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砥砺奋进的五年·连片特困地区蹲点】光秃石山渐披“绿装” “产业革命”带富百姓——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蹲点记
2017年06月21日 21:00:39 来源:新华社 何伟 王新明 杨静

  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记者近日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蹲点采访发现,由于坚持脱贫攻坚与石漠化治理同步推进,通过产业扶贫等手段带动群众脱贫,当地正发生巨大变化。

  “掐指一算,去年我家总收入竟超过5万块”

  从过去种苞谷赚不到钱到2016年家庭收入超过5万元,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俄戛村村民王顺友通过土地、技术入股一家农业公司,一举摘了“穷帽”。

  王顺友曾是贫困户,家有4.8亩地,过去种苞谷和洋芋挣不到钱,苞谷地还变成“秃子山”。后来,他将土地入股到当地农业公司种植猕猴桃,合同期限20年,前五年每年可获土地保底分红2900元。他还入了技术股,参与基地管理,一年保底工资4.8万元。“掐指一算,去年我家总收入竟超过5万块,预计今年还会更多!”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涉及云南、广西、贵州三地15个州市的数十个县区,是我国石漠化分布最集中,也是面积最大、贫困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片区。“十二五”期间,该片区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816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98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1.5%下降到15.1%,治理石漠化面积近4000万亩。

  近年来,这里的脱贫攻坚步伐进一步加快。据农村贫困监测数据,2016年片区8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9%,片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12元,较上年增长9.7%。

  “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绿色革命’”

  记者蹲点采访发现,部分石漠化山区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将脱贫攻坚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昔日光秃石山逐渐披上“绿装”。

  “这既是一场产业革命,也是一场‘绿色革命’!”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项目处处长邓妙宏说,广西片区通过大力发展核桃、芒果、毛葡萄、茶叶等特色产业,带动片区贫困户44.72万户161.37万人,特别是核桃面积已发展到241万亩,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生产基地;芒果面积135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种植基地。

  在广西天峨县曾经严重石漠化的山区,各处石山上乔木、灌木郁郁葱葱,连山脚下的村屯农家也被绿色包围。天峨县委书记陆祥红说:“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84%。我们在大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倾力呵护一方绿水青山,让群众靠‘绿色收入’脱贫致富。”

  “江南煤海”贵州六盘水市实施“三变”(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当地生态环境好转,“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造福一方群众。“苞谷下山、果树上山,集体土地、水域入股,不仅增加农民收入,还能修复、涵养生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六盘水市委副书记魏雄军说。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实施“三变”改革至去年底,六盘水贫困人口从60.37万人减少到31.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3.3%下降到11.9%;建成猕猴桃、刺梨等农业产业基地3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5.4%提高到52.77%。“‘三变’改革使农村资源成为‘源头活水’,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享受改革红利,加速脱贫致富。”六盘水市委书记周荣说。

  云南省将石漠化治理与精准扶贫相结合,2016年在片区实施岩溶治理面积430.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31%提高到2016年的42.5%,是全省森林覆盖率增长最快的区域。

  补强脱贫“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

  滇桂黔石漠化片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6年底,片区还有贫困人口312万人,仍是全国14个片区中贫困人口数量最多的片区。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仍面临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生态修复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等进行化解。

  在今年3月于广西河池召开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说:“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2016年增长40%以上,其中60%以上资金将投入到片区。”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要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快补上村屯道路、饮水安全、住房、网络宽带等“短板”。还要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加快石漠化治理力度,让贫困家庭“挪穷窝、挖穷根、换穷业”。

  “接下来要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创新干,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措施落实到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云南省文山市委书记李云龙说。

标签:产业革命;脱贫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