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女孩汶川地震废墟中坚持30多小时获救:活着就很满足
2018年05月03日 14:21:32 来源:重庆晨报 记者 石亨

  十年前你们救了我 现在我成了你们中的一员

  汶川地震中,衡永红得到市急救中心救助,并受医生资助读书

  十年后,已在市急救中心工作的她希望真诚地帮助他人

  重庆市急救中心门前的广场,是27岁的衡永红每天上班的必经之地,广场上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镌刻着8个大字——“生命第一,爱的奉献”。衡永红每次走过这里,总会多看几眼这句话,“从我第一次踏上重庆的土地,已转眼十年,这句话就像我和这家医院的注解。”

  忙于财务工作 “不觉得枯燥,活着就很满足”

  昨天上午10点,在重庆市急救中心财务科,医院的各类报表、门诊票据、住院票据分门别类地被放在办公桌上。当天是五一节后第一个上班日,作为财务的衡永红工作非常忙碌。她埋头在各类数据中整理、复核,这就是她日常的工作。

  “事情多,忙是好事儿!”三年前,从长江师范学院毕业后,衡永红成为重庆市急救中心的一名财务人员。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一串串数字打交道,各类财务数据、报表占据着衡永红的生活,但她从未觉得枯燥,“十年前,我从废墟里被救出来,就觉得只要活着,就很满足。”

  休闲西装外套加牛仔裤,是衡永红最日常的打扮,她剪着干练的短发,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妹儿爽朗,看到哪个都是主动招呼,说话就对着人笑。”这是同事们对衡永红的一致印象,远远看见认识的人,她就会笑着大声招呼。十年前那个在灾难面前沉着而沉默的女孩儿,如今充满朝气。她说,生活中唯一的小遗憾,就是还没有男朋友。

  十年前那一幕 废墟中坚持30多个小时终被救出

  如果不刻意拉起裤腿,人们在这个爱笑的女孩身上,很难察觉到一丝汶川地震的印记,但她右腿上两道长长的深色伤疤,仍旧能让人想见那场灾难的可怕。回忆起那一刻,衡永红现在只剩下庆幸,“最重要的是人没事就好。”

  2008年5月12日,衡永红在北川县北川中学读高一,教室在三楼。一阵天旋地转后,她和几十个同学被埋进了废墟。“一片黑暗,天花板掉下来,把我掩埋住。”那一瞬间,成了衡永红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刻,如今她回想起来,都还是全身发冷。当时,她的双脚被倒塌的楼板压得死死的,根本没法动弹。在黑暗中坚持了30多个小时,5月13日傍晚,衡永红终于从废墟中被救出,因为长时间被压在楼板下,右腿已完全失去了知觉,“我当时就想,可能腿保不住了。”

  衡永红后来才知道,她是北川中学最后几位被救出废墟的地震伤员之一。被救出时,她的双腿已经呈暗紫色,腿上全是经长时间挤压而形成的撕裂伤口,最大最长的伤口深可见骨。随后,她被辗转送至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疗救治点进行紧急处理。

  来渝接受治疗 急救中心专家努力保住她的双腿

  2008年5月18日凌晨两点,作为伤情最重的一批伤员,衡永红被重庆市急救中心的120救护车从绵阳接回。当时的重庆市急救中心灾区伤员救治专家组组长史若飞至今仍记得第一次看到衡永红的场景。“为了方便治疗,她剪了光头,我还以为是一个男孩呢。当时的她,伤重失血多,面色苍白,面临截肢的危险。”

  在接回的伤员中,衡永红的伤情最重,右边的腿伤得重一些,肌肉已经被挤压破坏得很厉害,基本都已经腐烂了。有专家觉得她的双腿受损严重,保肢的难度很大,稍有不慎,不仅保不住双腿,还可能损伤肾脏、危及生命。如果要稳妥保命的话,截肢是最稳妥的选择。

  “她是一个孩子,人生还很长,我们要尽量不让她截肢。”史若飞觉得,保肢是有难度的,但还是要去试一下。“哪怕就保住一条腿,还是会让她的人生不一样很多。”经过详细的讨论和研究,大家认可了他的意见。

  手术前,史若飞跟衡永红谈了一次话,告诉她手术有很大风险,保肢有难度。衡永红的一句话给了史若飞巨大的信心:“史伯伯,这条腿我也想保住,我一定配合好治疗,我相信你们医院医得好我的腿!”数小时后,保肢手术成功完成。经过一周的观察、换药,衡永红远端足背血流开始恢复,脚趾活动逐渐正常。

  医生助她上学 学成后到急救中心工作

  经过重庆市急救中心整个团队的精心治疗、悉心护理,也因为衡永红顽强不屈的意志,她的双腿终于都保住了。

  2008年7月25日,衡永红出院回四川继续读书,而这只是她和重庆、和救助她的医生一次短暂的离别。

  两年后,衡永红顺利考上了位于重庆涪陵的长江师范学院。史若飞用自己的书法作品参加各种慈善拍卖活动,将拍卖所得善款,全部上交给了急救中心工会,然后以医院工会的名义,资助了衡永红4年的大学学费。

  为了督促衡永红好好学习,史医生还悄悄联系过她的大学老师,私下拜托老师好好引导、教育这个孩子。衡永红也很懂事,顺利考取会计证书,在学校表现一直优异,每年都拿奖学金。大学毕业后,衡永红几乎没有多考虑,就决定留在重庆。“这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太多我需要感谢和给予回报的人。”她最终通过公开考试,回到了重庆市急救中心,成为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石亨

  她有颗感恩的心

  好多医护都吃过她带来的土特产

  “在治疗期间,我就像是这里最受宠的孩子一样。”回忆十年前的经历,衡永红说自己得到了急救中心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而地震的伤痛也慢慢被抚平,在伤好的时候,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衡永红觉得,回到急救中心生活、工作,能让她感觉到身心放松。

  读大学时,衡永红每次从家乡来重庆,抵达的第一站都不是学校,而是医院。她会带上好几箱行李,只有小部分是自己的生活用品,其他的都是给史若飞和其他医生护士们带的土特产。史若飞说,“叫她不要再带了,老家过来这么远,太折腾,但她一直坚持。”直到工作后,这个习惯也还没改,急救中心好多医护都吃过衡永红带回的土鸡、土鸭。

  如今,衡永红偶尔会在工作间隙去和仍旧穿着白大褂、在医院救死扶伤的史叔叔摆龙门阵。看着十年前病床上那个坚强的女孩已经变成了自己的同事,史若飞心里充满了自豪。

  她的十年感悟

  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要用最大的真诚去帮助他人

  对于未来,27岁的衡永红并没有什么远大目标,“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她说自己会一直在这些她爱的和爱她的人身旁,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用自己最大的真诚去帮助他们,“就像十年前,我遇到的那些人一样。”

  衡永红说,对于医院广场上那块大石头上的八个字,她有自己的理解:“生命第一,是说生命是最宝贵的。爱的奉献,是指给需要帮助的人默默付出是一种幸福,就如自己得到别人帮助时候所感受到的快乐。”

标签:医生;衡永红;汶川地震中;读书;资助;广场;楼板 责任编辑:金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