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德耀中华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2021年07月15日 14:13: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

301 万其珍

  301  万其珍

  万其珍,男,汉族,1942年1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

  只因祖上传下的一句承诺,万其珍在百年渡口大沙河义渡26年,风雨无阻,分文不收,续写万家祖孙四代144年的“百年义渡”传奇,被誉为“信义艄公”。

  在恩施州建始县与恩施市交界处,有个叫大沙河的渡口,渡船是连接两岸农户、学生、游客进出的必需交通工具。1877年,万其珍的祖父万作柱从江汉平原举家迁到大沙河村。当地百姓热情接纳他们,还送了几亩田地,这让万家人总想“为村民们做点什么”。于是万作柱造了条小木船进行摆渡,还许下诺言:不向村民收取一文钱。

  万其珍从小就生活在大沙河,跟着父亲及叔父学习了一手娴熟的摆渡技术。1995年,第三代摆渡传人万其珍从叔父手中正式接过篙杆,也接过了万家的承诺。和祖辈父辈们一样,无论酷暑寒冬,还是深更半夜,只要有人喊“过河”,万其珍都会立即起身撑篙,“只能船等人,不能人等船”。26年间,万其珍撑坏了3只船、几十把竹篙。难得的是,虽然大沙河水时而浅约数尺,时而深过60米,但万家撑船100多年来,从未出过一起安全事故。

  万其珍的言传身教也深深地影响着子孙们。2006年,万其珍不小心滑倒,摔坏了胳膊。痊愈后,在外打工的大儿子万芳权不放心父亲身体,决定回家接过篙杆,也承袭着万家新的艄公之诺。

  要问百年义渡靠的是什么,万其珍质朴地说道:“承诺了的事,就要坚持做到底。”如今已79岁的万其珍,仍坚守在渡口,每次听到村民的吆喝,就会像接到命令的老兵一般立即起身,解开船绳,起桨撑船。孙子万秋林在耳濡目染之中,坚定信念,时刻准备接手成为新的“信义艄公”。

  万其珍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诚信之星”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5日 16 版)

302 王成帮

303 王 刚

304 王辅成

305 卢仁峰

306 史忠玲

306 毛桂艳

307 冯玉堂

308 朱祥务

309 刘习明

310 郭德刚

311 刘明静

312 汤金德

313 许国强

314 严 正

315 严明友

  302  王成帮

  王成帮,男,汉族,1936年7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康都街道花园街社区居民。

  从“战场”到“沙场”,王成帮退而不休,在新疆义务植树29年,成功培育“成帮柳”,义务育苗植树100多万株,被誉为“坚守初心不移、守护绿水青山”的优秀典范。

  1956年,王成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来到新疆,参加屯垦戍边、西藏平叛、边境反击战、兴建农场等,多次荣立二、三等功,是党的九大代表。他曾说过:“我20岁当兵,从甘肃到新疆部队驻地,坐汽车走十几天,沿途满目戈壁荒滩、漫天黄沙、人烟稀少。我想,只要有树有草有植被就有人生存。所以我热爱植树,树就像我的娃娃一样。”从此,王成帮与播绿造林结下了不解之缘,年年参加驻地义务植树活动。

  1992年,王成帮从部队退休后,主动为塔里木石油基地和孔雀河风景旅游带义务育苗植树。2001年,他来到库尔勒市园林处,当了一名“不拿工资的临时工”。义务从事绿化工作以来,王成帮不顾年事已高、身体多病,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用在植树绿化工作上,倾心倾力、无怨无悔。

  2001年,王成帮发现一棵以前没见过的柳树,具有树形好、病虫害少、抗旱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在库尔勒市园林处的指导和帮助下,他成功培育了这一优良品种,有人提议叫“成帮柳”。截至目前,“成帮柳”已培育18代,在库尔勒城区大面积栽植,总数超过1万株。

  2005年,王成帮不幸身患肺癌,医生说最多活6个月。他知道后淡然面对,人在医院心里想的还是育苗植树。他对老伴说:“我决不能死在病床上,我要趁活着多植树,还有很多事没做完……”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忙着育苗植树,压根没把自己当病人。日复一日,王成帮靠着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

  29年来,王成帮培育和种植树木达100多万株,培育树苗价值超过120余万元。他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践行着当初的誓言:“为边疆的植树绿化事业奋斗终生,就是死也要死在绿化工地上。”

  王成帮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等称号。

  303  王刚

  王刚,男,汉族,197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武警新疆总队某支队支队长。

  王刚始终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畏牺牲,在南疆反恐维稳最前沿工作20多年,参与处置10多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参加抢险救灾和重大临时性任务30余次,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作出突出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报国为民的赤诚诺言。

  精武强能、敢打敢拼,坚守建功边疆的初心使命。王刚生在新疆、长在新疆,对新疆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把冲锋在前、逢敌亮剑作为座右铭,带领官兵苦练技能、随时待战。2002年2月,王刚带领特战队员突击暴恐分子窝点,一脚踢开即将爆炸的爆炸物,与战友合力击毙暴徒4人,击伤活捉1人。2015年9月,他带领官兵在拜城高原山区连续搜剿50余天,顶风雪、蹚冰河、爬陡壁、越沟壑,奋不顾身冲进暴恐分子藏身的山洞,一举击毙多名暴徒,创造了高海拔复杂山地作战全歼暴徒的重大胜利,有力震慑了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

  不计得失、甘于奉献,兑现扎根边疆的庄严承诺。2014年,王刚在副支队长岗位上已工作4个年头,有人劝他:“凭着一等功的荣耀,转业在乌鲁木齐安排个职位。”他说:“既然选择了部队,就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工作到最后一秒。”30年军旅生涯,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部队建设上、用在完成任务上,不是冲锋在反恐战场,就是驰骋在比武赛场,毫不顾及个人得失,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书写边疆卫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心系群众、真情为民,践行造福边疆的不变誓言。王刚始终把聚民心、保稳定、促和谐作为重要责任,把爱疆为民誓言融入工作点滴之中。无论是执行任务,还是到驻勤点检查工作,他都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富民优惠政策、法律知识,向各族群众传播党的声音。他还长期与阿依库勒镇恰其村结成扶贫帮困对子,帮助修建小学,改善生活条件等。在巴楚县7.2级地震救援中,他带领官兵冒着余震危险,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连续13个昼夜奋战在灾情最严重地方,被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永不疲倦的好巴郎”。

  王刚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2次,荣获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最美奋斗者称号,被授予“八一勋章”。

  304  王辅成

  王辅成,男,汉族,1940年6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师范大学退休干部。

  他牢记“活着树一面旗帜,倒下铸一座丰碑”的诺言,将自己始终信奉、坚守与践行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传递,27年来累计开展宣讲1500多场,直接受众达40多万人次,还捐出多年积蓄,用于扶危济困、助弱帮残。

  1982年,“中国保尔”吴运铎曾送给王辅成一句话:“把一切献给党。”几十年过去,王辅成时常对着这6个字凝神静思,咀嚼品味字里行间饱含的共产党人的忠诚与信仰。“活着树一面旗帜,倒下铸一座丰碑”,王辅成把它作为对党的承诺,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兑现。

  1994年退休后,为了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决心以开设讲座的形式,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他们。他说,“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我们不去讲,谁去讲?这是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天职,不仅要讲,还要大讲、特讲、理直气壮地讲。”

  他的“三观”宣讲有声有色,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从南国讲到北疆,从“三观”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史”讲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邀请他宣讲的单位络绎不绝,只要时间和身体允许,他总是有求必应,曾有过一周最多宣讲6场,一天最多宣讲3场的纪录。2021年4月,因病住院期间,他还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党支部上了一堂特殊党课。

  他给自己的宣讲“约法三章”——站着讲、脱稿讲、不计报酬讲,后来又加上了不吃饭、不接送。他把自己多年的积蓄用于扶危济困、助弱帮残,累计捐款50多万元。

  王辅成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最美奋斗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305  卢仁峰

  卢仁峰,男,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焊接技师。

  他身残志坚、信守承诺献国防,四十多年如一日,从一名不懂技术的知青,成长为拥有焊接绝技的“大国工匠”,参与制造的装备5次圆满完成共和国阅兵任务,并培养出几十名技术骨干,为军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1979年,年仅16岁的卢仁峰进厂从事焊接工作。“献身国防一辈子”,是他对自己,也是对军工事业许下的诺言。文化程度低,看不懂工艺又弄不懂原理,他就跟在师傅身边默默看、拼命学、反复练。无论走到哪里,他都随身装着笔记本,师傅的传授、自己的心得慢慢形成20余万字的笔记。因为勤奋好学,他的焊接技艺不断提高。

  1986年秋,就在卢仁峰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他却在某军品生产攻坚中意外发生工伤,左手4级伤残。在转岗还是留下来继续从事焊接工作之间,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经过8次手掌修正手术,完成骨髓炎治疗后,他重返岗位,自制了一只“铁环”套在左手腕儿上固定支撑,反复训练恢复技术能力,还定下每天练100根焊条的“底线”。凭着最初的承诺和不服输的韧劲儿,经过刻苦训练,他不仅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还练就熔化极氩弧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等绝活儿,发明的“短段双向减应力焊接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2009年,某型阅兵装备首次批量生产,面对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高水平、严要求的质量标准,卢仁峰主动请缨,利用焊接变形的特性,采用“正反面焊接,以变制变”的操作方法,使产品合格率达到96%,为装备量产提供了准确数据和制造经验。2012年,“卢仁峰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他主动与集团公司签下“高师带高徒”协议,带出的几十名徒弟个个都成了技术骨干。

  卢仁峰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自强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中华技能大奖。

  306  史忠玲 毛桂艳

  史忠玲,女,汉族,1973年3月生,辽宁省朝阳环境集团机扫公司一线清扫职工;毛桂艳,女,汉族,1962年9月生,辽宁省朝阳环境集团垃圾排放分公司移动垃圾箱保洁员。

  她们是重信守诺、拾金不昧的城市美容师。在财物面前,史忠玲和毛桂艳没有动心,将拾得的价值280万元金锭物归原主。面对失主的现金感谢,她们婉言谢绝,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2021年1月9日下午2时许,史忠玲和毛桂艳像往常一样,在马路上进行清扫作业。其间,两人发现路面上有一个白色帆布袋,捡起打开后发现是4块金黄色的金属,像是黄金。于是,两人就按照平时捡到物品的处理方法,决定在失主来寻找之前,先放到史忠玲的作业车上代为保存,如果下班了还没有人来询问认领就上交给公司专设的失物招领平台寻找失主。大约过了一小时,一名神态焦急的中年男子来到史忠玲和毛桂艳的工作地点询问,讲述他的父亲不慎将一个白色帆布袋遗失,袋中装有4块金锭的事。史忠玲、毛桂艳两人核准相关信息后,立即按照公司失物招领程序,将作业车上装有4块金锭的帆布袋交还失主。当失主告诉她们金锭价值280万元时,两人表示物归原主是天经地义的事,并婉言谢绝了现金酬谢。

  史忠玲从事环卫工作16年,毛桂艳从事环卫工作5年,两人始终坚守工作一线,兢兢业业扮靓城市面貌。多年来,发生在她们身上诚实守信的事情还有很多,平时常把捡到的手机、钱、银行卡、证件等,及时交还失主或上交公司失物招领平台。“物归原主天经地义,不是我们的,拿了会心不安的。”这是她们的心里话。

  史忠玲、毛桂艳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07  冯玉堂

  冯玉堂,男,汉族,1960年4月生,山西省临汾市蒲县红道养老院院长。

  冯玉堂立下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诺言,开办养老院13年,接收孤寡老人120多人次,把老人当作亲人,用大爱践行承诺,给老人们一个温暖的家,被誉为重信守诺的“信义院长”。

  2008年,在养老院开办之初,冯玉堂就发誓,要让无依无靠的老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13年来,他心怀大爱、再难不说难,像珍爱生命般信守诺言,向每一位孤寡老人敞开大门,悉心照料每一位来院的老人,让养老院成为他们温暖的家园。

  为把每一位老人都照顾周到,冯玉堂投入很多资金。花钱的地方很多,进账的途径很少。因此,多年间,养老院常常入不敷出,各项开销捉襟见肘。但他为老人们能有个家,始终咬紧牙关,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在守信践诺道路上默默负重前行。蒲县地处山区,冬天温度较低,为不让老人们受冻,他变卖自己搞基建时留下的建筑设备,给养老院添置锅炉、开通暖气。他说:“老人们那么信任我,我不能亏待他们!”

