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863公里绿道,连起美景串起民心
2019年04月20日 12:40:5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位于长江夹江边的绿色步道。

  20日一早,家住南京玄武区铁匠营1号小区的崔恒月老人,和老姐妹们一起,顺着铁匠营路穿过沪宁连接线,十几分钟就来到紫金山脚下的绿道。76岁的崔恒月脚力甚佳:“每天沿着绿道走一个来回,心情特别舒畅,经常一走就走到梅花山。”

  崔恒月脚下这条用透水混凝土铺就的蜿蜒小路,是南京环紫金山29.9公里绿道中的一段。2013年起,南京全面启动绿道建设,6年投入15亿元完成绿道建设863公里。按照规划,至“十三五”末,南京绿道总里程将达1400公里。“这是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廊道,是居民健身游憩的便捷通道,也是六朝古都历史文化的展示渠道。”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导成玉宁这样评价。

  为美丽古都做加法

  通过6年建设,南京绿道遍布江南江北、闹市乡野,环山、顺水、沿城、滨江,863公里的长度相当于绕玄武湖57圈多。“生态优先是绿道规划设计的第一原则。”南京市绿化园林局规划建设处处长朱海琦说,绿道建设是给南京的生态环境做加法,在规划设计阶段,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干扰和破坏。

  环山绿道,尽量减少对植物的伐移,降低建设强度;滨水绿道,必须符合河道蓝线的管理要求,尽量贴近水岸布局,易于游客近距离体验滨水风光;路面铺设,从环保角度出发,多用透水性材料,让雨水渗入地下,以维护生态平衡、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绿化带布局,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提升绿道雨水径流控制、污染控制和内涝调蓄等功能……《南京市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出于生态环保角度考虑的细节随处可见。

  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的大江侧风光带的滨江绿道,是南京迄今为止建设标准最高的绿道之一。配合长江岸线保护,江堤采用石笼与联锁块护坡等生态技术,水下驳岸可供生物栖息,堤身可绿化。江堤路外侧,栈道向茂密的杨树林延伸,树龄长达数十年的杨树被全部保留,超过10厘米口径的乔木多达1.5万余株。尽管岛内新楼盘拔地而起,但是南京人记忆中关于江心洲的标识——老穿洲公路两侧的水杉林依然挺拔,这里将被改造成林荫路步行道。

  山水城林,是南京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一条条精致的绿道,将古都的公共绿地串珠成链,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而绿道本身,也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大生态体系中的毛细血管。成玉宁说,“南京的绿道汇聚城市精华,成为展现厚重历史文化的纽带。”

  让百姓游憩更便捷

  “早上坐20路到琵琶湖,呼吸下新鲜空气,一路走到前湖再坐车回家,方便得很。”家住北京东路兰园的王大爷,到紫金山转一圈,是他每日上午必做的功课。置身天然氧吧,遍赏山林风光,或疾走,或慢行,或休憩,漫步绿道成为南京市民的健身时尚。

  一座城市的温度,于细微处最能体味。从中山陵陵东出入口进山,紫金山东路旁的绿道两侧春意盎然。由于紧靠钟山体育运动公园,这里是南京人周末亲子游的热门景点。“以前从这里去灵谷寺,行人都要借用机动车道。”朱海琦介绍,考虑到游客安全,2016年,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在机动车道旁因山就势新增一条绿道。在体院南路的丁字路口,有一个驿站,不少游人在此边品咖啡边看书,隔着玻璃,能清晰看到小池塘中欢快游弋的野鸭。

  “绿道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成玉宁透露,绿道设计规划充分考虑居民游客诉求,最大限度服务于民,让百姓更便捷地享受城市高品质公共空间。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近30公里的环紫金山绿道,全线设置出入口12个,主要分布在琵琶湖公园、中山门、地铁2号线站点等交通要冲,同时还设置4个连接居民区的辅入口。这样的设计,基本将绿道纳入周边市民的出行体系。沿着绿道,驿站、公厕、垃圾桶、指示牌、石凳和健身器械一应俱全。

  绿道建设好不好,老百姓用脚投了票。如今,绿道游人如织成为新常态,“10月粉黛乱子草盛开时,周末每天有近5万市民来这里观景。”中新生态科技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景观师余晓琨说。

  高效率打造民心工程

  6年投资15亿元,南京的绿道建设,舍得花钱但绝不“烧钱”。南京明确,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在用地局促、绿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实际效能的发挥。

  紫金山的多条登山野道和废弃小路,经过简单改造焕然一新。由于植被繁茂,环紫金山绿道基本没有大面积栽植新树,沿袭自然山林的野趣。在驿站建设中,大量选用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环保仿木材料,减少木材使用。老山绿道更是在施工过程中未破坏一棵树木,部分路段就地取材,绿道还可用于森林防火巡查。

  绿道串联公园绿地和历史文化景点,点缀山水城林,生态效益毋庸置疑。同时绿道的社会效益也很明显,百姓出行方便,活动半径扩大,不少冷门景点也因此能够抵达。“美丽乡村通过绿道建设,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朱海琦说。

  小小绿道,一头连着绿水青山,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表示,生态绿道是百姓能切实感受到的民生,身边的民生,最普惠的民生。今年,南京将围绕城市山体、公园景区、河道岸线、明城墙沿线等重点区域,完成299公里绿道建设。这张 “绿网”,正成为800多万南京人的幸福生态网。 本报记者 盛文虎

标签: 责任编辑:卢文红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