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1

全国马拉松赛事持续快速发展 跑友安全参赛至关重要

编辑:吴盈秋
导 语

这一年,全国各地马拉松赛遍地开花。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全国马拉松(路跑)赛事从前一年的134场增长到了328场,增加了近1.5倍。

  浙江在线杭州2月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盈秋)这一年,全国各地马拉松赛遍地开花。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全国马拉松(路跑)赛事从前一年的134场增长到了328场,增加了近1.5倍。据浙江省体育局竞赛中心统计,浙江省内马拉松、越野、毅行等大小型比赛,2016年有198场,其中马拉松、越野赛达到了161场,浙江省内马拉松(路跑)赛事的参与规模达到了35万人次。

  越来越庞大的跑步大军中,有人成了铁杆跑友,用脚步丈量着全中国,还有人因为爱好干脆离职,成为了跑步运动的从业者,为跑者办起了跑步赛事。

  一年跑24场还不够 自己办了一个越野赛

  熊鹏鹏从2014年3月份开始跑步,最初的原因是2013年在电视上看到厦门马拉松的新闻后,被几万人一起跑马拉松的场面震撼了,“当时看到一群人很傻地在跑步,没想到自己后来也这样很傻地一直跑下去”。

  熊鹏鹏在决定开始跑步之后不久便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场比赛——2014年的苏州半程马拉松。

  熊鹏鹏告诉记者,这两年他跑得很疯,2015年他跑了24场比赛,2016年跑了15场。2015年,熊鹏鹏跑的24场比赛,都是国内的比赛,“10月、11月这两个月的八个周末,我几乎都在各地跑比赛”,2016年,他的足迹更是拓展到了全世界。“芝加哥、吴哥窟、东京……虽然参赛数量少了,但2016年走得更远了。”他说,这两年,“国内主要的马拉松比赛我都参加过,唯一的遗憾是只有上海马拉松我连续三年都没中签,一直没跑过,这真是挺神奇的!”

  熊鹏鹏说,通过跑步他认识了许多朋友,其中还不乏有些外国跑友,这让他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聊。朋友间的娱乐活动也都从抽烟喝酒、麻将打牌变成了跑步和旅行。

  参加比赛多了,2016年熊鹏鹏辞掉了工作,加入了创业大军,操办起了自己的越野赛,因为他坚信“只有跑者才懂跑者”。

  2017年元旦的新昌越野赛就是熊鹏鹏的体育公司操办的第一场比赛。这场比赛的补给,不只提供面包和水果,还有当地的土特产;补给点,不是临时的帐篷,而是山中的农家院子……

  都说现在国内马拉松赛事井喷,但熊鹏鹏说,尽管看上去很多,但是相比美国也并不算多。赛事增加,就会有淘汰,留下的比赛将会有更高的质量。

  因为跑步 朋友圈多了很多正能量

  1993年出生的刘朝,在开始跑步之前骑过一段时间自行车。凭借骑行训练出的体能基础和两个多月的跑步训练,居然第一个杭马半程就跑出了1小时25分的成绩。

  现在的刘朝会在8点上班之前跑上两个多小时,这包括跑前的热身和跑后的拉伸放松。

  2016年,刘朝大大小小跑了28场比赛。

  让刘朝印象最深的越野赛是天目七尖越野赛,他回忆道:“比赛那天天气不好,前25公里一路领先,但跑了30多公里时才发现自己跑错了8公里,只好原路返回。”然后,一路追赶,最后依然获得了亚军。

  而在跑过的这些马拉松里,刘朝最想点赞的是兰州马拉松。“兰州市民十分热情,全程都有人在路边加油鼓劲,我也放慢速度,走走跑跑,与路边的观众击掌、握手。”尽管那次马拉松成绩不好,但是刘朝觉得自己跑得“十分快乐”。

  刘朝原本在萧山一家酒店做服务人员,因为总是请假跑步,正好碰上一家户外公司招人,刘朝就换了工作。

  “自从开始跑步后,习惯了晚上10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跑步。”刘朝说,现在朋友圈里跑友很多,“感觉大家都喜欢谈好的方面,朋友圈多了很多正能量。”