  为更好地照顾老人,他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看护管理方法,下足绣花功夫。对每一位新入住的老人进行体检,根据每人不同情况“量身定制”陪护方案,因人而异提供精细服务。在住宿方面,把身体较好和身体较差的老人搭配居住,以便互相照应;在饮食方面,根据老人们不同口味,编成多个小组,合理搭配膳食,以便老人们各取所好。考虑到老人们大多体弱多病,为保证食物新鲜有营养,冯玉堂还在养老院附近承包4亩地,种植蔬菜水果,散养土鸡家禽,保证副食供应。

  冯玉堂荣获山西道德模范称号。

  308  朱祥务

  朱祥务,男,汉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亚东县亚东大药房主治医师。

  朱祥务凭着对西藏这片土地的挚诚热爱,开办多家药店诊所,以实际行动坚守着“诚实守信,服务人民”的理念,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革命军人本色。

  诚信经营,铸就品牌药店。37年前的那个夏天,朱祥务从四川参军到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某部服役。入伍后第一年因公负伤,病愈后落下了残疾。在组织安排下,朱祥务到内地学习医术,考取了医师、药师资格。1998年退役时,朱祥务选择留在西藏自主创业,在亚东县开办了个体诊所和药房。药品经营事关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朱祥务严把药品质量关,严格按要求规范药品进、销、存全过程,通过了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在购进药品时,他对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进行严格审核,审核合格后才建立供需关系。“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促发展”,朱祥务先后开办3家药店、1家诊所,从未出现过药品质量安全事故,累计纳税近100万元。在售药过程中,他带头践行也严格要求员工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准确详实介绍药品功效,细心周到指导病人科学合理用药,不让群众多花一分冤枉钱。

  诚心服务,赢得群众信赖。“我会持续为防疫一线工作人员免费提供应急医疗用品和防控物资。”朱祥务郑重承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了解到亚东县防疫物资不足,就通过内地的亲戚朋友,多方筹集购买防疫物资和药品,为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医务人员、环卫工人捐赠口罩、酒精等防疫物品。日常经营中,朱祥务把文明服务的理念融入每个员工心中,把顾客的小事当作药店的大事来办,坚持为顾客免费提供测量血压、血糖等便民服务。他为当地残疾人员、低保户及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他免费为五保集中供养中心老人看病,带领商户为国防建设捐款捐物,资助6名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深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朱祥务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称号。

  309  刘习明

  刘习明,男,汉族,1959年4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长沙生殖医学医院院长。

  38年初心不改,专注不孕症的研究和治疗,为近3万个不孕症家庭实现生儿育女梦想;承诺“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26年来减免患者治疗费用1000余万元,为践行“医者仁心”写下最美注解。

  践行初心与诺言,全力攻克不孕不育难题。刘习明在行医过程中,常接触到不孕症患者。1983年,刘习明立下诺言:攻克不孕不育难题,哪怕耗上一生的时间。刘习明遍访全国知名老中医,广读中医典籍,刻苦钻研医术。1995年,刘习明拿出全部积蓄创办了长沙不孕不育专科医院。2008年该院获批试运行夫精人工授精技术。2013年获批正式运行试管婴儿技术。目前医院已形成中医中药、康复理疗、西医手术、宫(腹)腔镜微创手术、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的不孕症治疗体系。

  刘习明承诺,“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他严格规范医疗项目收费,“因病制宜”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经检查确诊无法治愈的患者耐心劝导,不做无谓的治疗。他身体力行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拒收红包、礼品。他为特困家庭患者减免医疗费,甚至补贴回家路费。26年来,刘习明为4000多名患者减免治疗费达1000余万元。

  刘习明常年组织医疗队深入贫困、偏远地区免费送医送药;他在湖南师范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吉首大学、南华大学等大学设立“刘习明奖学金”,目前累计奖励学生460人次、教师52名,奖金合计115.4万元;他为武陵山区等省内90所曾是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累计捐款1850余万元。

  刘习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310  刘付昌 郭德刚

  刘付昌,男,汉族,1922年5月生,生前系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山水社区居民。郭德刚,男,汉族,1951年1月生,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鲁班街道隆堡社区居民。

  刘付昌、郭德刚两名退伍军人,在烈士陵园接力守陵50余年,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用诚实守信的高尚情操,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让英烈事迹代代相传。

  遵义市仁怀市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长眠着长征中牺牲的红军烈士。1968年,遵照组织安排,退伍军人刘付昌接受了守护烈士陵园的任务,立下“我一定守好,守到老死”的誓言。他修围墙、修道路、修墓地,栽树、扫地……一守就是50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在守陵的同时,他还向前来祭奠烈士、为英魂扫墓的人们讲述红军故事3000多场次,让更多人了解革命英烈的感人事迹。

  为了维修烈士陵园,刘付昌带着工人从山脚下一块一块把砖背上山,再一块一块用砖砌起围墙。陵园里杂草丛生,刘付昌又一背篓一背篓地从山脚下背土上山,然后种上树木。有时候,甚至将石旮旯凿出洞,再培土种上柏树。这一干就是3年,工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刘付昌始终坚持。陵园修缮完毕,刘付昌就在烈士墓旁搭起简易工棚安了“家”,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长眠于此的红军烈士。

  1999年,同为退伍军人的郭德刚了解到刘付昌老人守护烈士陵园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主动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成为烈士陵园的第二代守护者。刘付昌老人用50年的时间践行“守到死”的承诺,在他逝世后,郭德刚不负重托,接力守护好陵园的每一寸土地。

  两代守陵人守护的是烈士忠魂,坚守的是对党忠诚的初心和承诺践诺的使命。

  刘付昌荣登“中国好人榜”。

  311  刘明静

  刘明静,女,汉族,1975年10月生,重庆市铜梁区少云镇关溅小学教师。

  乡村教师刘明静,为兑现一句“安全护送孩子渡江”的承诺,克服重重困难,每天义务护送学生安全乘船过江。她用13年的默默坚守,诠释了一诺千金的含义和分量。

  关溅小学是邱少云烈士故乡的一所乡村小学,部分学生来自琼江对岸的偏远村子。这些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由于距离学校太远,如果完全步行,绕行通过上游的一座大桥,需要近3个小时,于是乘船过江便成了孩子们上学的捷径,但乘船上下学的安全问题成了大家最担忧的事情。2007年,担任关溅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的刘明静听说班上的一名学生在船上打闹,差点掉进江里。后来,刘明静了解到这名学生的母亲去世、父亲靠打零工维生,幼小的她不得不每天独自乘船过江上下学。当时,刘明静便对孩子父亲许下承诺:“孩子交给我来照顾,请放心,我会保护她的安全。”

  刘明静决定把家从铜梁城里搬到少云镇上,方便去琼江对岸接孩子们上学。她在少云镇租了一间房,把自己年幼的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开始日复一日义务护送学生渡江。从护送自己班上两三名学生,到护送全校的20余名学生渡江,一干就是13年。每天早上5点半她就早早起床,坐船到对岸码头等待孩子们到齐,再一起乘船过江到校。下午放学,她又护送孩子们过江回家,全部安全下船后才放心离开。13年来,刘明静牢记当初那句承诺:“只要坐船过江的学生,我都会一视同仁看管好。”

  在刘明静的影响下,关溅小学的老师们自发组建了“渡娘”少云志愿服务小分队,在奔流不息的琼江上护送孩子们。13年来,关溅小学没有一名学生因乘船发生意外。因为“渡娘”,邱少云故里这方英雄的土地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和暖意。

  刘明静入选“重庆好人”。

  312  汤金德

  汤金德,男,汉族,1949年3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坂里乡新春村村民。

  7年前,汤金德的儿子因误食毒蘑菇去世,他不仅要承受丧子之痛,还要偿还因抢救所借的欠款。为此,他和老伴紧抓精准扶贫契机劳动创收,履约践诺,一笔笔还清24万元欠款,彰显一名老党员的诚信与担当。

  2014年3月17日,因误食采回的毒蘑菇,汤金德的儿子、孙女不幸中毒。经过一个多月的抢救,儿子仍因中毒太深不幸去世,年仅7岁的孙女幸存下来。痛失爱子的汤金德和老伴何阿秀为抢救搭进全部积蓄7万元,并举债24万元。汤金德深知这些救命钱是亲友乡邻们东拼西凑而来,用心将每笔款项都记在账本上。这位46年党龄的老人认定,救命恩情不能忘,诚实守信更是万万不能丢。

  一诺重千钧,尽管好心的亲友乡邻们从未主动提及还钱的事,汤金德和老伴却坚决要还债。然而,汤金德年事已高,且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老两口还要承担医疗费、孙女的抚养支出和家庭开支,还债初期举步维艰。

  2016年,受惠于精准扶贫政策,汤金德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低保兜底。汤金德得益于政府为贫困户购买的扶贫保险政策,就医取药几乎不用额外花钱。孙女就学享受教育扶贫“三免一补”政策。汤金德和老伴全心全意投入到产业扶贫计划中,种植无公害蔬菜,将爱心人士提供的蛋鸡用于蛋鸡养殖和土鸡蛋销售。老伴还将家里的四亩地打理得井井有条,种了水稻、韭菜、辣椒、玉米。汤金德夫妇成为乡里的脱贫能手和示范户。

  汤金德平时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即便是低保救助金,也要尽量省下来还债。500元、1000元、1500元……只要手中一有余钱,汤金德便按照当年的账本一笔一笔地还。直到2020年,已经71岁的汤金德终于还清了24万元债务,他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诚信美谈。

  汤金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3  许国强

  许国强,男,汉族,1967年2月生,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村民。

  许国强坚守“为农牧民放电影” 信念,33年义务放映电影,从没有要过任何报酬,把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被乡亲们称为“农牧民的放映员”。

  1988年,在家务农的许国强意外接触到电影。得知自己有机会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他没有犹豫,就此踏上为共和县农牧民群众义务放电影的道路。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区,这可是份苦差事。村与村之间有的相隔几十公里,有的上百公里,常常还需要翻山越岭、蹚水过河。许国强坚持背着放映机和胶片,不分昼夜、无论寒暑,风里来雨里去,常年奔波在农牧区的各个村庄。

  通过放电影,许国强结识了现在的妻子。2009年端午节,许国强夫妻俩放弃与家人团聚过节的机会,到几十公里外为村民放电影。放完电影后,深夜在回家的路上忽遇大暴雨,山洪冲断了公路,放映机和摩托车被洪水冲走。他跳入洪水中想把放映机抢捞上来,可是洪水太大,机器没有捞着,自己也差一点被洪水卷走。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许国强有了新的放映设备,而他也更加坚定了要当好一名义务放映员的信念。

  从1988年到2021年,许国强放映电影一干就是33年,放映7000余场,观众达40余万,“草原夫妻放映队”在海南州家喻户晓。30多年来,许国强夫妇的足迹遍布共和县的山山水水,他们送电影进农村、进牧区、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虽然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他们始终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默默坚持送电影下乡,送温暖给乡亲。

  许国强荣获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青海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许国强夫妻放映队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314  严正

  严正,男,汉族,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长。

  在国家博物馆内,有一份特殊的“藏品”——51把钥匙。这51把钥匙承载着社区医生严正对51户患者的暖心承诺,也寄托着患者及家人对其满满的信任和感激,他用这些钥匙打开了医患之间的关爱和信任之门。

  1995年,严正从上海中医药大学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社区医生。此后的26年里,他以诚信的态度、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秉持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群众,成为一方百姓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家住彭浦镇万荣小区的陈阿姨患有脑梗死、肢体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正每周至少3次上门,为陈阿姨做推拿和针灸治疗。因为家里缺少人照顾,陈阿姨干脆就把自家钥匙交到严正的手里。自此以后,1把钥匙,10把钥匙……先后有51位患病老人把自家的钥匙交给了他。从此,严正成了社区居民的“自家屋里厢人”。

  严正坚守医生职责、信守承诺,总是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身边。他服务的患者多为70岁以上、脑梗或中风偏瘫等卧床不起的老人,还有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或是无依无靠的独居老人。他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即便占用休息时间也从不计较。他常常顶风冒雨坚持出诊,夜半时分紧急飞奔,只为尽早帮患者解除病痛。

  严正恪尽职守,不负生命嘱托。“五心工作法”是他多年工作总结出来的心得。按照这种方法,工作中耐心问诊,不遗漏一点点蛛丝马迹;治疗上因人而异,注重心理疏导;将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到每一名患者身上,让病患恢复健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证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的治疗不被中断,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他仍坚持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服务。

  截至2020年底,严正累计接待门诊患者13万余人次,上门服务4.9万余人次,建立家庭病床1300多张。

  严正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5  严明友

  严明友,男,汉族,192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镇朱湾中学退休教师。

  严明友两次参军入伍,以身报国。退伍后,他放弃舒适工作环境,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去教书,一教就是近40年。退休时,他坚决放弃离休待遇,继续义务为农村边远学校教学30余年。他用一生坚守信仰,用丹心书写忠诚。

  两次参军入伍,坚定革命信仰。1942年,一支新四军队伍驻扎在严明友家里,耳闻目睹革命队伍救苦救难的革命义举,他毅然报名参军,成为一名文艺兵,后因年龄小,入伍不到一年被精减回家。严明友志向不改,1949年7月,终于第二次参军。两次参军历练,坚定了严明友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信仰和忠诚。

  以身许党报国,信守为民宗旨。1952年转业时,严明友被调到盱眙县文教科当会计,当得知农村师资紧缺,仅当了63天会计的他申请到条件艰苦的学校去教书,而且一教就是近40年。退休时,他本该享受离休待遇,却说:“党培养我这么多年,我不应该向组织伸手要待遇、要福利。”最终他放弃离休待遇,义务到多所农村学校教授音乐课,最远的学校要走10多里路,他每天早早出门,从未间断、从不迟到。“我要用音乐与孩子进行心灵对话,在三尺讲台上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严明友说,这是他的毕生追求。

  一生安贫乐道,尽显赤子之心。几十年来,严明友总是对他人无私相助,对自己严苛抠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瓦房就是他的家,除了书籍报纸,最值钱的就是一架钢琴。他把省下来的钱捐给汶川和玉树地震灾区,捐给偏远乡村学校,捐给贫困家庭孩子。“我的钱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要捐出去。”严明友说。

