多学科综合施救,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每一例轻症都可能发展为重症,现在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

  在市公卫中心,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和病魔对抗的每一天,他们都小心翼翼。

  这一头,重症患者开始集体出院,固然是喜讯;而那一头,轻症患者治疗也容不得半点懈怠——还远没有到“云淡风轻”的时候!

  “我在这里住了快30天了!”在昨天集体出院的16名治愈者队伍里,76岁的武汉阿婆田婆婆“中气十足”,“我家就在武汉市,我非常感谢上海,感谢公卫中心的医生和护士,他们很有责任心,把我照顾得非常好。”

  田婆婆是轻症患者,但与轻症患者平均住院天数7天相比,她的住院日子有点“超长”了。

  田婆婆确诊,是在农历鼠年第一天。农历春节临近,她从武汉市的家中,赶到上海的儿子家,准备过团圆年。当时,田婆婆只有一点点喉咙痛,没发烧,因为不放心,就去看病了,“当时并没特别的感觉,医生说做个CT,结果肺部就有点问题,马上把我送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来了。一环扣一环,一点没让我们在外面吹风。”

  为什么住院时间这么长?有点“久病成医”的田婆婆自己都知道原因了,“因为我有30多年的糖尿病,心脏也不好,还中风过,一堆的基础性疾病……医生和我说,不用急,慢慢恢复。”性格开朗的田婆婆说,很快自己就对治疗有了信心,她还念念不忘这里的“花式治疗”,“除对症治疗,中医医生也来,心理医生还陪我聊天。”

  田婆婆说,出院后会先回儿子家,按要求隔离,“好了再说”。对武汉的家人,老人也很牵挂,“女儿、儿子之前在方舱医院,现在都出舱了!大家好好的,应该很快能团聚了!”

  算上田婆婆这批16例,上海已有227例病患治愈出院。胡必杰告诉记者,上海对所有患者的出院标准是: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体温正常、呼吸道症状显著改善、核酸连续检测两次都是阴性等;其次,上海始终把胸部CT的影像学改变是否明显好转作为出院的重要标准(国家第四版诊疗方案里未强调,在第五版、第六版诊疗方案已提出)。此外,对于粪便核酸检测,尽管国家还没有明确指出一定要粪便的核酸转阴,但上海专家组始终将此作为内部的共同认识,把这条也列入出院标准。

  专家组透露:未来一段时间,如此两位数集体治愈者出院的“盛况”还会不少,但绝不意味着到了可以掉以轻心的总结阶段。

  就在2月21日,上海通报新增1例死亡病例,25岁,240多斤,肥胖症合并乙型流感、心脏问题等,1月29日确诊,经全市多学科专家团队持续全力以赴抢救,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无效死亡。

  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治愈康复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离开了我们,谈及这个病例,多名专家在惋惜之余都强调:这再度提示了新冠病毒的凶险与狡猾,不是年轻就可以幸免,不是年老就一定危重。还是那句话,“你以为是轻症,一夜之间就告危。”

  “此次有多名重症患者的出院,证明了我们这些日子建立起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综合治疗方案是有效的。”胡必杰告诉记者,这些经验将写入新冠肺炎“上海诊疗方案”,预计近期可出台。

  针对大家关心的是否有有效抗病毒治疗方法,胡必杰透露,磷酸氯喹等药物确实得到较好的临床验证,期待未来将有较好临床疗效造福患者。此外,羟氯喹在体外研究中已展示出了很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活性,已被国家科技部、卫健委作为临床试验药物,专家们也期待羟氯喹更出色的表现。

  就病例大规模集体出院,专家们在表达“未来可期”的乐观之时,依旧强调:“个别危重症的治疗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比较难的。”

  对新冠病毒认识还在不断提高中,和这个敌人作战,我们还需要万分小心!

标签: 责任编辑:马轶伦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上海对新冠肺炎的治愈率已超过67% 4名重症病例集体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