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送温暖成“晒温暖” 帮扶困难群众别忘传递尊重
2018年02月14日 09:15:0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最近,两则关于扶贫的新闻引人关注。

  一则有关“公示”。一些地方的“扶贫公示牌”挂在贫困户家门口醒目位置,牌上写有贫困户基本信息等,在网络上有着不低的曝光率。一些困难群众表示,这等于是“示众”,让人臊得慌、羞得很。

  一则有关“送温暖”。一些同志慰问困难群众时,拎几袋面、几桶油,直接往家中一放,寒暄几句过后,便开始各种拍照,之后就狂发“朋友圈”。如此这般,送温暖几乎成了“晒温暖”。

  这两则新闻,反映出扶贫工作中的人性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困难群众固然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但更需要精神层面的抚慰,更看重发自内心的尊重。如果疏忽了,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尊严与感受,公示牌张贴毫无顾忌,镜头下“大张旗鼓”,网络上随意曝光,让群众有“被示众”“被温暖”的感觉,效果也许会适得其反。

  有时候,人穷难免志短。为什么有的困难群众特地交代,千万不要把他们的图像、照片、名字等信息传出去?这是因为,相较于一般人来讲,困难群众的抗伤害能力要更低一些。拍张照、晒一晒,醒目位置公示、电视上露个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困难群众那里也许就很敏感,就是一种压力。

  古人讲,“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如何做到既有“恩”又有“礼”,既体现干部作风,也反映社会文明水平,更意味着社会治理的柔性力量。帮扶的同时传递尊重,送米面的同时留下颜面,就等于给困难群众以自尊、自信和振作的勇气与干劲。

  清朝乾隆年间,安徽省歙县江村人江承东来到武汉经商,不久便发家致富。每年过年,他看到很多穷人家没钱买年货,冷冷清清,饥寒交迫,就特意把完整的银锭换成一大堆碎银子,分装成许多小包,捆上祝福的红纸条。除夕夜,江承东嘱咐儿子、侄儿们把“红包”轻轻甩进冰锅冷灶的人家,然后迅速离开,不让这些穷苦乡亲发现。

  让困难群众有尊严地接受救助,古人尚且能做到这一点,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做得更体贴、更具体、更科学。只有多一些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少一些一厢情愿、自作主张;多一些不声不响、细致入微,少一些敲锣打鼓、前呼后拥,才能真正做到让群众暖心。这是群众所盼,也是职责所系。

  我们常说,扶贫先扶志。这个“志”,就包括自尊心、自信心。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得到足够的尊重、尊严,就会产生强大的自尊、自信,也就有了坚定的信心和志气。扶贫先扶志,不妨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真正鼓起困难群众克服困难、走出贫困的信心和决心。(张顺亮)

标签:困难群众;扶贫;公示牌;尊严;贫困户;信心;曝光;党员干部;发家致富;扶贫工作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