  严明友荣获安徽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6 杜海宽

317 李爱云

318 李耀梅

319 杨 明

320 杨 波

321 杨爱公

322 余 静

323 谷凤杰

324 沙勒克江·依明

325 张发祥

326 张莉华

327 陆旭东

328 陆秀缎 

  316  杜海宽

  杜海宽,男,汉族,1963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西机务段包头运用车间电力机车司机。

  “当一名优秀的火车司机”,这是杜海宽走上岗位第一天就立下的誓言。他36年如一日坚守一线,创造连续36年零违章、零违纪、零责任机破、零责任晚点、零旅客投诉的“五零”纪录,还带出一支业务强、水平高的队伍。

  1985年,杜海宽毕业分配到包头西机务段后,坚决放弃坐办公室的机会,来到一线,从蒸汽机车司炉干起。凭着肯钻研、不服输的劲头,他3年内实现从司炉、副司机到司机的三连跳,也实实在在品尝到奋斗带来的甜头。

  随着牵引机型的不断升级换代,他总是学在先、冲在前,总结出内燃机车“风源故障20秒快速处理法”、电力机车“察、检、验”三字故障处理法等,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大拿”。

  “火车开得好不好,我们自己知道,旅客更知道,开车要想着坐车人,让旅客坐得稳、坐得踏实是火车司机的天职”,这是杜海宽挂在嘴边、记在心上的承诺。2010年,他开始承担包头至榆林间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这段303公里的线路上隧道多、坡道多,他结合线路纵断面和新机型特点反复试验,在操作台立积木测平稳度,总结出“三固定、两测速、一对标”的平稳操纵法,确保行车平稳、安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更是自我加压、担当奉献,主动申请执行非常预备11次,发现、消除安全隐患9起。多年来,杜海宽带出了50多名业务强、水平高的火车司机,其中10多人还走上不同的管理岗位。

  杜海宽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317  李爱云

  李爱云,女,汉族,1948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职工。

  李爱云是新四军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烈士的妹妹。她立誓守护82位烈士哥哥一辈子,毅然插队落户异乡;她52年信念如磐、无怨无悔,多次放弃特招参军、推荐入学、回乡工作的机会,坚守红色土地;她45年讲述英烈故事,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覆盖受众16.8万人次。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弘扬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

  立下承诺,守护烈士哥哥们一辈子。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在刘老庄与日寇浴血奋战,指导员李云鹏和战友共82位勇士壮烈牺牲。李爱云从小对未曾谋面的英雄大哥无比敬仰。1967年3月18日,李爱云随父母第一次从家乡徐州沛县来到哥哥的牺牲地刘老庄,成千上万的淮阴父老乡亲手捧白花祭扫82位烈士的场景深深震撼了她。“大哥和他的战友们安息在这里,我以后就在这里陪他们一辈子。”李爱云下定了决心。

  执着坚守,用半个多世纪来陪伴。1969年7月,21岁的李爱云独自办理户口转迁手续,插队落户到刘老庄大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组织上关心她,特招去参军,她没有去;推荐她去大学读书,她放弃了;安排回家乡工作,她依然推辞……有人曾问她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她说:“我这样做,是一份承诺和责任;我这样做,人生更有意义和价值,我作为烈士的妹妹才算合格。”

  传承弘扬,义务宣讲英烈精神。从1976年5月起,李爱云就坚持向中小学生、解放军和干部群众义务宣讲82位烈士的英雄事迹。45年来,李爱云累计开展义务宣讲2000余场,先后被20多家单位聘为校外辅导员,连续10年为高一新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连续18年为入伍新兵作国防教育报告。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73岁的李爱云更加忙碌,每天红色宣讲活动排得满满的。“烈士妹妹讲党史”成为当地党史学习教育的特色。为了接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烈士精神血脉,李爱云从女儿6岁起,每年都带着她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扫;外孙女还没记事,就被抱来看望82位英雄舅爷爷。李爱云常说:“以后我讲不动了,我的女儿、孙女还要接着讲。”

  李爱云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18  李耀梅

  李耀梅,女,回族,1964年2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村民。

  李耀梅诚信待人、诚信立业,靠扎扫帚还清30万元“情义债”。她的人生经历,体现了“诚信之美,贵于千金”的人格魅力。

  2008年,李耀梅离异后与女儿相依为命。长期以来,由于身体不好,主要靠在山中拔芨芨草扎成扫帚,到集市售卖维持生计。2013年,她胃部肿瘤复发再次住院,女儿四处借钱为妈妈治病。最后向常年订购扫帚的客户借了9万元。就在娘俩省吃俭用辛苦还债的时候,厄运再次降临。2015年10月,送女儿上学返回途中,李耀梅遭遇交通事故,右腿粉碎性骨折,头部、颈部等多处受伤,这次又从5名客户手中借了16万元。经抢救,李耀梅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落下终生残疾。加上亲友处的借款,她两次住院背负了30万元的债务。

  没人催李耀梅还钱,可出院后两个月,她就开始下地干活。从此以后,李耀梅开始早上5点起床、夜里12点睡觉的忙碌生活。每天扎扫帚、喂羊养鸡还债是她生活的全部。李耀梅对制作的扫帚高标准、严要求,从不给顾客发次品。她就一个念头:“他们借给我这么多钱,别说利息,连欠条都没要,人家对咱好,咱要讲诚信,咱不能坑好人。”

  2017年,李耀梅女儿考上大学,为了让女儿顺利完成学业和早日还清债务,她想扩大扎扫帚的规模。在驻村扶贫工作组帮助下,她贷款5万元购买机器,租邻居闲置的房屋,还请来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大规模扎扫帚,产量从每月不到1000把提升到2000余把。

  2019年3月,李耀梅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同年4月,她又结清5万元贷款。村里人都说:“这女人攒劲得很,她的经历放别人身上,早就被压垮了,但她像是在和命运叫板一样,命运把她摔得多惨她都会爬起来。”还清债务后,她主动找驻村扶贫工作组要求脱贫摘帽:“自己的生活好多了,不能再给政府添麻烦。”

  李耀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荣登“中国好人榜”。

  319  杨明

  杨明,男,汉族,1984年7月生,中共党员,贵州毕节黔西市锦绣学校教师。

  杨明扎根贵州黔西山区,足迹遍布黔西多所学校。他坚持走访山区留守儿童,帮助困难家庭,资助贫困学子,联系公益组织、企业助推乡村学校建设和发展,始终守护着黔西山区孩子们的求学梦。12年的坚守,杨明和山里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们亲切称他为“杨爸爸”。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毅然选择坚守。2009年,25岁的杭州小伙子杨明放弃月入过万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山区支教。那里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通村公路,出行只能靠走或摩托车带;没有教师宿舍,住的是杂货间,窗户是纸糊的,冬天特别冷;那年恰逢西南地区旱情,吃水不便,得走很远的路用扁担挑水喝。一年支教结束,杨明毅然决定继续留下。在曾经位于深度贫困镇的景山小学,他一人承担多个年级的教学任务,不顾山高路远,坚持逐户家访,足迹遍布30余个行政村。

  为了山区的孩子,他再次选择留下。2018年3月,观音洞镇新合、熊洞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新开了幼儿园,杨明又一次主动请缨,每天往返近30公里,一师一园守护村里10余名学龄前儿童。杨明曾考上公费研究生,可为了大山深处的孩子,他再次选择留下。

  支教至今,杨明积极助推教育均衡发展,在他的奔波牵线下,促成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小学与黔西市观音洞镇沙井小学的校际结对。杨明一直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致力于控辍保学、教育脱贫。他特别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在观音洞镇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支教时,他积极开展特殊家庭走访,成了一些特殊家庭孩子的“代理爸爸”。

  杨明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称号。

  320  杨波

  杨波,男,苗族,1982年1月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2010年,28岁的杨波主动报名到“贵州最高村”——海嘎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承诺,“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11年间,他先后4次驻村,带领村民兴产业、搞旅游、办合作社,村里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初的6倍多,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过去,海嘎村的村民一度住茅草屋、吃望天水。杨波从相关部门争取到项目资金5万元,帮助村里修了30余口水窖,从海拔1700米的大湾水厂提水上山至海拔2500米的海嘎村,解决了村里的吃水问题。

  为进一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他通过四处协调争取,帮村里安装了260多盏太阳能路灯,完成了310多户村民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改造,全部建成通组路、串户路,还解决了手机移动信号的覆盖问题……

  初战告捷,让杨波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当2013年下派第二批驻村干部时,他又主动申请继续驻村。“来的时候说的誓言还没实现,我绝不能走!”他继续带领村民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壮大产业,海嘎村逐步形成了“人人有股份,户户有产业”的格局。

  2014年12月,杨波的父亲离世,正在驻村的他没有赶上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遗憾。听闻消息,海嘎村20多位村民代表奔波近200公里,自发赶来陪杨波送父亲最后一程。

  面对情深义重的乡亲,想到海嘎特色民族村落建设、精准脱贫等项目还没有最后完成,杨波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又回到海嘎村,这是他第三次驻村。2017年4月,杨波第四次驻村。根扎得深才能长出参天大树。如今,虽然海嘎村已经摆脱贫困,但杨波依然工作在村,吃住在村,他说,驻村没有完成时,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杨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321  杨爱公

  杨爱公,男,汉族,1929年5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辽城乡石门村村民。

  杨爱公怀着一片赤诚之心,22岁开始上山为左权将军守墓,并坚持为前来瞻仰将军的人们讲述英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杨爱公义务守墓至今整整70年,他用一生坚守书写了初心不改、信念如磐的美德华章。

  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为掩护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时壮烈牺牲。当年10月,左权将军的灵柩安葬在涉县石门村太行山麓的莲花山。左权将军安葬那天,杨爱公也在现场。他当时虽只有13岁,但由于自己的父亲和爷爷先后被日本侵略者杀害,当亲眼看到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而牺牲的左权将军埋葬于此,他幼小的心灵激荡不已。

  1950年10月,左权将军的遗骨移至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虽然忠骨已去,但英灵犹在,莲花山下的烈士公墓依旧保留,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自发到这里祭奠缅怀左权将军。杨爱公主动请缨成为守墓人。他经常到墓区清扫垃圾,修剪杂草,一边务农,一边守墓,一守就是70年。

  近年来,随着杨爱公年龄逐渐增加,对左权将军墓区的管护有些力不从心,他就让儿子来帮忙。后来,儿子因车祸身亡,儿媳又接过了守护将军墓的接力棒。

  杨爱公不仅是义务守墓人,更是义务讲解员。他带领儿媳每年进行义务讲解260余场。多年来,来此缅怀英雄、接受红色教育的人员已突破10万人次,英雄浩气正在世代传扬。

  杨爱公荣登“中国好人榜”。

  322  余静

  余静,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余静信守“只要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的承诺,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6年来,她带领村民搞养殖、建茶厂、发展旅游,实现全村贫困户如期脱贫。余静用苦干实干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2015年7月,金寨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余静所在单位需选派一名工作人员到定点帮扶的大湾村驻村工作。面对组织召唤,余静主动请缨报名参加。从此,她离开熟悉的工作和安逸的小家,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一个小村庄。2018年2月驻村扶贫届满时,她向组织申请留任,继续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余静践行承诺,与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她无数次行走在田间地头,访贫问暖、问计施策。她争取项目资金铺成水泥路47公里,修建桥梁5座,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自来水覆盖率100%。新建扩建茶园4000亩,户均年增收6000元。保护红色遗址,申报4A景区,建设精品民宿群、农家乐,仅2020年就实现旅游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在余静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从0元发展到14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逾1.4万元,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2021年,大湾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余静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自己的小家照顾不上,在驻村扶贫的日子里,唯有用手机才能与孩子短暂“相聚”。虽然亏欠了这个小家,但在余静心中,能帮大湾村村民如期脱贫致富,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她依然觉得身上的担子很重,因为乡村振兴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余静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诚信之星”、安徽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3  谷凤杰

  谷凤杰,女,汉族,1966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敦化市大石头镇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11年来,谷凤杰接过丈夫的“接力棒”,使曾经远近闻名的“贫穷村”一跃变成先进村、富裕村、文明村。她用实际行动兑现对村民的庄严承诺,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她郑重许下承诺,带领村民致富。谷凤杰的丈夫原是三道河子村的党支部书记,2010年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没了主心骨的村民们,恳请她带着大家一起干。谷凤杰化悲痛为力量,决心接过丈夫的“接力棒”,当好一名村干部。从那天起,“尽快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心中,成为谷凤杰对村民们许下的庄严承诺。三道河子村耕地多为涝洼土质,十种九不收。经过认真考察,谷凤杰决定改变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多种产业。在她的带领下,村里先后创办大豆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富民蛋业专业合作社等,从黄牛养殖到人参种植,从创建巧姐创业示范村到养殖湖羊,三道河子村的产业一步步发展起来。2020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3.5万元,富裕村、先进村的名号越来越响亮。

  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村民心灵。村民腰包鼓了,精神生活也要跟上,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谷凤杰结合村里实际,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乡村基层治理中,从“孝”抓起,依托道德力量,培育文明村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村民传承孝道,铭记党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她把村民当亲人,赢得信任和依赖。谷凤杰心里总是装着村民的事,为了村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尽心竭力地多做实事、多办好事。谁家出现矛盾纠纷,她总会第一时间登门解“心结”;谁家遇到困难,她一定赶到现场排忧解难;谁家有什么难解事,第一个想到的是让她拿个主意。多年来,村里举行换届选举,谷凤杰都以高票连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职务。

  谷凤杰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吉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24  沙勒克江·依明