  刘朝说,自己比赛参加得多,家里人不太支持。他们觉得跑步锻炼是可以的,但是比赛参加得太多就会伤身体。所以,现在自己跑步时,会刻意放慢速度,不想拼命去拼。

  2017年,刘朝说马拉松还是会跑,但数量一定会减少,更重视质量:“想挑战长距离、有挑战性、有质量的越野比赛。”

  七人中六人受伤? 鸡年马拉松需谨防“受伤潮”

  鸡年伊始,马拉松热依旧。中国马拉松官网显示,1月份全国已举办8场马拉松赛。但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随着跑马热的快速兴起,跑者们的防护意识却未同步提升,如果不加注意,跑步热之后很可能就是受伤潮。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跑步是最简单的运动。但是,越来越多的跑者却因跑受伤,甚至流传出“跑步百利唯伤膝”的段子,可事实远比段子复杂。

  某跑步网站在调查过万名跑者后发现,超三分之一的跑者会膝盖受伤,约五分之一的跑者脚部或腰部受伤,约七分之一的跑者脚踝受伤或足底筋膜炎,没有伤病的跑者仅占15.7%。这意味着,每7名跑者中,就有6人跑出了不同程度的伤病。

  专业人士表示,跑量过大、速度过快是跑步受伤的主因。对此,知名超级马拉松选手陈盆滨告诉记者,“很多体能一般的跑者,练习跑步不到1年就上全马,这就很容易受伤,因为身体全面适应长跑是需要时间的。”

  为防止受伤,陈盆滨建议,对于体质一般的人,最好先从走路练起,能够快走30分钟无异样,才开始慢跑。而且,练习跑步的第一年,跑者每次跑5公里就足够了。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跑步是全身运动,体能没有跟上还强调坚持,就很可能受伤。一位运动爱好者在参加超级马拉松之前,检测发现她脚部力量不足,需要加强相应肌肉力量。但这位跑者并未足够重视,参加比赛后脚部受伤。”

  当然,跑步并非适合所有人。跑步自媒体“跑步指南”就表示,“有人的体质天生不适合跑步,跑步至少要自己的身体能接受”。

  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跑步,另觅运动方式不失为明智选择。上海创业者“善诊”CEO吴竑兴就告诉记者,他此前跑步受伤后,就改为每天练习太极拳,长期坚持下来,他的身体素质也大为改善。

  只有足够了解自己、量力而跑,才能避免伤病。毕竟,跑步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受伤。

  办好马拉松的关键是什么?引导跑友安全参赛至关重要

  1月18日,2017中国马拉松产业风云会在人民网盛大开幕,北京市体育总会秘书长王品熙就办好马拉松的意义以及办赛关键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我拿着摄影机快30年了,从亚运会到现在,没有离开过全民健身活动。这些年马拉松这个词非常火爆,马拉松能办好,不仅仅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还能营造极大的社会正能量,甚至包括奥运的拼搏精神,在人格魅力和健康体魄塑造等方面都具有很大意义。”

  关于全民健身的现状,王品熙表示:“健康生活改变了社会方方面面,各种全民健身活动,特别是马拉松,包括徒步运动,涉及面非常广泛,在这个基础上,带动了相关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文变化,比如说现在北京体育总会举办的马拉松,已经举办了17场,2017拟定是16场,在这些场次,我们也在进行创新。计划和北京市16个区,体育总会和体育局进行联手,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北京公园半程马拉松的健康功能、文化功能、大体育概念的功能,使公园半程马拉松变成真正的减少对社会的干扰,因为主要是在公园,不封路,不用占用公共资源,变成绿色、健康的跑。”

  最后,王品熙表示:“作为政府的枢纽型组织,如何引导广大健康的跑友安全地参赛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赛事安全、行业安全、跑者安全、跑者健康,才能够进一步地促进社会人文的发展和进步,才能进一步推动大健康、大群体和体育大产业的阳光发展。”

(综合浙江在线、新华网、人民网)

浙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