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港澳台·华人 正文
从“宝岛故事”到“上海传奇”——三位沪上台商的改革开放亲历记
2018年12月24日 19:49: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黄扬 潘清

  新华社上海12月24日电 题:从“宝岛故事”到“上海传奇”——三位沪上台商的改革开放亲历记

  

  40年改革开放历程波澜壮阔。上世纪80年代末,两岸恢复交流后,“大陆投资热”不断升温,台商群体成为大陆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接踵而至的他们,带着曾经的“宝岛故事”,在黄浦江畔写下“上海传奇”。

  “这是伟大的变革”

  78岁高龄的李茂盛,在他首次“登陆”30年后的2018年,获得了上海市的“001号”台湾居民居住证。

  在上海市郊金山区亭林镇的“花园式工厂”里,李茂盛向记者回忆起1988年两岸刚刚恢复交流,他陪台湾同行到大陆寻亲访友的情形。

  “在上海老城隍庙附近,我们找到了很多年前的一间工厂。建筑还在,但当时已有很多人住在里面。”李茂盛说,改革开放之初的上海,与今天的国际化形象差距较大——老城区里,有人要弓着腰、爬上狭窄的梯子,到阁楼里才能睡觉;早晨,各家各户拎出马桶,统一清理。

  1994年,他再到上海。这位闻名台湾的“手套大王”,带着转型升级的手套工厂项目落户金山区。

  “我出生在台南麻豆一个贫寒农家,从小亲历过台湾经济的低迷、农民的贫苦,后来又见证经济起飞。改革开放后,到了大陆,我相信迎来的将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现在看,我们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是实实在在的受益者。”

  他认为,自己当初选择几乎没有外资的金山,是和这片土地有缘。当地稳定的劳动力供给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到上海金山投资的最初10年,他带领翔茂集团将塑胶手套的年销量从4亿只提升至46亿只,将企业打造成为全球名列前茅的专业手套生产厂商之一。

  在转型升级方面,李茂盛也敢为人先——从手套代工,到种植盆景苗木,从研发改善汽车尾气的石化添加剂,到办驾校,再到拓展大健康领域业务,不断创新,踏准时代节拍。

  谈及改革开放,他情不自禁赞叹这是“伟大的变革”,“不仅提高了大陆同胞的生活水平,还给了台湾同胞来大陆发展的机会,而且造福了整个世界。”

  “一切都让人热血沸腾”

  “一切都让人热血沸腾。”上世纪80年代末,张秀琬第一次来到大陆,就敏锐地嗅到商机。她从香港九龙坐火车到广州,与同学一路旅行经过桂林、北京、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

  看到当时大城市商场里的物资都比较单一,城市居民多起来,交通也很拥挤,她坚信,单是饮食这一块,市场需求就特别大。于是,她托人找到复旦大学青年学者团队,做了2000多份市场问卷调查。

  这些问卷被台北相关分析机构解读为“进大陆时机未成熟,还要等五年”,但张秀琬等不及了。1992年初,她毅然闯荡上海滩。

  “快快快!行动要快!”1993年,按照每半个月推进一步的节奏,张秀琬与上海市虹口区一家集体企业合作,在四川北路开设门店,在通州路开办食品工厂。就这样,元祖食品在大陆落地生根,流水线上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是两岸消费者都青睐的糯米团(台湾称麻糬)。

  上海创业初期,张秀琬骑过自行车,挤过公交车,一日三餐顾不上讲究。她最初的设想是在上海快速开出50家门店。

  如今,元祖在大陆已有近600家门店。2016年12月28日,上海元祖梦果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从台商二代到台协会长

  上世纪9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财税专业大学毕业生李政宏不曾想到,家族的阀门事业刚到上海试水,父亲就积劳成疾突然去世。他很快“改行”,接掌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李政宏原计划到欧美找份安逸工作,作为台商二代可以享清福,但闯荡大陆的挑战已然落在这个书生肩头。

  进入大陆市场前,李政宏的父亲李明冠在台湾高雄创办的明冠造机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已有25年的阀门制造历史。改革开放后,李明冠看中大陆出口加工业,大胆“西进创业”,在上海嘉定创建了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1995年以前,冠龙的产品全部外销,主要出口美、欧和东南亚。大陆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给了冠龙新机遇。

  “大陆市场实在太大了,机遇要靠台商自己把握。”李政宏说,市场方向必须更新,要进军大陆重大设施项目。

  20多年间,冠龙阀门在大陆的业绩不断成长,如今总体业绩是初创时期的400倍。在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三峡工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项目中,都有这家台企的身影。

  近年来李政宏担任上海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带领台商拓展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在沪上台商中,冠龙率先赴西部发展,并跟随大陆多家著名工程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工程及其承包项目中挖掘商机。

  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至今,上海累计批准台商投资企业近1.3万家,吸引合同台资逾400亿美元。台企累计在沪设立地区型、投资型和研发型总部72个,金融机构43家。


标签:台商;改革开放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