  沙勒克江·依明,男,维吾尔族,1946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勒克江·依明始终坚守为党和国家、为社会多做些好事的诺言,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和周一,他都会在自家小院举行升国旗仪式,对群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让各民族兄弟姐妹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在一起。

  “我从小就与红色记忆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到塔城市,我的父母把家里的4间房子腾出来让解放军住,这一住就住了8年,我们和解放军相处得如同一家人。”儿时的红色记忆,让沙勒克江·依明坚定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全心全意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

  2009年7月,沙勒克江·依明决定在自家小院立起旗杆升国旗。在全家人的支持帮助下,同年10月1日,国旗开始飘扬在小院上空。越来越多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自发到他家参加升国旗仪式。大家聚在一起,听着嘹亮的国歌,注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感到身为中国人无比自豪。

  沙勒克江·依明在国旗下,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宣讲。他用质朴的语言、身边的典型事例及自己的切身感悟,讲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如今,他家的小院已成为塔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除了当地干部群众外,还有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已达23万人次。每位到访者,他都会赠送一面小国旗,至今已发放9万余面。

  沙勒克江·依明通过升国旗来表达爱党爱国之情,他还打算将升国旗的重任传承给他的孩子,通过代代相传,让爱党爱国、团结友爱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

  沙勒克江·依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明家庭。

  325  张发祥

  张发祥,男,汉族,1944年1月生,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饶河农场退休职工。

  张发祥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言,为老战友扫墓近半个世纪。如今77岁的他,还将这个承诺“接力棒”传递给自己的儿子。一生执着、履约践诺,他是人们心目中的“北大荒战士”。

  张发祥19岁参军,所在团的副参谋长孙振民见他刻苦学习、钻研业务,经常鼓励与帮助他,使得张发祥很快成为全团的训练骨干。几年后,张发祥退伍返乡时,孙振民到火车站送行,他一句“谁跟我留在北大荒”,让张发祥决定放弃返乡,与他一同投身到北大荒开发建设中。

  1972年冬季采伐中,突然倒下的大树砸在孙振民身上,他永远留在了北大荒。追悼会上,张发祥向孙振民的遗像敬了一个军礼,哽咽着说道:“有生之年,我一定陪伴您,不让您在北大荒感到孤单。”一句誓言,一生承诺。从那一刻起,他对孙振民的承诺,49年来从未改变。

  1975年,张发祥因工作需要调到距场部30多公里外的饶河县关门村驻点巡线,由于交通不便,有时候往返只能靠步行。几十年来,每逢重要节日,张发祥都会往返70多公里为孙振民扫墓,有时遇到极端天气,一个来回要走上10多个小时。

  2009年,孙振民的儿子孙建军从广东回到北大荒,看到父亲整洁的坟墓时,感激不已,对着张发祥长跪不起。2010年,孙建军再次来到饶河农场,要接张发祥去广东安享晚年,再次被他拒绝:“我还要陪着老首长呢!”

  从2000年开始,来孙振民坟前扫墓的除了张发祥夫妇外,还多了他们的两个儿子。张发祥在墓前嘱咐儿子:“将来我不在了,你们要继续为老首长守墓,只要老张家有一个人在,就不能让这里‘荒’了。”

  张发祥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26  张莉华

  张莉华,女,汉族,1973年11月生,致公党党员,北京利民恒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办公司10余年来,她始终以“诚实守信办企业、匠心情怀做食品”的理念导航企业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在产品研发、质量管理等环节严格把关,建立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安全控制系统,被誉为百姓餐桌安全的“守护使者”。

  2005年底,张莉华创立北京利民恒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她以执着朴实的匠心情怀,带领公司农业科技团队,严格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探索形成“推广有标准、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品牌)、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和追责惩戒机制,从产业链源头保障农产品(原材料)品质安全。

  为破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张莉华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户履行刚性承诺,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护价”模式,平均每年收购杂粮类、果蔬类等原材料500多吨,平均每年多支付运营成本数百万元。

  在产品研发环节,她率领企业科研团队,通过采用安全无添加技术、优化工艺流程、个性化包装创意等,相继研发、投产具有北京特质、契合市民消费需求的皇城面食、皇城御酱、皇城小丫酱等系列美食产品,进一步扩大目标市场,迎合消费者新的需求。

  在产品质量管理环节,她提出“不让一件缺陷产品流入市场”标准,引领企业相继建立食品检验检测、食品质量安全评价、供应链标准认证、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四大体系,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终端,全过程构建制度完善、风险可控、监管有效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系统。

  张莉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榜样”等称号。

  327  陆旭东

  陆旭东,男,汉族,1970年6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交通警察大队四中队指导员。

  “用每天的坚守呵护每个孩子的安全”,是陆旭东许下的庄严承诺。14年来,他坚持每天上下学高峰期化身学校“安全卫士”,变执勤为护学,为孩子们开车门、背书包、撑雨伞,把孩子们安全送进校门,确保“涉学”交通事故零发生,累计护学20余万次,护学路程3万公里,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警察爸爸”。

  因为一句诺言,他走了3万公里的护学路。2006年,陆旭东结束了17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基层交警岗位上。2008年,大队把城区最堵路段——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的执勤任务压到了他的肩上。面对组织信任,他承诺不但要打通“堵点”,更要守护孩子的安全。他每天6点20分到岗,遇到特殊天气还要提前20分钟。在学校门口不断地开车门、牵小朋友的手下车、送小朋友进校门,同样的动作他每天重复近500次,来回奔走达10公里。长期的“路面晒”使他皮肤黝黑,一天数百次的喊话导致声音嘶哑,超负荷的奔走造成半月板中度劳损,胃痉挛、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也常常折磨着他。组织上提出给他调整岗位,但他初心如磐,依然每天坚持在护学路上。

  2012年6月,常州成立了以陆旭东名字命名的“陆旭东护学岗”。陆旭东多次提出合理化建议,制定“一校一策”方案,有效提升了交通通行率。目前,“陆旭东护学岗”不仅成了新警入职锻炼的前哨,也成了江苏省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如今已经52岁的陆旭东毅然承诺:“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干下去!”

  陆旭东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等称号。

  328  陆秀缎

  陆秀缎,女,1968年5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林逢镇东养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陆秀缎信守“一定要实现全村脱贫摘帽”承诺,诚信立业,致富后不忘初心,回报桑梓,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摘帽,用行动树起一面党员干部献身脱贫事业的光辉旗帜。

  以品质立信,铸就诚实守信典范。1998年,陆秀缎瞄准市场需求,率先在东养村百冠山种植芒果。她深知唯有以诚信为本,才能在市场上立足。在她眼里,容不下任何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破坏诚信的行为。事实印证,她的百冠芒果个大味美品相好,赢得各地果商赞誉,成为百色乃至全国驰名品牌,远销全国各地。

  以实干立业,兑现脱贫致富诺言。“2020年,我们东养村一定要实现全村脱贫摘帽。”这是陆秀缎对东养村1600余名群众立下的庄严承诺。陆秀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干的。为带动田东县更多农户致富,她毫无保留地向群众传授芒果管护技术,是当地群众眼里勤劳的“糖蜜蜂”。在她的引领带动下,东养村芒果种植面积达2.3万亩,年产量2.8万吨,销售收入1.83亿元。2020年,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东养村全村实现脱贫摘帽,户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目前,芒果种植已经成为东养村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今,各家各户都盖起“芒果楼”,购置轿车、建造别墅等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东养村由贫困村变成小康村,陆秀缎兑现了当年立下的庄严承诺。

  以真诚待人,赢得群众信任。陆秀缎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她不计个人得失,用爱心善举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她动员爱人到林逢街开办农资店,为种果农户供应化肥农药。一些困难的乡亲,都能在店里享受折价优惠。农资店每年都赊销农药化肥,最多的一年赊销了200余万元。

  陆秀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329 陈金英



  330 陈宗新



  331 陈淑明



  332 范振喜



  333 林则银


334 尚广强

335 周飞虎

  336 孟繁中

337 胡拥军

338 钟光平

339 段金辉

340 施德华

341 贺新义

  329  陈金英

  陈金英,女,汉族,1931年12月生,浙江省丽水市兴华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金英53岁时办厂,3000元起家,艰难创业。当企业遭遇困难欠下巨款,80岁的她选择勇敢担当。为了还债,老人顶着寒风摆地摊,90岁时终于还清所有债务,被人们誉为“诚信奶奶”。

  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后的陈金英创办了专门为老年人做羽绒服的服装厂。2011年9月,公司因股东撤资引发资金链断裂,导致公司欠下了2077万元的巨额债务。这一年,陈金英已经80岁。有人劝她申请破产,剩下的债务就不用还了。她没有这样选择,而是将厂房以900万元的低价转手,又卖掉了名下的两套房子,还了1800万元,还剩欠款277万元。有的债主看她年事已高,提出“还不上就算了”。陈金英说:“做人要诚信,不管怎样我都不能失信于人,钱是一定会还的。做人,背可以驼,但腰不能弯!”

  81岁的陈金英租了个小厂房,带了几个老工人,继续生产。可是羽绒服销路不畅,产品积压。到年底,她甚至无法支付12名员工的工资。陈金英横下一条心,一有时间就到街头摆摊卖羽绒服,好不容易凑齐了12万元,她将钱交给员工,让他们过了个安心年。就这样,她把钱存起来,一笔一笔偿还债务。直到2021年春节前夕,90岁的陈金英还完了最后一笔7万元欠款,划掉了还款名单上最后一个名字。

  陈金英荣登“中国好人榜”。

  330  陈宗新

  陈宗新,男,汉族,1963年5月生,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新胜村村民。陈宗新祖孙四代续“守”红军无名烈士墓,接力践行八十四载的坚守。

  1937年1月,一支300多人的红军队伍在白城子村遭遇国民党军队包围,全部壮烈牺牲。“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他们都是好人,不能让好人暴尸荒野!”凭着这个朴素的念头,陈宗新的爷爷陈德宝冒着生命危险,在自家房屋旁挖了一个很大的墓穴,将烈士们的遗体合葬在那里。“你们放心,有我一天,就守你们一天安稳!”他从此成了烈士的守墓人。

  1970年,陈德宝老人去世,他儿子陈榆林成了第二代守墓人。陈宗新作为陈家第三代守墓人,如今已有20个年头。2012年,地方党委、政府筹资对烈士墓进行修缮,重修了纪念碑、公墓和附属设施,正式命名为“龙渠烈士陵园”,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和学生前来瞻仰先烈。随着对红军战斗历程了解的深入,陈宗新对英烈的尊重和崇敬之情与日俱增。不管刮风下雨,他都定期到烈士陵园清扫陵墓、种花植树、浇水修枝、清理杂草,祭拜长眠在这里的红军烈士,这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女儿陈梦雪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也自觉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如今已成为龙渠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她讲解认真细致,流畅深情,因为她知道,她的每一句讲解都深深印记着父辈沉甸甸的嘱托。

  331  陈淑明

  陈淑明,女,汉族,1927年11月生,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申家村村民。

  陈淑明用超越血脉亲情的母爱,先后哺育2名解放军后代,被誉为忠心向党、诚信守诺的“红色乳娘”。

  在战争革命年代,牟海县(今乳山市)一带有300多名乳娘和保育员,她们用无私大爱,养育1223名革命后代,用行动践行“人在孩子在”的庄重誓言。陈淑明是如今还健在的4位“红色乳娘”之一。

  1950年,刚生下二儿子、正处于哺乳期的陈淑明,接下她哺育的第一名乳儿,名叫国军。孩子的父母要奔赴朝鲜战场,只能忍痛将孩子交由别人代养。那时,陈淑明一家生活十分艰苦。但她觉得,孩子父母为我们保家卫国,为他们养育后代是自己的责任,绝对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放心吧,我会好好抚养他!”陈淑明郑重承诺。

  陈淑明的奶水不足,同时哺育两个孩子很困难。她狠下心,给仅两个月大的二儿子断奶,送到娘家让母亲抚养,自己专心哺育乳儿。虽然生活条件不好,可家里的每个人都很疼爱小国军。那时候,芋头都是稀罕物,偶尔吃一次,大儿子都会主动跟小国军说:“你吃瓤,我吃皮。”在悉心照料下,小国军逐渐长得白胖起来。3年后,小国军被家人接走。

  1956年,陈淑明的女儿出生不久,又迎来第二个乳儿雪梅。小雪梅的父母因部队命令,要一同离开。因孩子尚小、无法随行,就交给陈淑明抚养。陈淑明像上次那样,给女儿断了奶,把不多的奶水留给小雪梅。又是3年后,健健康康的小雪梅被亲生父母接回家。

  哺育乳儿时,陈淑明待他们比亲生孩子更珍爱。现在,他们长大了,她说,你们好好的我就心安了!如今,住在北京的雪梅常来看望陈淑明。3年哺育,一生惦念。她用诚信大义,让红色基因世代传承,让大爱精神盎然绽放。

  陈淑明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

  332  范振喜

  范振喜,男,满族,1962年6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

  范振喜30多年践行对党组织和村民的承诺,带领村民自力更生,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为拥有固定资产逾10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的富裕村,受到群众广泛赞誉。

  先公后私,矢志为民。1987年,在许下“带领大伙儿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后,25岁的范振喜当选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他带领村班子下决心整顿矿点,首先说服自己兄弟将其经营的铁矿收归村集体,发挥示范作用。矿点整顿给当年村集体带来相当可观的收入,由此奠定了周台子村发展的第一块基石。

