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3

让逝者有尊严的离去 这是一份普通又高尚的职业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如今,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冷门的殡葬岗位报名火热已成不争的事实。

296.jpg

资料图

  浙江在线杭州4月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正值清明小长假,在湖南长沙城南,紧靠湘江东畔的一座公共墓园里,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东北姑娘杨雪面带着微笑,为前去祭祀的人们提供志愿向导服务。杨雪说,他们从3月29日开始,一共将在墓园工作10天,这10天的经历和他们的学业息息相关。

  殡仪专业的学生遍布全国

  杨雪和同学们都是来自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殡仪学院的大一新生。杨雪介绍,每年清明、寒暑假等假期,学院都会组织在殡仪行业进行锻炼和培训,这是他们进入这个“特殊”行业以来的第一个清明节。“清明节对我们而言又多了一层含义——一种职业的归属感”,一名杨雪的同学说道。

  据介绍,1995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夫子创办了殡仪学院,并开设了这一特色专业,该专业下又分为殡仪服务、殡葬设备、防腐整容3个方向。学院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部分毕业生甚至“输出”到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就职。

  近年来,为了学生能够更熟悉殡葬行业,接触每项殡葬工作,该校在校园内构建起了完善的训练场所,包括多媒体教室、礼仪实验室、模拟火化炉、筑炉实验室、防腐整容研究所等,与校外的殡仪馆开展了很多合作,校内甚至还有小比例的“火化炉”。

  如今,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冷门的殡葬岗位报名火热已成不争的事实。殡仪学院的一位相关负责人苏立辉介绍,2016年有数十家行业内单位来校为200余名毕业生提供900多个岗位,平均每个人有4个岗位可供挑选,目前殡仪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极其强烈,每年报考相关专业的学生热情也很高涨。

295.jpg

资料图

  待遇不错但境遇常常遇冷

  “工作稳定、收入也不差”,这是很多大学毕业生愿意从事殡葬行业的一大原因。

  去年从高校毕业、在江西某殡仪馆当业务员的白亮表示,当前,自己的待遇未遇冷,但境遇常遇冷。

  白亮表示,由于外界对他们工作的不理解,有时深感交友不易,“有次在车上跟别人热聊了一路,后来,他们一听说我的专业后,就不再跟我说话,这样的类似经历很常见。我希望社会能够多些对我们工作的理解。”

  而杨雪介绍,作为一名女生,常常会有人问她关于“处对象”的问题。她觉得,只要未来的“他”愿意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并亲身接触之后,就一定不会戴“有色眼镜”,甚至会觉得从事这个行业很崇高。她还告诉记者,今年夏天准备去天津实习,希望绘画的特长帮助自己在陵园设计方面有所建树。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说,不少火化师反映过在生活中遇到择偶困难、亲朋厌弃等情况,也有一些火化师为了保护孩子在校不受排斥,刻意隐瞒自己的职业,在家长职业调查时填写“民政局”。

  这是一份高尚的职业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偏见,殡葬师常常被排挤在社会边缘。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周围的人慢慢认识到,殡仪师是一份普通而又高尚的职业。生老病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如同医生迎接新的生命,殡仪师送走了逝去的生命。

  每一场告别仪式,都承载着一个过往的人生。如何在这简短的仪式上完美地呈现给大家,需要殡仪师的良苦用心,倾听它、阅读它、重塑它,让其再一次闪光。

  神安民族殡仪馆馆长哈先德说,近年来,殡葬业的发展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民政部门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与评先表彰活动,不仅提升了殡葬行业的服务质量,肯定了殡葬工作者的劳动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社会对殡葬业的认同度。

  “如今,殡葬工作者已经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可。”哈先德说,以前逝者家属看不起工作人员,对他们呼来喝去,冷眼相对。现在,逝者家属很尊重他们,也打心底里感谢殡葬工作者付出的劳动。

  (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网消息)