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且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
2020年06月07日 09:43:52 来源:工人日报 沙洲

  《繁花》开头写道:“……陶陶说,长远不见,进来吃杯茶。沪生说,我有事体。陶陶说,进来看风景……”对话一来一去,对于说着沪语的上海人来说,一股熟悉的力量,忽然而来。《繁花》通篇用沪语写作,这种大胆尝试在其文学价值之外,也唤醒了人们人对上海方言与生活的回忆,让上海文化在书香中留存。

  各式各样的方言,组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汉语存在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赣方言、晋方言等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分成若干个次方言区,其下又细分为若干小片和方言点,所谓“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可惜的是,能像沪语这样,既在繁华都市的写字楼、街巷里弄萦绕回响,又有作家让其独特韵味跃然纸上的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方言以及其背后地方文化的传承不可避免地呈现式微之态。

  在普通话推广背景下,说方言的语境正在逐渐消失,“言同音”已经是趋势。方言使用范围渐窄,人群渐少,年轻一代,尤其是00后,缺乏接触和使用方言的机会,普遍不大会说方言。方言还需要传承吗?6月2日,在谈到普通话推广和汉语方言文化传承问题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的确如此,我们在坚持推广使用普通话的基础上,也要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保护好寄托乡愁的乡音。

  语言学家刘半农曾说,方言是一种“地域的神味”。方言不仅承载着个体情感,还与地方文化有着紧密联系,不少地方的风俗、文化、曲艺等,都是建立在方言的基础上。像《楚辞》,就是运用了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方言为载体的地域特色文化,体现着独特鲜明的民土风情,是一个地方生生不息的灵魂。如果方言传承发生断裂,不仅意味着方言的衰落,丰富多彩的语言变得黯淡无光,与其联结的地方文化也会随之式微乃至消逝,地域特色也会趋同。因此,方言不能也不应该被取代。

  当经过60多年推广,普通话畅通无阻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方言的命运,推广普通话和使用传承方言,不可偏废。

  近些年来,我国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绘制中国的“语言地图”,自上而下地保护方言。一些地方也开始注重方言的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有学校采用兴趣课程、人文课程的方式让孩子亲近方言。也有地方开设了讲方言的电视广播频道、视频网站,让热爱方言的本地人倍感亲切。比如,在山东有一档存在十余年的的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拉呱》,聚在电视前听主持人用山东方言讲百姓生活的苦辣酸甜,成为不少家庭的保留节目。这个节目曾有一段趣事,有一年一度改成普通话,结果观众不买账,认为少了家乡味,经过投票,又重拾方言老味道。从这个小小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要让方言焕发生机,推广传播方式亲切生动极其重要。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使用,对于方言来说,如果使用范围逐渐窄化,与人们的距离渐远,生命力不可避免地会走向枯萎。保护好方言这一文化多样性的载体,要让人们乐于开口,惯于应用,让方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复苏。

  听觉中的故乡,似乎比视觉中的故乡更为深远、广博。重新发现、保护、传承方言,不仅是想在一腔一韵中寄托乡愁,也是在保育摇曳多姿的地方文化,让人们不会遗忘从何而来,保存好祖先留给自己最生动的记忆。

标签: 责任编辑:张路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且给方言留下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