  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范振喜和村民发挥创新精神,率先进行新民居建设、率先进行土地流转、率先进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率先进行村民素质提升。据此,周台子村建立了村庄城镇化、产业多元化、福利制度化、养老一体化的和谐富裕新农村,创造了贫困山区建设的奇迹。

  鱼水情深,血肉相连。1992年秋天,范振喜考察项目时,接触到放射性物质,患上血癌。危难之际,村民自发捐款达10多万元。术后回村,他就像拧紧发条的钟表,继续为民办事。由于多年辛苦工作,他又患上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至今每天仍需服用10多种药物,但范振喜无怨无悔。支撑他干下去的是他对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承诺,是父老乡亲的血肉深情。

  履职尽责,永葆本色。范振喜时时刻刻严于律己、甘于奉献、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多年来,他没让一个家人亲属在村班子和村办企业任职,涉及村里的大小工程,他都不让家人和亲属沾边。各级组织给予他的奖励资金,都被捐献出去。

  范振喜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基层干部、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

  333  林则银

  林则银,女,布依族,1974年2月生,中共党员,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林则银对党忠诚,对群众真情,从云贵高原来到海河之滨,扎根基层14年。她始终牢记“要把居民的事当作天大的事,服务群众马上办”的承诺,为社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2007年,林则银通过招考走上天津市社区工作岗位,来到瑞景街道的社区任职。7.6万平方米的社区、1009户3500位居民,是她服务的对象,这里成了她的“新家”。

  她致力于帮扶弱势群体,为下岗女工、单亲母亲成立“中空妈妈工作室”,搭建“织梦桥”妇女公益平台;将家中无人照料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一一统计,谁家有困难一目了然;实行网格员+党员“二对一”帮扶,为社区弱势群体居民提供免费洗衣、物品代购等服务累计5000余人次。

  她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排头兵”。推动社区与高校、企业等13家单位开展区域化党建共建,构建“一核多联”社区治理共同体;创新民情联系机制,发起“星期五义务劳动”,号召社区党员每星期为社区服务1小时;推动“三长负责制”和“绿地认领管养制”,维护改造社区环境,使老旧社区变成“大花园”。

  她创建“五常五送”服务体系: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群众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打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针对社区250多位空巢老人、20多位独居老人,“早看窗帘晚看灯”,成立6个互助组,形成社区“苦有人问、难有人帮、事有人管”的“一家亲”氛围。

  林则银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天津楷模”等称号。

  334  尚广强

  尚广强,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宏达木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尚广强38年始终如一,铭记回报乡亲的承诺,通过产业扶贫等方式,帮助乡亲就近就业,成功脱贫;同时积极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累计捐出善款4000多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重信守诺、情系桑梓的时代赞歌。

  尚广强出生于黄河滩区的原阳县韩董庄镇荒庄村,自幼家庭贫困,父亲1978年去世后,家里欠债5000多元。全村乡亲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尚广强一家度过最困难的日子。那时他就立下誓言,要用一生回报乡亲。

  1994年,尚广强将全部家当和东借西凑的10多万元投入创业,建立起原阳县宏达胶合板厂,发展成今天拥有16个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尚广强始终不忘誓言,积极回报社会、回报乡亲。工厂招工,他优先吸纳安置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就业,共安置了2100多名滩区农民、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就业。通过下游产业帮扶,扶持周边贫困村和其他地区创办了100多家木材加工厂,并给予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带动1.7万余人受益脱贫。主动承担原阳县与平原示范区11个乡镇254个行政村2100户1.03万余人的脱贫任务,占原阳县和平原示范区贫困人口的18%。截至2020年6月,帮扶对象全部脱贫。

  尚广强铭记乡亲恩情,逢年过节为村里孤寡老人送去米面蔬菜。村民朱克琛的妻子身患肠癌,3次手术费用都是尚广强帮助解决。村民吴国胜从车上摔下休克,尚广强先后共送去20万元治疗费。此外,他出资700多万元为村里修建了道路、学校、幼儿园、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聘请了7名教师,工资由公司发放,村里儿童上幼儿园全部免费。荒庄村已经于2014年整村脱贫,现在成了黄河滩区乡村振兴的模范村。

  尚广强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35  周飞虎

  周飞虎,男,汉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周飞虎始终牢记人民军医的使命担当,在重症医学科工作18年来,先后参加汶川抗震救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内外重大医学救援任务,用实际行动书写守信践诺、服务人民的生动篇章,被誉为“白求恩式好医生”。

  听令而行、敢打硬仗。2015年1月,周飞虎参加援助利比里亚医疗队执行抗击埃博拉任务,与队友共接诊患者61例,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率达80%以上。2016年6月,周飞虎奔赴马里和塞内加尔救治受伤的维和战士,详细制定伤员转运预案,将伤员安全转运回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在北京会诊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为外地患者远程会诊。2020年4月,周飞虎赴巴基斯坦执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任务,并担任赴巴抗疫专家组组长,提供专业指导。

  大爱仁心、救死扶伤。周飞虎认为,病人把生命托付给我们,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这是医生的本分。2018年,一位来自山西的老红军腹部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在当地医院曾出现心脏间歇性停跳情况。家属抱着希望来到重症医学科,周飞虎立即组织全力救治,经过2个月的治疗,老红军不仅恢复了生命体征,疾病也得以痊愈。周飞虎精心救治每位危重患者,在病人生日时组织温暖的病房生日聚会、在病人打电话时贴心地送上一个靠枕,这些暖心动作如同涓涓细流,在病人心中激荡起爱的力量。

  牢记使命、扎根奉献。周飞虎坚持服务基层、服务官兵,多次赴各地参与军内外重大抢救工作,赴外地培训指导基层军医和即将执行援外任务官兵。作为国防科技创新某重点项目主要成员及子课题负责人,周飞虎克服高原缺氧等困难,两上西藏阿里高原,参加野战医院监护病房建设,为高原官兵做好医疗卫勤保障。

  周飞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援外医生、中国好医生等称号。

  336  孟繁中

  孟繁中,男,汉族,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黑龙江比优特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践行诚实守信、承担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孟繁中收获了员工认可、群众信赖和同行信赖。

  1996年,孟繁中从一家只有6平方米的化妆品商店干起。孟繁中本着为顾客负责、为品牌负责的态度,做出了“货真价实,明码实价”的承诺。从那时起,“诚信经营”就根植于孟繁中的心中。

  2002年,孟繁中开始经营超市业务。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年销售额达38亿元,纳税4300万元,解决就业人数9000余人。孟繁中用始终如一的初心和担当构建了企业诚信经营的体系。

  对员工顾客讲诚信。25年来,孟繁中从未拖欠员工工资,承诺员工的事情全部兑现。“不满意就退货”的售后承诺,公司已经实行了16年。2007年,超市在售的一款不粘锅被爆出广告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形,孟繁中立即向工商部门咨询,得到的回复是“锅本身没有质量问题,按规定可以不予退货”,但孟繁中坚持给顾客退回了12万元商品款。2009年“毒奶粉”事件发酵,奶粉厂家要求必须有购物小票才能退货,而孟繁中决定“不能让顾客吃亏,有没有购物小票都可以退”。

  对合作伙伴讲诚信。多年来无论是多收到的货物还是货款,每一笔都第一时间如数返还,孟繁中“讲诚信”的好口碑在当地人尽皆知。

  对社会讲诚信。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孟繁中从大年初二开始,每天与员工一起冲在一线门店,及时制定了“蔬菜成本价销售”和“散装商品打包销售”的抗疫保供应策略,同时连夜搭建拣货配送库房,每天及时把民生必需商品送至100多个居民小区。

  孟繁中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黑龙江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337  胡拥军

  胡拥军,男,哈萨克族,1972年9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北屯市一八一团六连职工。

  为了恪守对父亲“守护边疆一辈子”的承诺,33年来,胡拥军将忠诚镌刻在边境线上,是人们心目中的“戍边卫士”。

  胡拥军的父亲早年间驻守别克多克牧场的哨所,在中蒙边境线3号界碑附近的“三号沟”放牧巡逻多年,胡拥军年幼时就陪着父亲一起巡边。当父亲询问他将来是否愿意接过自己的马鞭,当一名护边员时,胡拥军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自1988年起,胡拥军放牧巡边33年,赶返临界牲畜4000余头(只),拦阻临界人员20多人,制止违法采挖药材、拾鹿角等100余人,提供有价值信息10余条。

  1998年的一天,胡拥军发现自己帐篷前拴了5匹马,5个陌生人坐在他的帐篷里,身上带有口径枪、铁夹子和动物毛皮,多年的巡边经验告诉他,这是趁着牧民转场来盗猎的。胡拥军稳住心神,找到机会将盗猎者的情况报告给了边防派出所。边防民警在这个盗猎团伙出山之前将他们抓获,为国家挽回了损失。

  1999年8月,山里天气骤变,下起了大雪,胡拥军被困在“三号沟”,靠着啃干馕、喝雪水度过了艰险漫长的20天。获救时他身体虚弱,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有人问胡拥军是否后悔,胡拥军坚定地回答:“不管多危险,我都会守下去。”

  胡拥军熟悉深山的一草一木,了解牧区的一山一云。他看天色就知道哪里有雨,看雨量就知道何时会发生泥石流。胡拥军经常向牧民们预警山体滑坡、洪水、大雪等自然灾害,普及牲畜安全转场、疫病防治、科学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还兼职牧区宣讲员,向牧民们宣讲党的惠民惠牧政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着文明实践志愿者走家入户、细致排查,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胡拥军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

  338  钟光平

  钟光平,男,汉族,1968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佐龙乡富裕村党支部书记。

  多年前,由于家境贫困,钟光平的母亲因无钱救治病逝,他立下“发家致富”“帮助共富”等誓言,走上了让富裕村真正富裕的奋进之路。

  一诺:发家致富,摆脱贫困。他向家人承诺:“一定要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创业途中,他历经各种打击,步步艰辛,步步向前,从刚开始发展大棚蔬菜,再到流转土地,兴建家庭农场,他成为全县首批“吃螃蟹”的人。他探索出果蔬套种、多茬轮作等复合高效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季甘蔗两季菜,一亩收入一万块”的产业新路。目前,钟光平的家庭农场面积1000多亩,果蔬全部实现农超对接,年收入超百万元,是全省果蔬种植面积最大的农场之一。

  二诺:当好“头羊”,帮助共富。踏上致富路的钟光平从没忘记拉邻里乡亲一把。2013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后,钟光平更向村民承诺:“我要带大家共同奔向致富路!”他通过赠种子、传技术、帮销售、吸收贫困户务工等方式帮助19户贫困户脱贫。每年无偿提供30多个蔬菜大棚给村民种菜,常年吸纳100多人在自家农场做工。通过传帮带,村里仅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就达20多个,流转土地达2200余亩,500余户农户有四成以上从事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实现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3万元。

  三诺:做诚信人,种良心菜。钟光平常说:“一个人丢了诚信,就会丢了所有;种菜如果没有良心,那干的就是伤天害理之事。”他带头做示范,宁可少赚、亏本,都要诚信买卖。在生产方面,他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坚持无公害生产标准,坚决杜绝使用高毒违禁农药;发现问题蔬菜,损失再大,也要全部处理掉。30多年来,富裕村销往外面的蔬菜,从未发生过任何质量安全问题。

  钟光平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39  段金辉

  段金辉,男,汉族,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金辉躬耕花卉产业17年,凭借诚实守信和劳动创造幸福的经营理念,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专家”,成为推广鲜花种植技术、带领花农增收致富的“领头人”。

  打造品牌,走向世界。经过多年诚信经营管理,“云秀”牌月季鲜切花在段金辉手中问世了。段金辉规范公司、合作社及周边花农的生产流程,统一的质量标准顺势而生。“云秀”品牌的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按照标准生产,分级人员严格把关。由于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诚信经营,当地花农种出的月季品相俱佳,在昆明斗南花市脱颖而出。“云秀”月季声名远扬,花价一路走高,成交量居花拍中心联合体交易量前列, “云秀”之花在云南市场花开一方,走向世界。

  科技创新,云秀花开。段金辉严把质量关,打造特色品牌。通过对月季鲜切花种苗繁育、栽培、修剪等关键技术的钻研,他带领团队探索高效无土栽培技术、积极研发选育新品种,让“花苞大、颜色艳、枝条硬、花期长”变成现实,通过包装二维码和肥水数控技术,成功解决了产品地块溯源问题,提高了品牌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3个,拥有国家授权技术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技术专利7项。

  助力脱贫,担当振兴。段金辉牢记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实现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夙愿。2006年组织58家农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公司+院校+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为农户提供种苗、农资、技术、包装、品牌、销售等一条龙服务。带动通海县及周边地区3500户花农种植月季鲜切花7000余亩,解决就业220余人,户均增收2万元,产业辐射带动实现经济效益3.5亿元。他还筹建“云秀农业创业园”,为大学毕业生、家庭农场主等提供创业空间。

  段金辉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340  施德华

  施德华,男,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讴象社区居民。

  参加抗美援越战争的老兵施德华,为完成老班长生前嘱托,历经艰辛,耗费大半生精力,足迹遍及全国,寻找到26位烈士的亲属,以此缅怀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战友,被誉为一生践一诺的“信义老兵”。

  施德华出生于嘉定区安亭镇一个普通农家,20岁入伍参军。1967年1月,随部队奔赴抗美援越战斗前线。战斗中,他所在的中队先后有26位指战员献出宝贵生命,其中也包括老班长倪振华。

