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际新闻 正文
印度国有银行诈骗案频发引担忧
2018年03月19日 08:27:21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邹松

  今年2月堪称印度银行体系的“噩梦之月”,由旁遮普银行欺诈案引发的一系列案件已使印度国有银行亏损近25亿美元。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案件暴露出印度银行及监管体系存在巨大漏洞,不良资产瞒报、贷款审批随意以及银行系统内外勾结作案等情况时有发生。印度财政部2月28日发布“紧急整改令”,要求印度国有银行15天内全面清查每笔超过5亿卢比(约合50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以期尽早堵住银行漏洞。

  2月15日,印度史上最大银行欺诈案曝光。印度第二大国有银行旁遮普银行宣布,其位于孟买的一家分行被诈取近20亿美元。47岁的印度富豪尼拉夫·莫迪和印度最大的珠宝商梅于尔·乔柯西涉嫌主导了这一欺诈案,他们联合旁遮普银行前雇员古库纳斯·肖迪通过伪造担保函的方式,从印度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获得了大约20亿美元的6年期贷款。这起案件的曝光竟是因为尼拉夫·莫迪对欺诈行为“习以为常”,他的公司在申请新一笔贷款时被驳回,业已退休的古库纳斯·肖迪已不能再为其串通作案,而尼拉夫·莫迪仍然认为他有资格申请到新贷款。

  随着旁遮普银行欺诈案的曝光,一连串类似案件浮出水面。2月22日,印度著名的文具品牌罗托马克公司老板科塔里被拘捕,他涉嫌与银行人员勾结从7家不同银行骗取近370亿卢比。无独有偶,印度最大糖厂“辛伯好利”银行欺诈案也于当日曝光,其涉案金额至少达11亿卢比。尽管上述两起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较低,但其引发的印度社会关注并不少,因为它们的涉案对象同样都是印度国有银行,往往是“这家不行换那家,总会有国有银行中招”。

  有资料显示,印度国有银行占印度银行业总资产的2/3,其经营业绩直接反映出印度银行业的兴衰。从今年2月已有的清查数据看,印度国有银行不仅总“被骗”,也总在“骗人”。据印度监管部门今年2月上旬一份数据显示,印度最大国有银行——印度国家银行过去一年实际不良贷款与申报数字的偏差值达到36亿美元,而印度最大私立银行HDFC银行的同一数据只有3亿美元。有分析指出,印度国有银行是政府主导的基建项目主要贷款方,其在审批流程、发放对象以及事后追责方面有诸多漏洞,这造成这些项目承包方成为违约主体。据印度国家银行的统计,不良贷款偏差在1000亿卢比之上的案件大多集中在电力部门。

  印度工业联合会产业政策部主任普拉卡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国有银行是印度银行业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仅印度国家银行全国就有2.3万家支行,对其进行市场化改革面临资产流失、员工失业等多重问题,去年印度发生的全国性银行业者大罢工就是这种博弈的体现。目前来看,印度国有银行的重组洗牌不可避免,国家的注资也是必要的,但与此相适应的监管必须跟上,这其中包括必要的技术及管理手段,否则类似旁遮普银行诈骗案这样的案件还会发生。”

  印度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刘林分析称,印度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全球最高行列,加之一系列银行欺诈案发生,印度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信誉严重受损。这其中个人或企业客户“故意违约”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没有相对健全的监管制度保障以及有效的法律追责程序,银行借贷就难免令有些人觉得有机可乘,印度政府及相关银行业者的“未雨绸缪”更应注重制度建设。


标签:印度;诈骗;国有银行 责任编辑:冯一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