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在“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一个载入人类史册的扶贫壮举是如何诞生的?
2020年07月04日 21:35:29 来源:时代楷模发布厅

  宁夏,西海固,

  这里不缺历史,

  不缺沃土,

  不缺湛蓝的天空,

  也不缺勤劳的双手。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10.png

  1972年,联合国称西海固是

  “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这片土地上两百万人的出路在哪里?

  如何去润泽土地的贫瘠,

  唤醒沉睡的资源?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15.png

  1982年,西海固被列入

  国家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

  就在这样的土地上,诞生了

  中国特色对口扶贫的人间奇迹。

  24年里

  11批183名福建挂职干部

  和2000多名支教、

  支医、支农工作队员,

  组成了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一段跨越2000公里

  24年的“帮扶接力”

  如何成就中国东西部对口扶贫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22.png

  01

  24年前,福建省闽宁办主任

  林月婵

  第一次来到六盘山地区考察

  回到福建后

  林月婵把宁夏的情况

  向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汇报

  从此开始,直到2007年退休,

  她先后往返宁夏40多次。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25.jpg

  一次塞上行,

  一生闽宁情。

  林月婵没想到,

  这份报告,

  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

  02

  1997年,第一批福建援宁干部来了

  他们刚到这样严酷的环境,

  倍受考验。

  在海拔高度2050米的隆德县,

  高原反应让很多人晚上睡不着觉,

  几乎每天都会流鼻血,

  喝了这里的水,他们会连续几天拉肚子。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28.png

  恶劣的自然条件

  让来到这里的福建干部们

  面临抉择:

  是无奈放弃,打道回府;

  还是咬定青山,与宁夏人共进退?

  03

  第一批援宁干部中,就有时任

  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的林占熺。

  54岁的林占熺和工作队员

  带着六舱菌种,

  来到宁夏。

  他明白,要让千千万万的百姓参与,

  这技术一定要简化、还得投入少。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31.jpg

  蘑菇种出来了,

  可却卖不出去!

  看着亟待脱贫的乡亲们

  林教授下定决心,

  做了这样一件事,

  带村民们走出困境……

  04

  福建小伙子黄添进,

  揣着借来的三千块钱北上银川,

  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曾经,他的工厂里

  75%的工人都是贫困人口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34.jpg

  资金有限、工人们家庭窘迫

  黄添进要如何撑起

  四面楚歌的工厂?

  05

  百强经济县闽侯的副县长樊学双,

  来到了国家级贫困县隆德县。

  他鼓励创办残疾人电商协会,

  从注册到培训,他都亲自对接。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37.png

  残障人士创办的扶贫助残品牌

  认可度并不高,

  樊学双就背着土豆粉丝

  去全国各地推介,

  经常碰壁,

  有一次去外地推介产品,

  第一天谈好了合作,

  第二天没信了……

  推出去的产品犹如石沉大海

  樊县长要用什么样的新方式

  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呢?

  06

  福建女孩李丹来到宁夏支教

  在李丹有限的生命里,

  她为隆德县的孩子们

  推开了眺望世界的一扇窗,

  去游览李丹来不及走遍的锦绣江山。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39.png

  来自福建的,

  不仅有经济上的支援,

  更有“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

  李丹曾资助过的特困生王巧琳

  永远记着一句话:

  考成怎么样、考到哪去,

  都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

  你一定要从六盘山那里走出去!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42.png

  可李丹来不及看见

  王巧琳考上大学、走出大山了。

  2008年,李丹因急性白血病去世,

  生命在最美好的年华戛然而止。

  而王巧琳

  却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

  回报李丹的恩情……

  07

  在闽宁协作24年里

  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

  慢慢地,闽宁村“升格”为闽宁镇,

  6个村,6万多人口,

  每个村都彰显着闽宁协作的特色。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54.png

  闽宁帮扶,由“输血”变“造血”,

  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如今闽宁镇不只有菌草产业,

  还有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

  农业扶贫、科技扶贫

  让这片土地上有了生机。

  “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8000多人的贫困移民村,

  发展成为6万多人的“金沙滩”。

  八闽与宁夏

  超越了感激,超越了依赖,

  已成为一种相互扶持的情谊。

  在未来,它们又会

  谱写出怎样的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00704213157.jpg

  

标签: 责任编辑:叶琛欣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在“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一个载入人类史册的扶贫壮举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