  战后,施德华无时无刻不在怀念曾经共同战斗、最后壮烈牺牲的战友。他忘不了老班长生前的话:“大家要牢牢记住,牺牲的战友也有一个家,活着的同志要在有生之年,代牺牲的战友,去看望他们的亲人。”

  为了不辜负老班长的遗愿和嘱托,1978年,施德华转业回到上海后,开始四处寻找、慰问牺牲战友的家属。在牺牲的26位战友中,有4位是上海籍,他与4位烈士家属取得联系,经常前往看望。当老班长倪振华的母亲病故,施德华专门前往吊唁,替战友行孝。

  退休后,施德华又历时10余年,到各地寻找另外22位烈士家属。22位烈士的家属分布在辽宁、河南、湖南、浙江等地,地域跨度大,寻找难度更大。

  为节省费用,每次寻亲,施德华都会自备干粮,路上就着白开水啃馒头,乘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住最便宜的旅馆。有一次,为了寻找王德清烈士在辽宁盘锦市的家属,施德华一路颠簸,仅单程就花了30多个小时。

  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在每次寻访烈士家属时,总会送上慰问品、慰问金。了解到烈士黄绍英一家10口人生活拮据,他千里迢迢送去1000元慰问金。

  施德华倾注了大量心血收集整理烈士生平资料。2016年底,记录26位烈士生平、再现64中队777名官兵在抗美援越战斗中的真实场景、讲述他们可歌可泣英雄事迹的书籍《烽火劲旅》出版问世。

  施德华说,他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完成对班长的承诺,只要能为战友们做点事情,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341  贺新义

  贺新义,男,汉族,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水屯镇孟庄村党支部书记。

  贺新义组建车队,多年履行免费接送困难乡亲外出就业的承诺,带动多个家庭脱贫致富;他帮助乡亲捎带工钱累计达上亿元,无一差错,被人们称为“信义大哥”;他信守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承诺,积极发展扶贫产业,被村民亲切称为“信义书记”。

  长辈的言传身教,使贺新义从小就把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1994年,贺新义买了第一辆大巴车,开始从事客运业务。针对当时很多乡亲想外出打工却没有车费的情况,他成立了车队,并承诺:“家庭困难的农民外出务工乘车不要钱,找不到活儿免费送回家。”多年来,他信守承诺,通过这种特殊方式减免车费5000多万元,帮助3000多个农村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由于当时银行业务不能通取通兑,农民工挣的钱无法及时寄回家,贺新义就主动承担起捎钱的责任,并保证:“我一定把你们挣的钱原封不动送到家里”。贺新义说到做到,找他捎钱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最多的一次,带钱的信封装满了整整一麻袋。那些年,每到春节前、学校开学等时候,等待贺新义带钱回来成了乡亲们的期盼。

  2011年,面对3000多名村民的期待,贺新义毅然放下多年生意,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承诺:“孟庄村是我的根、是我的家,孟庄村不富我决不罢休。”他自掏腰包300多万元还清了村集体债务,建设了标准化办公楼和村室大院,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协调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了蔬果大棚、光伏发电、建筑工程队等8个扶贫产业,就地吸纳周边群众2800人就业,2019年孟庄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第一时间交纳特殊党费10万元,3次赴深圳购买防疫物资,共捐款捐物达120多万元。

  贺新义荣获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5日 19 版)

342 袁玉兰

343 徐咏梅

344 徐振明

345 郭晓荣

346 郭 旗

347 唐孝标

348 桑南才

349 符木里

350 彭兴利

351 傅光明

352 鲁 鹏

353 曾馥平

354 温 军


  342 袁玉兰

  袁玉兰,女,汉族,1953年10月生,重庆市万州区武陵镇椅城社区居民。

  袁玉兰在得知未婚夫作战牺牲后,不忘对英雄的郑重承诺,毅然认烈士母亲为“妈”,代牺牲的未婚夫侍奉照顾。从26岁到68岁,从风华正茂到鬓发斑白,袁玉兰用常人难以坚持的大爱和真情,用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关爱,践行着一诺千金的誓言。

  上世纪70年代,袁玉兰的未婚夫应征入伍。善良的袁玉兰一边鼓励和支持恋人去参军报国,一边承诺会像照顾自己母亲一样照顾他的妈妈。两人曾相约:退伍荣归之时,就是两人结婚成家之日。然而袁玉兰没有盼来心心念念的未婚夫,等来的却是他牺牲的消息。噩耗传回来时,袁玉兰悲伤不已。比袁玉兰更加悲痛欲绝的是她的准婆婆,在年轻时遭遇丈夫去世、女儿夭折的她,唯一的儿子又牺牲了。悲痛的袁玉兰没有忘记自己对恋人的承诺。她不顾家人反对和周遭闲言,毅然搬到准婆婆家,认老人为妈,代牺牲的未婚夫陪伴照料,用坚守和关爱安抚老人的丧子之痛。

  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四十二载寒来暑往。在漫长的陪伴和守护中,袁玉兰对曾经的准婆婆精心呵护,一日三餐照顾到口味,闲时陪老人逛街、走亲戚,日常生活伺候得比亲人还亲。6年前,老人不小心摔跤造成股骨骨折。在老人住院期间,袁玉兰每日坚持为老人喂饭、擦拭身体、做康复训练和心理抚慰,仅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老人便可以下地正常行走。80多岁的高龄病人在手术后能快速恢复,令医生都惊叹不已。同病室患者家属也纷纷感叹,很多亲生子女都做不到像袁玉兰那样细致入微地照顾。每当有人问起四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下来,靠的是什么?袁玉兰说:“靠的就是当年的承诺,我答应了要照顾好老人,我就会全心全意照顾好‘妈妈’。”

  袁玉兰荣登“中国好人榜”。

  343 徐咏梅

  徐咏梅,女,汉族,1967年10月生,海南天地人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咏梅二十年如一日,恪守“诚信为本”经营理念,用信义打造诚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探索出一条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成为靠诚信兴产业、带致富的巾帼英雄,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她为“最可信赖的人”。

  20年前,徐咏梅在新西兰从事外贸业务时,萌生了把国外先进的生态农业理念和技术带回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念头。回国后,她开始在国家级贫困县海南省临高县创业。她始终恪守“诚信为本”理念,坚持客户至上,笃信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积极纳税,从不偷税漏税。如今,她所创立的公司从起始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8万亩,成为海南第一家实现“订单农业”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凤梨生产商和高端凤梨领导品牌,被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2015年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徐咏梅积极投身其中,实践探索出“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务工”“三位一体”等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让7100多户、3.1万多名贫困人口脱贫,为临高县摘掉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作出贡献。此后,徐咏梅进一步探索出“热带水果专业合作社+扶贫接续模式”,为当地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农人”队伍,带动贫困群众转变为产业农民、技术工人,有效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度,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同时,还通过种苗、技术管理输出、渠道、品牌共享等形式,辐射带动5万多人走上致富之路,实现对政府、对贫困户、对社会的承诺。

  徐咏梅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344 徐振明

  徐振明,男,汉族,1925年7月生,中共党员,原吉林省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中心离休干部。

  徐振明是战斗英雄,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战功;转业地方后,他以忠诚卫忠魂,父子两代人默默付出,守护杨靖宇烈士陵园60余年,用一生点燃信念的火种,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是守护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典范。

  1942年,不到18岁的徐振明参加了八路军,在山东多地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战斗,后来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留下累累伤痕,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1958年,徐振明转业到地方,本可以有待遇更高、岗位更好的选择,但他毫不犹豫选择为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守陵。

  徐振明承诺,要一辈子守护靖宇陵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徐振明踏查山前山后,规划设计绿化方案,带着陵园职工一起挥锹抡镐、植树种花。几年后,陵园夏日繁花盛开,冬季满眼苍翠,每一棵树木都见证了他的执着与坚守。徐振明爱陵、护陵,把家安在陵园边上,把心放在陵园里面,离休后又申请回到陵园做门卫,直到身体行动不便,仍不时回到陵园看看。离休时,他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到陵园工作,将守护陵园的“接力棒”交给了他。一家两代守护陵园63年,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

  徐振明既是民族英雄的守陵人,也是英雄事迹的宣传员。他利用休息时间踏访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寻找抗联遗物,整理抗联故事。每年清明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徐振明走进学校、部队、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作专场报告,主动为青少年、部队官兵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他还应邀在几所学校兼任校外辅导员多年,为孩子们讲述杨靖宇将军的英雄故事,深受师生欢迎。

  徐振明荣获“时代楷模”、吉林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5 郭晓荣

  郭晓荣,男,汉族,1971年3月生,中共党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为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承诺,不辜负父亲期望,郭晓荣为囊谦扶贫事业倾注心血。他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带领高原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被广大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我们的晓荣”。

  囊谦县是1984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属于青海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1991年6月,郭晓荣中专毕业后,毅然来到这个父亲奋斗过的地方,一待就是30年。刚参加工作时,他利用所学知识,研究青稞、小麦、蔬菜等农作物增产途径;担任分管科技的副镇长时,他认真学习并宣传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难题;担任镇党委副书记时,为一个村民小组能够摆脱靠滑索过河的困境,他扎在桥梁建筑工地监督项目质量。群众喜悦的笑脸,让他坚定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信念。

  2007年初,郭晓荣调任扶贫开发局工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他长期加班加点,根据当地实际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产业扶贫,促进群众多渠道增收。无论政策宣讲,还是项目落实,他坚持用10倍的热情、百倍的耐心、细致的工作,为群众解疑释惑,把政策落到实处。在落实囊谦县白扎乡也巴村158户村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时,郭晓荣组织力量利用近半个月时间,挨家挨户走访做工作。

  郭晓荣将最美的年华奉献给脱贫事业,先后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2017年4月初,在开了一天工作会后,他一头倒在会场。由于抢救及时,虽然转危为安,但从此速效救心丸就和工作日记本一样,成了郭晓荣的必需品。虽然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一想到责任,他始终不曾放弃心中的坚守。2019年底,囊谦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县3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果累倒在路上,那就让我化作不朽的山脉,守望我所热爱的雪域高原、我的扶贫事业!”这是铭刻在郭晓荣心里的誓言。

  郭晓荣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6 郭旗

  郭旗,女,汉族,1988年3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众力佳和多宝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经理。

  她是替公公还债、靠诚信立家的好儿媳,也是以诚信为本、带动村民共同致富的行业佼佼者。年仅23岁的郭旗勇敢承担公公家欠下的千万元债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兑现了欠债还钱的承诺,成为广受当地赞誉的“好媳妇”。

  一诺千金,创业偿还巨额债务。2011年,郭旗嫁给同村青梅竹马的男友。不久,在一次家庭会议上,郭旗的公公拿出一沓总计逾2000万元的欠款单。这时,郭旗才知道,公公家经营的养殖场已经连续亏损五六年。对于初入社会的郭旗来说,2000万元债务是个天文数字,但她认为做人不能不讲诚信,做事得先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为了还上欠款,郭旗辞掉工作,接手公公的养殖场,开始养殖多宝鱼。为了养好鱼,郭旗住进养殖场宿舍,从头开始学,最累的时候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为的就是偿还债务,守住诚信。每当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郭旗总会跟自己说:“不管有多困难,欠人的钱必须要还!”为了管理好养殖场,郭旗自学会计知识,每天记账算账,做好总结。经过3年的努力,她使养殖场扭亏为盈。2018年年初,终于彻底还清了2000万元的巨额债务。

  小信诚则大信立。为了让员工干得放心、安心,郭旗将员工的季度奖金改为按月发放,年复一年、风雨不误。慢慢地,员工们发现这个年轻老板说得出、做得到,从不食言,只要大家尽心尽力地付出,就会有相应的收获。如今,每当郭旗发奖金,员工们总会说:“先放着,不着急用钱,年底再给就行。”

  郭旗的诚信不仅赢得市场口碑,还带动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金字招牌。为确保养殖产品品质,郭旗承诺全程不使用抗生素,并建立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由于食品安全有保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正当养殖户们为销路发愁时,郭旗牵头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合作,帮助当地其他养殖户解决了销路问题。在她影响下,很多渔民从传统捕捞业转向海水养殖业,带动养殖户就业100余人。

  郭旗荣获辽宁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7 唐孝标

  唐孝标,男,汉族,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16年前,唐孝标从老家福建福清来到陕西宜君投资,重合同、守信用,坚持诚信经营,热心社会公益,为宜君建设发展贡献力量,被群众亲切称为“福清哥”。

  他以建筑质量铸造信誉。建筑企业盖房要诚信、质量就是生命线,是唐孝标始终践行的职业信条。2005年,他担任总经理后,决定到铜川市宜君县发展。10多年来,唐孝标与公司员工艰苦创业,以高质量标准抓建筑工程,在宜君县建成一批高品质的高楼大厦,一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现代化超市、商场以及旅游度假村等相继建成,为当地改善居住环境、购物环境、投资环境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他还为宜君交通建设投资2000万,让全县乡镇都通上客车,相继引进天然气公司、公交公司,让居民生活、出行条件得到改善。

  他以履责守约保障信誉。信誉至上、诚信守法,是唐孝标始终坚守的经营理念。他为公司立下3条“铁规”:税收一分不少交、工资一分不拖欠、社会责任应担尽担。16年来,公司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平时,他坚持检查工人工资发放情况,建立工资发放资料档案,杜绝工程单位冒领工资。公司为一线职工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帮助职工解决困难,使职工们留得安心、干得舒心。他还给企业制定完备规范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机制,严格按照规定与客户开展项目合作。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当地“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

  他以公益事业拓展信誉。唐孝标坚持做好事行善举,多次向环卫工人、下岗人员、困难学生等捐款。他出资500万元成立公民道德基金,用于关爱帮扶道德模范。另外,还出资200万元成立“助学基金”,常态化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向宜君组织部门交纳特殊党费,还向铜川市红十字会等积极捐款。据不完全统计,16年来,他已累计捐款700多万元支持公益事业。

  唐孝标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8 桑南才

  桑南才,男,傈僳族,1971年12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邮政集团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分公司泸水市称杆乡邮政所所长。

  33年来,桑南才从“小桑”到“桑哥”再到“桑叔”,一条山路,一个身影,一生践诺,往返于全乡13个村委会5个投递段和乡直机关单位之间,平均每天行程160公里,默默坚守着大山深处的绿色生命线,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被群众称为傈僳山寨的“托厄哈扒”(傈僳语意为“送信人”)。

  兑现承诺,坚守岗位。2016年以来,乡亲们的网购需求量成倍增长,邮政所里的投递业务量也迅速攀升,每天都有80多件邮件需要及时投递,最多时超过200件。投递业务量虽然攀升了,但桑南才没有延长投递时限,影响服务质量。“大年三十也得送,这是乡亲们买的新棉被、新衣服,把它们送到乡亲手里,让他们过个暖暖的春节。”桑南才说。2021年春节期间,邮政所快递邮件量很大,桑南才承诺春节期间不打烊。乡亲们劝他过完春节再送,他却说:“过节邮件更不能耽搁,大家都等着收年货,我要把邮件送到大家手里,心里才踏实!”

  真情服务,群众信赖。桑南才首创云南省少、小民族聚居区邮政特殊服务模式,除了及时准确将一封封邮件送到村民手中外,他还是山里的“义务采购员”,无论是大米食盐、化肥农药,还是生活用品,只要乡亲们打个电话或者提前说一声,桑南才都会采购好送上门。“他就是党派来的亲人啊!”王玛基村的核波才赞道。核波才身有残疾,靠着远嫁的妹妹汇款接济,桑南才在投递报刊和送包裹的同时帮他汇兑,并送到他手中。

  助力脱贫,增收致富。桑南才依托邮政电商平台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为了方便乡亲们销售农产品,他开了“邮乐小店”,帮助乡亲们把荞麦、天麻、大蒜、蜂蜜等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贴心人”。为了帮助村民杨赵才一家脱贫,他拿出15万元助其发展运输和养殖。他还利用走村入户送邮件的机会,主动宣传外出务工政策,鼓励村里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收致富。

  桑南才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49 符木里

  符木里,男,黎族,1967年8月生,中共党员,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中心学校教师。

  坚守“孤岛”教学点28年,符木里在三尺讲台和乡村教育的天地里播种希望,将一批又一批学生送出孤岛,用坚守和付出,照亮岛上孩子求学之路,被称为“孤岛园丁”。

  不忘初心,坚守孤岛。儋州市松涛水库南岸有一处半岛三面环水,背靠一座没有路的大山,村民们出行只能靠渔船穿越水库,一个来回就需要两个多小时。为了岛上孩子上学,设了一个教学点。1988年,符木里来到岛上,当起了教学点上唯一的老师。孤岛上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2000年之前,村里连电都没通,晚上备课及批改作业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进行。因为交通不便,他只能乘船出岛,一次买够一批不易变坏的食材,连续吃上两星期。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为了山里的孩子们能有书读有学上,从1988年到2016年,他坚守孤岛教学点28年,将一批又一批学生送出孤岛,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爱心陪伴,甘做明灯。在教学生涯中,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教一门课,就要教出成绩,带一个班,就要带出特色。爱心是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用自己的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28年间,符木里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面对可以离开“孤岛”的抉择时,看着家长渴求的眼神,看着孩子们早上背着书包而来、放学背着书包离去的身影,他迈不开走出去的脚步,心里放不下这些孩子……

  随着时代发展,位于儋州市南丰镇新村村委会的志文教学点如今已不复存在。2016年,最后一批2个学生上完小学二年级的相关课程之后,符木里正式调离该教学点,前往镇中心小学任教。每年的教师节,学生的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声发自内心的问候,都让他感到开心和满足。符木里说:“我的坚守成就了满园花香,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

  符木里荣获海南省优秀乡村教师称号。

  350 彭兴利

  彭兴利,男,满族,1961年1月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彭兴利当村干部37年来,始终牢记“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的承诺,带领全村搞玉米制种、壮大肉牛养殖、做强乡村旅游,让一穷二白的中榆树店村旧貌换新颜,成了京郊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1984年,彭兴利当选村委会主任,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任伊始,他就暗下决心,无论自己受多大的累,一定要让村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要摘掉村里的“穷帽子”,他决定从发展玉米制种入手。为保证玉米种子纯度,育种期间,必须控制田间母本散粉株率在2‰以内。他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带领村民到地里摸苞去雄。这一干就是小十年,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玉米制种专业村。

  村民收入有了改善,彭兴利又开始琢磨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带头搞肉牛养殖,当年就净赚7万元。村民们没了顾虑,都争着抢着搞起养殖。2001年,村里建起两个肉牛养殖小区,实现规模化养殖。2003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5500多元,达到历史新高。村民富了,集体也摘掉了“穷帽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生态保护措施的不断加强,村里原有产业逐步被淘汰。新农村建设完成后,彭兴利认识到,大家要想富,就得办民俗游、吃“生态饭”。为提升全村整体游客接待水平,他多次组织民俗户开展厨艺技能、接待服务礼仪培训,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帮助村民转变服务理念。如今,全村共有乡村旅游经营户65户,包括9户精品民宿,近30户市级四星级、五星级民俗院,全年民俗游总收入超过300万元。昔日贫困村,旧貌换新颜。

  彭兴利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1 傅光明

  傅光明,男,汉族,1953年10月生,中共党员,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立企业38年,傅光明坚持做诚信人、卖诚信鸡、办诚信企业。初次下海被骗,他反而领悟出生意人诚信经营的意义;中途还债被困,他咬紧牙关还贷意外收获众人信赖。他用每一羽鸡守护食品卫生安全,践行自己的诺言。

  起步遇挫,亲身感知诚信宝贵。1983年,初次下海经商的傅光明正准备大干一场,千里迢迢从外地购入300枚“莱杭”种鸡蛋,精心呵护等待破壳。没承想鸡蛋早已过了孵化期,300枚鸡蛋只孵出一只小鸡,21天的照料成为空等,数万元投入血本无归。意识到自己被骗的傅光明深刻体会到诚信经营的宝贵,决心在此后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坚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咬牙还贷,守信成就困境机遇。有了诚信做基石,傅光明重新出发,带领养殖团队做大做强。1992年,为实现现代化生产,傅光明向7家银行贷款1000万元,从丹麦引进了一条从屠宰、分割到包装一体化作业的加工生产线。1996年,宏观政策调整,贷款展期规定发生变化,7家银行纷纷要求提前收回贷款。然而,当时生产如日中天的公司如果把资金全部用于还债,势必受到重大影响。傅光明只能咬紧牙关、勒紧腰带,将每个月的全部销售额近100多万元全部用来还贷,足足苦撑一年还清债务。还款之事逐渐在业界传开,傅光明和公司的信誉度大大提升,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傅光明两度受困均与“诚”结缘,大起大落之间越发感悟到诚信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食品生产相关企业更应该加以重视。上世纪90年代,曾有人向傅光明廉价销售一种鸡肉自动注水器,每只鸡注水后的重量至少增加一两,结果被傅光明断然拒绝。他始终告诫自己和员工,“企业两条命, 一条是质量,一条是诚信。”

  凭借诚信经营把一只鸡做成了大产业后,傅光明通过公益捐款、建设希望小学、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同时,主导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文化扶贫、慈善扶贫等方式,带动光泽、浦城、政和、资溪、镇原等5县数万群众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傅光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352 鲁鹏

  鲁鹏,男,汉族,1972年7月生,中共党员,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因为对母亲的承诺,有了18位“爷爷奶奶”;因为对福利院孩子的承诺,有了几十个“儿女”;因为对老百姓的承诺,成立了“鲁鹏志愿服务队”。鲁鹏以“用一生践行诺言,凭奉献点亮未来”的精神带动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

  对母亲的诺言,二十五载不改。鲁鹏的母亲是上世纪70年代德阳市的一名民办教师,经常带孩子们到村敬老院慰问。受母亲言传身教影响,鲁鹏从小就与敬老院的孤寡老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向母亲承诺:“妈,您年纪大了,敬老院的事交给我!”从此,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诺言,坚持每月上门看望、照料老人,25年来从未间断。老人们都是他的“爷爷”“奶奶”,都把他视作最亲的亲人。鲁鹏和18位“爷爷奶奶”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对孩子的诺言,坚守质朴的约定。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也是鲁鹏帮扶的重要对象。有一次,一位身患自闭症的孩子脱口而出喊他“爸爸”,鲁鹏接下了这个特殊的身份,答应孩子们:“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爸爸,拉钩!”他觉得找到了一条路,一条用“成为孩子父亲”的承诺去换取孩子们幸福的路。他定期上门看望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给他们带来糖果和玩具,陪他们做游戏、说心里话。在他的坚持带动下,很多同事、志愿者纷纷加入到了帮助弱势群体的队伍中,帮扶范围也逐渐扩大至当地多个敬老院、福利院,让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孩子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对社会的承诺,感动一座城市。2012年,以鲁鹏名字命名的“鲁鹏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逐步发展成为拥有2300余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联盟。他们向社会公开承诺:“我在您身边,城市更美好”。脱贫攻坚,他们到偏远山村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们走进小区测体温、发物资,协助登记来往车辆、进行人员排查……无数个“鲁鹏”活跃在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践行着承诺,让志愿服务在当地蔚然成风。

  鲁鹏荣获全国最美志愿者、四川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

  353 曾馥平

  曾馥平,男,汉族,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常务副站长。

  一句承诺,就是26年的坚守。从中科院到贫困山区,曾馥平远离繁华都市,扎根山区,从不言退,首创易地扶贫搬迁新模式——“肯福模式”,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带领团队潜心钻研,让石漠化山区披上绿装,为脱贫攻坚插上科技“翅膀”,当地老百姓亲切地喊他“真扶贫的好兄弟”。

  “您放心,我是共产党员,是党派到环江扶贫的。我答应您,您向往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实现。”这是26年前,曾馥平初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调研时,在农户家中对一名毛南族老乡作出的承诺。然而,就是这个承诺,让他一待就是整整26年。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位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中,是广西3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1994年7月,而立之年的曾馥平远离爱人和3岁的女儿,只身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担任县扶贫工作队队长,从此便扎根在毛南山乡,走上带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曾馥平有多次机会到条件更好的单位工作,但对毛南山乡贫困群众的牵挂情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坚定了他留下来的决心。

  26年的坚守,见证了山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曾馥平率先在环江首创移民搬迁“肯福模式”,带领移民因地制宜发展水果、甘蔗、畜禽等产业。老百姓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20年2.1万余元。该模式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肯定,也为广西易地扶贫搬迁提供了经验。

  26年的坚守,让山区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该县石漠化严重,人均不到5分耕地。曾馥平带领团队提出“山上种树、山下种果、地种牧草、栏中养畜”的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既解决畜粪问题,又能解决肥料和水土流失问题,这样“双赢”的模式使百姓收入逐年攀升。他带领团队不断摸索,总结扶贫经验模式,实现了石漠化治理和脱贫致富目标,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先后在当地启动实施,成功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曾馥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54 温军

  温军,男,汉族,1989年9月生,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博诚蔬菜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温军坚守“公道凭心、诚信为金”信条,以过硬产品质量、良好经营信誉,树立诚信形象,做大做强企业,宁可自己吃亏、不让信誉受损,打造值得信赖的蔬菜品牌。

  他推进技术创新,用过硬质量打造信誉。多年来,温军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理念。他注重产品生产数字化改造,其中一项果蔬智能化深度清洗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使优品率提升35%。为开拓海外市场,他推动脱水蔬菜产品质量接轨国际标准,通过多项国际认证。凭着过硬质量,赢得客户信任,营业额逐年递增。2020年,企业在抗疫情、促生产形势下,产量比上年增长35%,营业额达3200多万元。

  他实行全程管理,用凭码可溯增进信誉。“我承诺、我做到”是温军对客户的保证。为让客户对产品放心,他将大数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和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客户可以凭借“追溯编码”查看产品加工全过程,提高生产透明度。目前,公司生产的蔬菜产品已经走向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0年,公司出口销售收入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2%。

  他坚持公道凭心,用诚实履约坚守信誉。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出口集装箱运费上涨。按照原先合约出口,履约一次就要亏损近10万元。公司每月要出口20多个集装箱,巨额亏损将使企业运转困难。但如果毁约,把产品卖给新客户,每个集装箱能盈利近20万元。面对诱惑,温军诚信守约的念头没有丝毫动摇。他带领员工咬紧牙关、坚决履约,按原订单发货。虽然承受很大损失,但是赢得客户尊重和信任。

  他助力脱贫攻坚,用回馈社会提升信誉。温军把回馈社会当作责任,在发展壮大企业过程中,始终不忘记带动家乡父老共同致富。他实施“基地+农户+订单”模式,春季和农民以保护价格签订购销合同,秋季随行就市,但不低于合同价格进行收购,确保农民“有赚头”。他在用工时优先招收贫困职工,通过解决就业帮助贫困户增收。

  温军荣获山西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西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 人民日报 》( 2021年07月16日 09 版)

355 谢立亭

356 谢运良

357 谢惜丹

358 路生梅

359 廖竹生

360 熊子勋

361 樊建川

  355 谢立亭

  谢立亭,男,汉族,1940年1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阜桥街道牌坊街社区居民。

  谢立亭退休后,继续践行“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誓言,将对党的庄严承诺融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之中,自创“红色三宝”宣讲模式,被誉为退休不褪色的“红色宣讲员”。

  谢立亭将忠诚于党的事业、宣传好党的政策,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2000年,他退休时,被社区聘为义务宣传员。“退休不褪色,我要成为一名优秀夕阳红队员,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他在日记中写下誓言。

  20多年来,为当好“红色宣传员”,谢立亭反复摸索实践,总结出群众喜爱的三件宣讲“法宝”。第一件是“红色名片”,正面印着宣讲内容,新鲜、好记、更好保存;背面是他的电话和一句话:有困难找社区,需帮助找谢立亭。第二件是“红色小册子”,他紧密联系群众、贴近生活、结合实际,把自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体会写出来,汇编成册印发给大家。第三件是“红色歌曲”,用群众喜欢的歌曲作为曲调,填上自编宣讲词来演唱,通俗易懂的歌词,耳熟能详的旋律,使宣传更有激情、更有感染力。多年来,谢立亭共印制“红色名片”130多种,发放“红色小册子”6万多册,创作“红色歌曲”100多首,写出80多万字讲课材料,到企业、学校等单位宣讲700多场次,用实际行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誓言铮铮如钢,初心坚若磐石。多年忙碌在基层宣讲第一线,使谢立亭患上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的心脏病。但是,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诺言,不知疲倦地奔波在理论宣讲、服务群众的道路上。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11年,牌坊街社区成立“谢立亭党小组”,后来发展成为“谢立亭正能量宣传党小组”,组织离退休老党员参与社区事务,开展百姓宣讲,弘扬社会正气。目前,“谢立亭党小组”在任城区已发展到130多个,成为活跃在社区里的亮丽风景线。

  谢立亭荣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356 谢运良

  谢运良,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百捷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20多年来,谢运良坚持“诚”字当头,诚信立企,践行助残行善、扶贫帮困的承诺,被当地群众称为“诚信典范”。

  守信践诺,以诚立身。谢运良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丧母。18岁高中毕业后,吃苦耐劳的他外出闯荡,干过搬运、建筑、销售等工作,凭借诚实守信的人生准则,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得到好心人的帮衬,赚取了“第一桶金”。1998年冬,谢运良回到家乡创办了吉兴纸业,“以诚治业、以爱兴业”是他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他积极履约践诺,诚信经营,企业越办越好。目前,他名下的企业年产值逾2亿元,年纳税1000余万元,纳税信用评级一直是A级,是“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诚心帮困,脱贫致富。通过诚信经营,谢运良的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承诺,要一辈子把助残帮困爱心事业做下去!”谢运良坚毅地说。2015年6月,他主动向宜章县委、县政府请缨:“愿意承担帮助全县贫困残疾人脱贫的任务。”截至目前,谢运良的企业累计吸纳1200余名残疾人就业,残疾员工占比一直保持在55%以上。他结合每位残疾人自身状况,扬长避短安排适宜岗位,与正常人同工同酬,并为他们购买“五险一金”等,做好劳动服务相关保障,让他们安心工作。他投入100万元创建“培训基地”,先后培训残疾人1800余人次,一批批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实现稳定脱贫。他投资3000万元建成2条“扶贫生产专线”,结对帮扶贫困户11792人,总分红额达3036万元。他积极推动解决贫困地区民生问题,修通省际“断头路”10条,解决宜章县城唯一饮用水源地黄岑水库上游来水芙蓉矿区废水直排污染问题,近10万群众受益。

  谢运良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南省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评为全国“诚信之星”,荣登“中国好人榜”。

  357 谢惜丹

  谢惜丹,女,汉族,1990年3月生,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谢渡村村民。

  罹患重症、痛失爱人,面对自己苦难的人生,谢惜丹始终保持一颗诚实善良的心。丈夫因重症去世后,谢惜丹在自身家庭困难情况下,主动将为丈夫治病募集得来的余下善款回捐社会,将爱心传递下去。“诚信妻子替夫回捐”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

  2013年,年仅23岁的谢惜丹被诊断患上尿毒症,此后她不得不靠透析来维持生命。2018年1月,谢惜丹与同为尿毒症患者的陈煜结婚。同年8月,在社会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谢惜丹筹足手术费用,肾移植手术成功,可是他们为治病已经花光家里所有积蓄。2019年7月3日,为让陈煜接受肾移植手术,谢惜丹夫妻二人不得已,在网络平台发起募捐,共募集20万元善款用于治疗。2019年7月14日,陈煜进行换肾手术,可是术后出现感染,不幸离世。

  丈夫去世之后,谢惜丹强忍悲痛,思量再三,在自身需要长期服药,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决定将原先筹集给丈夫治病所剩的12万元善款全部回捐社会,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谢惜丹依托慈善组织,确认了一批经济困难的病患作为捐助对象,并跟随工作人员上门看望慰问,不仅从经济上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更从情感上传递社会温暖。谢惜丹说:“假如我丈夫还在,我相信他也非常支持我这种做法,把这12万元善款回捐社会,让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作为一名肾移植者,谢惜丹需要长期服药,生活并不宽裕,目前还在租房住。但她一直乐观向上,热心公益,积极参加义演和公益活动,把阳光和温暖带给身边的人。2015年,谢惜丹主动登记成为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几年间,年轻的谢惜丹经历很多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也收获到平凡朴素的人间大爱,用坚强、乐观和爱心谱写着精彩的人生。

  谢惜丹荣获广东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8 路生梅

  路生梅,女,汉族,1944年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省佳县人民医院退休医生。

  路生梅坚守“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诺言,秉持医者仁心理念,扎根贫困艰苦革命老区,运用精湛儿科专业医术,守护孩子健康,服务一方百姓,被誉为一诺千金、德耀杏林的“信义医生”。

  1968年12月,24岁的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来到贫瘠荒凉的陕北高原。从青春韶华到满头白发,她把青春奉献给这片黄土地,只为兑现誓言:改变落后医疗条件,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来到佳县以后,比起艰苦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更让路生梅揪心的是当地极其落后的医疗水平。工作不久,她出诊救助一位难产妇女,可一进门就发现有个老婆婆正准备用一把家用剪刀来铰脐带。路生梅立刻制止、抢过剪刀,用自带的消毒器械给孩子断脐、包裹。这次出诊,更加坚定她扎根当地、服务百姓的信念。

  一句承诺,践行半生。多年来,路生梅多次放弃返京机会,在革命老区的县级医院扎下根来,一干就是50多年。她致力于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创办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创建爱婴医院,推进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为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作出突出贡献。如今,佳县的医疗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新生儿死亡率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60‰降至0.6‰。

  生命不息,服务不止。1999年退休后,路生梅信守承诺,继续留在佳县,每周定期到医院义诊,平时在家里为群众看病。她说,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更没有退休年龄。退休22年,路生梅义诊患者超过15万人次。

  热心公益,传递爱心。在义诊看病之外,路生梅还积极投身公益,拿出自己获得的10万元各类奖金用于公益活动。2020年春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76岁的路生梅向党组织交纳1万元特殊党费,并向所在党支部递交驰援抗疫一线的“请战书”。

  路生梅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59 廖竹生

  廖竹生,男,汉族,1997年9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村民。

  残疾青年廖竹生,信守着对贫困残疾群体的承诺,带领大家创业,创造美好生活。他用勤劳、务实、担当,走出一条勤劳致富路。

  廖竹生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双手手腕先天畸形、无法伸直,这让他一度很自卑,消极对待生活,可看到父母为了照顾他和3个弟弟妹妹,早早两鬓斑白,孝顺懂事的他暗下决心要振作起来。

  2015年,廖竹生成为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的一员,获得了就业培训合格证书。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进入宁都电商产业园工作,开了一家布鞋分销网店,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同年,廖竹生与几个残疾人朋友组建了当地首个残疾人创业团队——励志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创业过程中,廖竹生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以产品质量为安身立命之本,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2016年,由于天气、运输等原因,广东、浙江等地客户收到的赣南脐橙出现腐烂现象,廖竹生得知后,立即向客户补发或如数退款。2019年,赣南脐橙因干旱减产,而销售却一再走俏,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时常面临货源紧缺的情况,有人便建议“用一些次果装进箱子里”“购买外地脐橙来代替赣南脐橙”,但廖竹生想也不想就拒绝了:“赣南脐橙是赣州的金字招牌,我们必须守护好,不能赚昧心钱。”

  2020年起,他鼓励励志园的成员们另立“门户”,根据各自所长,在不同领域回馈社会。如今,走马赣南城乡,村民在田间地头现场播报,基层干部上直播间代言吆喝,网友分秒必争“云上”下单,快递小哥快马加鞭线下送达……这一切,与无数个和廖竹生一样的人的努力息息相关。2021年,廖竹生再次踏上创业之路,新公司正在装修,一幅新的蓝图正在他脑海里绘制。“让更多人发展电商增收致富,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承诺。”

  廖竹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360 熊子勋

  熊子勋,男,汉族,1927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

  凭着一诺千金的执着信念,熊子勋用60余年时间寻遍每一座山头,查清58名牺牲战友的下落。两度患癌、一眼失明,仍然坚守承诺、不言放弃,每找到一人,便为他们造墓竖碑。熊子勋用毕生践行诺言,被誉为“信义战友”。

  1949年3月,谷城县独立营第三连奉命剿匪,不料在茶园沟遭伏,58名解放军战士下落不明。谷城县特派作战经验丰富的熊子勋为区长再次进山剿匪。9个月后,成功解放谷城西南山区。当熊子勋带人进入茶园沟时,顿时惊呆了:草丛中到处散落着解放军战士的烂衣服、烂鞋子、破袜子,尸骨却不见下落。熊子勋含泪将战友们的遗物就地埋葬,并在心中立下重誓:“哪怕用尽一生时间,我也要找到58名战友!”

  1951年,在湖北日报社工作的熊子勋主动申请调回谷城。工作之余,多次进山寻访牺牲战友的下落,搜集战争史料。辗转千里,终于在四川找到这份珍贵的名单。正是根据熊子勋找到的这份名单,牺牲的战友被一一追认为烈士。

  1982年,熊子勋被诊断出胃癌。家人和领导怕他出意外,阻止他进山。他却悄悄留下遗嘱,独自进山。1988年6月,他在茶园沟寻访两名牺牲战友的坟,快爬到半山腰时突遇大雨,一股泥石流把他冲下山去。翻滚中,他被两棵树挡住身体捡回一条性命,右眼却被严重刺伤,最终失明。1989年,熊子勋又罹患肝癌。他再次给老伴写下遗嘱:“只要有一口气在,我就要完成我对死去战友的承诺!”就这样,直到2011年,最后2份烈士证明被送到了他们的子孙手中,58位战友及另外2名革命群众的牺牲经过、掩埋地点被他全部查清,60余年的艰辛寻找终告圆满。

  1979年以来,他着手为牺牲战友写书立传,在患白内障视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24年间数易其稿,于2003年完成50多万字的手稿《磨盘山平暴记》。2008年7月,该书以《黎明的钟声》为名正式出版。那天,熊子勋来到谷城县烈士纪念碑前,将新书摆在烈士坟前告慰英灵:“书写出来了,人们会记住你们的!”

  熊子勋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361 樊建川

  樊建川,男,汉族,1957年9月生,中共党员,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

  捐100座博物馆,让一己之藏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财富。樊建川以文博事业的赤诚追求践行诚实守信,用收藏历史的匠心匠行守护文化传承,用共产党员的满腔热忱画下践诺的注脚。

  受父亲的影响,樊建川从小就对抗战前辈充满敬意,很想通过收藏,去挖掘英雄故事,传承民族精神。从军人、教师,到官员、商人,再到博物馆馆长,年逾花甲的樊建川经历过多次身份的转变,唯独几十年来对守护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丝毫未变。他在收藏梦里找到了更大的人生意义。他从来没把耗费财力、物力与精力建成的博物馆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为这个民族留下记忆。樊建川说:“这辈子发誓要建100座博物馆,死后全部捐给国家。”目前,他已通过法律文件明确表示,将建川博物馆等所有资产全部捐赠给成都市人民政府,让一己之藏真正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财富。

  要数量也要口碑,他把每一座博物馆都建成“大学校”。樊建川扎根历史、扎根土地、扎根群众,建成总占地500亩、建筑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博物馆聚落,累计藏品达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级珍贵文物4000余件,居全国同类主题博物馆之首。开馆以来,已接待2000余万人次,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抗战精神、红军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他把博物馆建成服务民生、服务发展的新窗口。樊建川建馆以来,始终承诺低票价开放政策,每年受惠观众150万人次以上,优惠门票费用1000万元以上。建川博物馆聚落将众多资源优化整合,汇集多业态文化与服务配套设施,带动了当地文博、文旅、文创产业发展。博物馆聚落所在地成都安仁镇被列入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投身公益事业,他以博物馆为平台践行社会责任。多年来,樊建川向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纪念馆等捐赠文物3000余件。2016年,他投入1000万元建成纪念抗战援华义士的群雕广场,免费对外开放。

  樊建川荣获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标签:德耀中华;全国道德模范 责任编辑:吴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德耀中华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